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窗外》劇照。(圖片來源:金馬影展執委會)
《窗外》劇照。(圖片來源:金馬影展執委會)

林青霞:拍攝《窗外》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2024/03/13

LINE分享 FB分享

黃霑臨走前兩個月曾和林青霞邀稿寫專欄,當時林青霞不敢答應。但當黃霑辭世之後,為了追憶他,她於是開始執筆寫了第一篇文章〈滄海一聲笑〉,在黃霑追思會那天刊登在《明報》上。這篇文章得到了許多迴響與鼓勵,於是有了第二篇、第三篇⋯⋯林青霞從此以寫作的方式復出了。

《窗裡窗外》收錄了林青霞數10篇散文作品,共分為6個章節:「戲」裡說的是她的出道故事、拍戲的甘苦、對於作品的內心話;「親」談她的家人親情;「友」則書寫她與摯友的交往,細談她與三毛、黃霑、張國榮、龍應台、瓊瑤、徐克等人的往來互動;「趣」是她的生活記趣,有旅行見聞,也有她與影迷的邂逅;「緣」則書寫她一生難忘的相遇,像是和影劇記者的友誼,和季羨林的會面之緣;「悟」裡紀錄了她對人生的體悟和感動,以及她向聖嚴法師求道的故事。此外,本書還完整收錄了林青霞一些未公開的照片。

《窗裡窗外》的文字真誠流暢,可以直接感受到林青霞的誠懇和溫暖,體會到她的真情流露。在她的散文作品裡,她依然是我們認識的大明星林青霞,她樂意分享她與電影圈友人的交誼,讓熟悉她的電影作品的我們,可以從她的文字中看到她的工作場景,及她對於電影的熱情和曾為之付出的辛勞;但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她的文字中看到,她是一位母親,一個女兒,一個好朋友,一個可愛美麗又認真的女性。屬於平凡人的煩惱與迷惘,期待與盼望,躍然紙上。

本書從林青霞的第一部電影作品《窗外》談起,一步步地帶領讀者走向她的窗裡,她將以最真情至性的一面和您分享她的生活,她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惑。不管您曾經看過多少部她的電影,不管您熟悉的是瓊瑤電影裡的她,還是香港武俠片裡的她,您都不該錯過以散文再出發的她,歡迎您一起來認識《窗裡窗外》的林青霞。

《窗裏窗外》(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窗裏窗外》(圖片來源:時報出版提供)

書名:窗裏窗外
作者:林青霞
出版社:時報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窗裏窗外》,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瓊瑤與我

瓊瑤姊和我的命運,都是因為同一本書而改變了自己的一生,而這本書令我們在很年輕的時候就成了名。

17歲那年,高中畢業,走出校門,脫下校服,燙了頭髮,走在台北西門町街頭,讓星探發現了,介紹給80年代電影公司,電影公司送我一本小說——《窗外》。

小說第一頁

江雁容纖細瘦小、一對如夢如霧的眼睛、帶著幾分憂鬱。

兩條露在短袖白襯衫下的胳膊蒼白瘦小,看起來可憐生生。

小說第二頁

江雁容心不在焉的緩緩邁著步子,正沉浸在一個她自己的世界裏,一個不為外人所知的世界。

我當時心想,這不就是我嗎?我天生纖細瘦小、敏感、憂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3歲。初中三年加上高中3年,每天上學和回家都得走上10分鐘的路。而這10分鐘我總是陶醉在自我的幻想世界中,天馬行空的胡思亂想。看完《窗外》,我深深感覺,《窗外》正是為我而寫的,而江雁容這個角色捨我其誰呢?

80年代電影公司導演宋存壽果然確定由我飾演《窗外》裏的江雁容,當時母親堅決反對我走入娛樂圈。我想拍的意願正如小說裏江雁容愛老師康南那樣的堅定,母親為此臥床三日不起,最後還是拗不過我。轉眼間39年過去了,當年母親拿著劇本(劇本裏所有接吻的戲都打了叉)牽著怯生生的我到電影公司那畫面,彷彿就在眼前。

拍攝《窗外》可以說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戲裏江雁容最要好的同學周雅安,正是我高中的同窗好友張俐仁,拍這部戲就彷彿是我們高中生活的延續,對我們來說沒什麼難度,導演直誇我們演得自然。記得有一場我喝醉酒躺在老師康南床上的親熱戲,我不讓張俐仁看,她爬上隔壁牆很高的窗台上張望,我怎麼也不肯演,導演沒法兒,只好把她關起來,為了這個她氣了我好幾天。

