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不敢想的夢想——那年,高桌晚宴上的林青霞
2024/03/13
- 文字 / 時報出版
是一種什麼緣分讓她們在後半生的某一點上,兩人的命運突然交結,踏入了彼此的生命中。
金聖華與林青霞,相交的一段故事,就像一部溫馨的文藝片,細細的透著一股暖意芬芳。
一個是法國巴黎大學的文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系系主任,大半輩子側身於學術界,是翻譯界的名教授。另一個是曾經演過一百部電影,紅遍華人世界的大明星,前半生縱橫於演藝圈二十餘年,結交的大多是一顆顆閃亮的星星。
18年不間斷,記錄下來的是一份歷久不渝的友情,一種同步追求創作的文緣,一個傳奇人物不為人知的真實面貌,以及息影巨星如何從紅毯到綠茵,在人生道上,跨界轉身,自強不息的故事。
《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書名: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
作者:金聖華
出版社:時報出版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談心:與林青霞一起走過的十八年》,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2017年3月29日,中文大學善衡書院舉行10週年High Table Dinner(高桌晚宴),邀請白先勇主講「我的生平──從文學到文化」,我問青霞有沒有興趣參加?
「甚麼是High Table Dinner?」青霞好奇的問,面對着不是學苑中人的她,我不想太囉嗦,只說了一句:「去學院跟全院師生一起吃飯,聽演講,就像Harry Potter電影裏演的一樣。」青霞一聽,馬上興致勃勃,可不是嗎?白先勇加Harry Potter,誰拒絕得了?
高桌晚宴,源自中世紀英國高等學府牛津和劍橋,當年的學生都是出自名門的世家子弟,因此,用晚餐時師生共聚,並由學院院長主理其事,學生都得披上正式學袍,派頭十足,這種傳統,沿襲至今,是為不少名校的特色。
當天,不僅僅是演講,也是白先勇榮膺善衡書院榮譽院士的大日子,我們到達後,先在會議廳裏跟白先勇見面,向他道賀,然後分別披上書院學袍(青霞穿上來客袍,我已然是善衡榮譽院士,於是披上院士袍),在大堂門口合影之後,就進入會場。青霞環顧四周,發現偌大的禮堂,坐滿了穿上學袍的大學生,我們在靠近講台的餐桌坐下,長桌上已經有其他貴賓在座了。不久,樂聲悠揚,全體起立,辛世文院長親自帶領主講嘉賓和書院要員,一行人徐徐步入禮堂,踏上講台,走到高桌前,接着,院長拿起桌上的木槌,錘擊三次,宣告晚宴正式開始。青霞是見慣大場面的,然而看到這樣莊嚴肅穆,與別不同的學苑風光,仍覺得既新奇又有趣。
2018年林青霞(右三)出席中文大學善衡書院高桌晚宴。(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當晚的演講,精彩感人,在演講後的問答環節,有學生向白先勇提問:「文學,到底有甚麼用?」記得那學生似乎是讀醫科的,非常醒目,問題有點尖銳,帶點挑釁,白先勇的答案卻出乎意外。他平靜的說,「文學是沒有用的!」然後接着解釋,從世俗的觀點來看,文學並沒有甚麼實用價值。的確,文學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穿,不能戴,要解決民生問題或改進物質享受,似乎一無用處。然而,這世界如果只有數據,只有公式,只有規條,只有理論,又會變成甚麼模樣?文學其實是抒發感情,探究內心,反映真相,啓迪性靈的最佳途徑,正如白先勇曾經解答法國《解放報》的提問──他為何寫作?「我希望把人類心靈中無言的痛楚轉化為文字」。
當晚的高桌晚宴結束了,然而睿智的話語,熱烈的氣氛,仍然在心中迴盪,一切都讓青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直接促成了一年後,她欣然答應善衡書院的邀請,出任榮譽院士的盛舉。
