咖啡迷必知的咖啡品種:阿拉比卡與剛果、伊索比亞、葉門
2024/09/13
- 文字 / 幸福文化
──★日本精品咖啡教父 重磅新作★──
在精品豆成為咖啡學主流的風潮下,
一本愛好者和從業者必收的品飲專書。
細數豆種、產區、處理、烘焙、沖煮的基礎知識,
當咖啡已成為飲食文化的顯學,一堂深入尋味的大師課程。
隨著星巴克和藍瓶等知名連鎖店的出現,咖啡成為大眾化的娛樂飲品;如今當便利商店咖啡都在主打「單品豆」和「精品豆」,優質的咖啡隨手可得的同時,喝咖啡的門檻也降低,不只普及化、更成為日常的一部分。
◎你是「想要主動挑選單品咖啡類型」的咖啡愛好者?
◎還是「需要在選豆和沖煮的過程中、細究更多細節」的從業人員?
★這本「新‧咖啡的基礎知識」補完計畫,你一定需要!★
【搶先看】教父的30年經驗!類型別的選豆建議
‧日曬法的產地選豆建議:巴拿馬、衣索比亞和葉門,發酵過程中的不良風味最少。
‧波旁品種的選豆建議:瓜地馬拉的安提瓜產區,最能代表波旁品種的風味。
‧衣索比亞的選豆建議:耶加雪菲區的水洗和日曬,兩種處理法技術都很優秀。
‧媲美藝妓的選豆建議:肯亞的SL品種水洗豆,酸味和熱帶水果的風味出眾。
■以拆解風味輪廓為手法,從產地風土到杯測標準,翻新精品咖啡的基礎知識──
◇全球產區:各產地風土一覽/各國豆種特色/風味摘要和品評比較
◇品種一覽:深入分析12個常見品種/基本風味品評/品飲建議
◇內行門道:精品咖啡等級劃分/杯測規則和步驟/大眾版杯測實作
◇道具挑選:8種常見沖煮器具介紹/磨豆機和手沖壺挑選原則
◇技巧升級:常用濾杯沖煮方式/基本手沖咖啡和義式咖啡調飲
為每天固定來杯咖啡的儀式感升級,
更懂得如何選出喜歡的風味,更了解品飲過程中的樂趣。
咖啡開始講究品種和在意風土,並不是這十年才開始的,但由於這幾年,從氣候變遷的影響開始,咖啡的產量、產地、品種、消費主力國等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本書就如同他的原書名所說,是「新的咖啡基礎知識」。
《教父級精品咖啡聖經:氣候變遷之下,從選豆到萃取的全新賞味細節,掌握未來咖啡的品飲門道》(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書名:教父級精品咖啡聖經:氣候變遷之下,從選豆到萃取的全新賞味細節,掌握未來咖啡的品飲門道
作者:堀口俊英
譯者:黃薇嬪
出版社:幸福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教父級精品咖啡聖經:氣候變遷之下,從選豆到萃取的全新賞味細節,掌握未來咖啡的品飲門道》,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咖啡迷必知的咖啡品種:阿拉比卡與剛果、伊索比亞、葉門
咖啡樹是一種自生或人工栽培於熱帶地區的茜草科常綠木本植物,植物學上的分類是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屬(Coffea)咖啡阿拉比卡種(Arabica)。這個咖啡阿拉比卡種(Coffea Arabica), 指的就是一般所謂的阿拉比卡種, 其他經常栽種的樹種,則包括剛果種(Coffea Canephora) 和賴比瑞亞種(Cofea Liberica)。
此外,阿拉比卡種可再細分為亞種(Subspecies)、變種(Variety)、栽培品種(Cultivar)等。種底下的亞種,生長環境通常與其他同種夥伴之間具有地理上的阻隔,因此不會與其他地區的同種亞種雜交,也常具有地理上獨特的形態特徵。變種是指在種群中自然發生的形態、顏色等,與其他種有不同的外觀變異,可以與其他種自由雜交,而且其特徵具有遺傳性。除此之外,還有相當於變種的栽培品種,這是經過人工篩選和改造的品種。
本書將咖啡分為阿拉比卡種、剛果種和賴比瑞亞種這3大類,其下分支的亞種、變種和栽培品種,皆統稱為「品種」,圖為阿拉比卡種鐵比卡品種。(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然而,這些物種的分類非常棘手,很難嚴格區分亞種、變種和栽培品種,因此本書將咖啡分為阿拉比卡種、剛果種和賴比瑞亞種這3 大類,其下分支的亞種、變種和栽培品種,皆統稱為「品種」,文中會使用「阿拉比卡種」、「鐵比卡品種」、「波旁品種」等名稱表示(隨著基因解析技術的發展,這些品種有朝一日將從系統化的角度建立全新的體系)。