雖然母親和我在劇本裏打了許多叉,最後導演還是拍了一場接吻戲和許多場夫妻吵架的戲,因為我剛從學校畢業,很怕老師和同學們看到會笑,所以好希望這部電影不要在台灣上演,沒想到正如我當年所願,《窗外》一直到今天都沒在台灣正式上映。

瓊瑤姊總是一頭長髮往後攏,整整齊齊的落在她筆直的背脊上,小碎花上衣襯一條長褲。第一次見到她,她就是這樣打扮,那是我拍《窗外》四年後的事。她和平鑫濤到我永康街的家,邀請我拍攝他們合組的巨星電影公司創業作《我是一片雲》。平先生溫文爾雅,他們二人名氣都很大,態度卻很誠懇,我們很快就把事情談成了,我大大的鬆了一口氣,拍拍胸口說,見他們之前好害怕好緊張,他們也拍拍胸口說,見我和我父母之前也好害怕好緊張,結果大家笑成一團。

從76年到82年,我為巨星拍了8部瓊瑤姊的小說,《我是一片雲》《奔向彩虹》《月朦朧鳥朦朧》《一顆紅豆》《雁兒在林梢》《彩霞滿天》《金盞花》《燃燒吧,火鳥》。

之前的72年至76年已經拍了4部不是巨星製作的瓊瑤電影,《窗外》《女朋友》《在水一方》《秋歌》。可以說我的青春期,我生命中最璀璨的10年,都和瓊瑤姊有著密切的關係。

少女情懷總是詩,那十年我如詩的情懷總是和瓊瑤小說交錯編織,那些忙碌的歲月,除了在睡夢中,就是在拍戲現場飾演某一個角色,生活如夢似真,偶而有幾個小時不睡覺不拍戲做回自己的時候,我會跑到瓊瑤家傾吐心事。瓊瑤姊總是奉上一杯清茶,優雅的坐在她家客廳沙發上,耐心的傾聽我的故事,我們時而蹙眉,時而失笑,她寫出千千萬萬少男少女的心事,所以我們也有許許多多共同語言,有時一聊就到半夜兩三點。有人說瓊瑤姊的書是為我而寫,我倒認為是因為我的性格和外型正好符合瓊瑤姊小說中的人物。

那些年母親經常為我的戀情和婚姻大事而操心,不時打電話給瓊瑤姊了解我的狀況,瓊瑤姊形容母親愛我愛得就如母貓啣著她的小貓,不知道放在什麼地方才能安全。最近重新翻看《窗外》,原來瓊瑤姊也是這樣形容江雁容的母親。

從17歲飾演《窗外》的少女,到現在擁有3個女兒的母親,我很理解江雁容的情感,也能體會江母愛女之心切。心想如果我和女兒是這對母女我會怎麼處理。於是我推開愛林的房門,她正坐在書桌前對著電腦做功課,一頭如絲的秀髮垂到肩膀,望著她姣好清秀的臉孔,我看傻了,她今年十五歲,出落得有如我演《窗外》時候的模樣。我坐到她身邊跟她講《窗外》的故事。「如果你是江雁容的母親你會怎麼做?」我很茫然。「年齡不是問題,我會先了解那個老師是不是真的對我女兒好。」「他們年齡相差20歲!」她看我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想笑,小手一擺淡淡的說:「我是不會交這個男朋友的——。」

70年代末,忘了是哪年哪月哪日。有一個黃昏,我正好走在瓊瑤姊仁愛路的家附近,突然想起找她聊天,於是就按了門鈴。一進門見她神情黯然,垂首獨坐窗前的沙發上。待我走近,她幽幽的說:「聽說XX死了。」「誰?」「我老師。」「⋯⋯。」窗內的燈一直沒開,窗外橙紅的落日漸漸消失,我腦子裏泛起的竟然是讀書時期看的一部《窗外》黑白片,電影的最後一個畫面是江雁容的背影,她獨自走在偌大的校園操場,鏡頭慢慢拉開,背影越來越小、越來越小、越來⋯⋯。

瓊瑤姊從來沒有跟我談起她的愛情故事。依稀記得平先生曾經說過,瓊瑤姊寫完《煙雨濛濛》後,從高雄到台北接受他安排的記者訪問。回去時,平先生送她去車站,不知怎麼居然跟她一起上了火車,在車上聊了很多很多,結果他一直聊到台中才下車,我聽了很感動,問他聊了些什麼?他說他們的話題圍繞著瓊瑤姊的小說《窗外》《六個夢》和《煙雨濛濛》轉,但是大部份時間都是在談《窗外》。

我認為,平先生一定是被那個敏感、憂鬱、多情的江雁容和她的創作者深深的吸引了。

2011年4月8日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