善衡的辛世文院長,乃國際知名的科學家,曾經跟現代神農袁隆平博士攜手合作,從事雜交水稻的研究,貢獻良多。辛院長對青霞多年來推廣電影藝術的傑出成就,非常欣賞,誠邀她出任善衡書院的榮譽院士,高桌晚宴與頒授儀式定於2018年3月21日進行。那天青霞特地穿上一件端莊的黑色長衣,胸前佩戴着一朵碩大的白色襟花,看來黑白分明,典雅雍容,一把長髮,梳起了馬尾,披上黑底黃邊的院士袍後,更顯得神采奕奕,容光煥發。我們到達後,青霞首先接受書院專訪,她跟採訪者娓娓而談,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把學生時代,從影經過,創作過程一一道來,令人深深感受到她的坦率和真誠。
典禮依時開始,這次,我們一行人,包括貴賓王安憶、潘耀明等跟隨院長一起步上講台,又一次在樂聲悠揚中,重溫了一年前高桌晚宴莊嚴肅穆的程序。
2018年,林青霞(右)榮膺中文大學善衡書院榮譽院士,與作者金聖華合影。(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當晚,青霞以「實現不敢想的夢想」為題,向善衡書院全院師生發表演講。我坐在台上,向下俯視,發現整個大廳密密麻麻,坐滿了五百多位披上學袍的學生,看到傳奇人物林青霞竟然蒞臨來現身說法,大家都全神貫注,目不轉睛盯着台上端詳。
青霞一開始,就直截了當進入主題,告訴台下的年輕人說,自幼就喜歡看電影,對電影世界充滿了好奇,但是從來也不敢夢想有朝一日,自己會踏入這個彩色繽紛的圈子,直至有一天,在街上讓星探發掘,才夢想成真。她坦承「拍戲絕對不是件輕鬆的事,得上山、下海、挨凍、挨熱、挨夜,有時候還會拍些危險性的鏡頭,但我樂此不疲,再苦也不怕」。接着,她開始細數從影以來,拍攝多部經典作品的驚險事件,如拍《龍門客棧》時受到竹劍刺眼,拍《警察故事》時,給武術指導扛起甩進櫃裏,腿部瘀傷等等,她說得繪聲繪影,學生聽得屏息凝神。一眼望去,從來沒有看到年輕人聽演講聽得這麼投入專注過。講者說到動容處,觀眾席裏還不時爆出如雷的笑聲和掌聲。
此時的我,不由得在心中暗忖,青霞當年考不上大學,曾經自以為將來的出路,不是當秘書,就是當空姐,誰料到一個17歲怯生生的小女孩,居然會拍起電影來,而一登銀幕,又竟然會憑藉《窗外》一角,一夜爆紅?此後叱咤影壇22年,息影至今,盛譽不衰,這一切,到底純然是由於命運眷顧,還是其他因素使然?
青霞曾經告訴過我,當年,她家住台北縣三重市時,有一天在家門口,看到遠處三三兩兩的鄰居大娘,背着裝棉襖的大布袋走來,她們剛擺完地攤,一路開心的有說有笑,使幼年的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心想怎麼擺地攤也可以這麼快樂?後來拍攝《窗外》時搬到台北市,生活條件較好了,想到將來也許成名了,自己又會變得如何?會好高騖遠嗎?會得意忘形嗎?這時,忽然有所感悟,不會的,只要能夠保持平常心,把自己放在最開始最原來的本位,始終不忘初衷,那麼,就算將來星運有高有低,機遇有起有落,就算有一天,一切重回到起點,又有何妨?這樣磊落坦蕩的心態,使她經歷了生命中大大小小的坎兒,永遠處變不驚,永遠泰然自若。當年那些擺地攤婦女自力更生的形象,也就因而留存在內心深處,歷久不忘。
※延伸閱讀:林青霞:拍攝《窗外》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這時,講完了從影的故事,青霞對着滿堂年輕學子語重心長的說:「你要有夢想,宇宙會接收到你的信息,有時候連你不敢想的夢想都有可能會實現」,她又接着鼓勵大家:「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天賦的本領和魅力,你要發掘出來並善以利用」。回首一望,我看到台下靠右邊上那位修讀宗教研究的男學生,由於患了脊髓肌肉萎縮症,全身自頸部以下不能動彈,所以一直卡在輪椅中專心聆聽,這會兒,他忽然雙眼發亮,嘴角上揚!「同學們,要有夢想,要發覺自己的特長,要勇往直前將它發揚光大,最後勝利必定是屬於你的」。演講完畢,青霞步下講台,特地走到那位男孩子的身邊,摟着他在他臉上憐惜的親了一下。此時,她的由衷之言,過來人語,仍在大禮堂的空氣中悠悠流轉,裊裊進入眾多年輕學子的心坎。
這次演講,極為成功,青霞曾經以為自己不善言辭,不願意作公開演講,經過這次高桌晚宴,終於使她重拾信心,再無顧忌。
2022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