現在為了商業用途種植的咖啡品種,大致可分為從葉門傳播至世界各地的「鐵比卡品種」與「波旁品種」這兩大系列,今日看到的各式各樣品種咖啡,都是由這兩大系列反覆雜交形成。
精品咖啡協會製作的品種家系表,呈現常見咖啡品種之間的關係。(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上圖是精品咖啡協會製作的品種家系表,呈現常見咖啡品種之間的關係。連接植物群組的線條和箭頭表示親子關係,淺綠色是因自發性遺傳變化(突變)而產生的品種。例如看圖可知道,阿拉比卡種是剛果種和尤金尼奧種(Coffea Eugenioides)的後代;尤金尼奧種原自生於東非高地上, 範圍涵蓋剛果民主共和國、盧安達、烏干達、肯亞和坦尚尼亞西部等,是阿拉比卡種的親本,據說其咖啡因含量阿拉比卡種更低。
阿拉比卡種與剛果種
阿拉比卡種咖啡樹高5∼6公尺,葉片呈深綠色,長度為10∼15公分,適合在海拔800∼2000公尺的高地種植。一般而言,阿拉比卡種咖啡樹的種子萌芽需時6週,長到開花、採收需要3年,但要提供足夠的收成則需要3∼5 年。咖啡樹的壽命因品種而異,阿拉比卡種大約為20年左右(本書的介紹是以阿拉比卡種為主)。
剛果種底下可細分為羅布斯塔品種(Robusta)和科尼倫品種。目前在生產、交易、流通和消費各方面,都是以羅布斯塔品種的名稱取代剛果種,在世界各地普遍使用。本書有部分內容可能用到「羅布斯塔」,但還是盡可能使用「剛果種」來表示。
剛果種咖啡樹的特徵是比阿拉比卡種高,葉片又厚又大且生長速度快,第一年即可結出咖啡櫻桃,3∼4年即可達到商業需求的採收量。剛果種咖啡樹可耐葉鏽病,也耐粗放式管理且產量高,可惜風味比不上阿拉比卡種咖啡。剛果種咖啡樹可種植在海拔800公尺以下的地區,價格較低,用於製作罐裝咖啡等工業用產品和即溶咖啡等,替阿拉比卡種咖啡增量。
賴比瑞亞種的原產地是非洲西部的賴比瑞亞,特性是強健,樹高可達10公尺,葉、花、果實皆大,適合低地栽培,耐病性佳且生命力旺盛,可當作阿拉比卡種嫁接苗的砧木。
親和性:同一植株的花粉自花授粉就能夠產生種子的性質,稱為「自交親和性」,單靠一株樹苗就能夠繁衍後代。反觀剛果種則是異花授粉,所以基本上無法與阿拉比卡種雜交。
本書將咖啡分為阿拉比卡種、剛果種和賴比瑞亞種這3大類,其下分支的亞種、變種和栽培品種,皆統稱為「品種」,圖為阿拉比卡種鐵比卡品種。(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剛果種則是異花授粉,所以基本上無法與阿拉比卡種雜交。(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阿拉比卡種的分支品種
在阿拉比卡種之中,很多品種都是為了商業用途而栽培和流通。本書將這些品種按以下方式,分為傳統原生種、原生種、選拔改良種、突變種、自然雜交種、雜交種。
雜交種(hybrid)是不同種的品種交配(異花授粉)產生的植物,阿拉比卡種屬於異花授粉,因此是自然產生、無人工干涉的品種,稱為自然雜交種。
本書將咖啡樹品種按以下方式,分為傳統原生種、原生種、選拔改良種、突變種、自然雜交種、雜交種。(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衣索比亞「古優原生種」
在衣索比亞估計有超過3500 種以上的原生物種, 但因為沒有進行基因鑑定,所以很難鎖定哪些原生物種是商業用途的人工栽培種。在當地,可以看到許多形狀不同的咖啡樹。如:種子整體來說都很小(小果種),除了哈拉爾產區的長豆(種子呈長形)。
衣索比亞咖啡主要種植在花園咖啡(Garden Coffee)的小規模莊園(農地平均0.5公頃),各農戶的年產量推測為300公斤左右。雖然也有國營栽植場(Plantation),但產量不多。除此之外,還有「森林咖啡」(Forest Coffee)和「半森林咖啡」(Semi-Forest Coffee),收成方式是採摘野生的咖啡櫻桃,但在森林中很難找到可當曬果場的空地。
衣索比亞的咖啡品種多為適應當地栽種環境且種植多年的品種,通常稱為「在地土著種(Local Landrace)」或「古優原生種(Heirloom,又稱傳家寶,意即從古代傳承下來的優良品種)」。位於吉馬的吉馬農業研究中心(Jimma Agricultural Research Center,JARC)正致力於森林咖啡的研究,希望開發出提升耐病性和產量的品種。
衣索比亞最高峰的咖啡寶庫蓋德奧(Gedeo,也就是耶加雪菲)、西達摩、古吉產區,擁有瓦利秀(Wolisho)、可如蜜(Kudume)、德加(Dega)三個在地土著種,以及由吉馬農業研究中心發表的74110等可耐炭疽病的選拔種。然而,由於流通的咖啡普遍會混合品種,因此無法辨識在地土著種的細微品種特性。
衣索比亞栽種的咖啡樹外型十分多樣。(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衣索比亞各地的原生種咖啡豆,通常具有在國內特定產區種植的悠久歷史,各有不同的產量和風味特性。
由於衣索比亞在區域(Region)之下,再細分約70個區(Zone,屬於二級行政區), 區之下則是村/鎮(Woreda,屬於三級行政區),所以近年來提到衣索比亞的精品咖啡,就會出現更精確的產區標示,例如:奧羅米亞(Oromia)區域古吉區罕貝拉(Hambela)鎮。
精品咖啡水洗G-1(瑕疵豆混入少)的風味令人聯想到藍莓和檸檬茶,而日曬G-1則具有甜橙和桃子的果香,沒有發酵味的咖啡豆甚至還能感受到勃艮第葡萄酒般的美麗風味。
即使品種混雜,也能體驗到各產區獨特的風味。近年來衣索比亞咖啡的風味掀起戲劇性的變化, 請各位務必一試。
衣索比亞的在地土著種。(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衣索比亞咖啡農的小農屋舍。(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衣索比亞小農正在採收咖啡櫻桃。(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葉門的品種
衣索比亞有喝咖啡的文化,但葉門沒有。葉門人習慣咀嚼具有興奮作用的卡特葉(Khat),除此之外,葉門人還喜歡喝一種叫「奇希爾(Qishr)」89的飲品,是用保存完善的咖啡櫻桃乾果外殼,加上豆蔻、薑等食材一起煮成(而[Buna] 則是加入完整的咖啡櫻桃果乾一起煮)。由於葉門氣候乾燥, 咖啡櫻桃乾果可以長期保存,因此出口的生豆無法明確得知採收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咖啡的發酵味強烈,所以無法說是優質咖啡,然儘管如此, 葉門咖啡在日本仍深受歡迎,泛稱為「摩卡馬塔里(Mocha Mattari)」。
自2010年左右起,極少量、可追溯產地的高品質新鮮咖啡豆開始流通。主要產地包括哈拉齊(Harazi)、巴尼馬塔里(Bani Matari)等,咖啡樹種植在山地峽谷的旱谷(海拔約1,500 公尺的河床平地)或峽谷斜坡的梯田(海拔約1500∼2200 公尺)。可惜目前因政局不穩,日本進口的葉門咖啡十分少量。
完全成熟的咖啡櫻桃。(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以水洗處理去除的果肉乾燥後,在中南美洲稱為「卡斯卡拉(cáscara)」。(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葉門咖啡是摩卡港(現已廢港)運往印度、爪哇島種植與出口的鐵比卡品種,以及運往留尼旺島種植與出口的波旁品種的起源。優質的葉門咖啡有紅酒香和果香,以及巧克力般的醇厚度,風味極具個性,但是很難鎖定流通中的咖啡品種。
不過,根據美國國際開發署2005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葉門大多數的品種是烏黛妮、達瓦力、圖法希和布拉艾(Bura'i)這4種,再加上後來更多研究機構的資料,得知還有阿布蘇拉(Abu Sura)和阿爾哈基米(Al-Hakimi)這2種,葉門咖啡共有6個主要的品種。此外,在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調查之後,還有機構使用基因分析進行了品種分類等研究,推測葉門咖啡能生長在乾燥的沙漠環境中,具有耐受溫差和乾旱的能力。因此,研究這些未知的葉門咖啡品種,找出其耐惡劣環境的遺傳特性,對於未來咖啡的持續生產非常有幫助。
咖啡櫻桃的篩選(手選)。(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
生豆的篩選(手選)。(圖片來源:幸福文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