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1957年,洋菇罐頭試產成功後,洋菇罐頭便有傲人的外銷成績,使得1970年代的台灣,在「香蕉王國」沒落後,進而冠上「洋菇王國」的稱號。(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1957年,洋菇罐頭試產成功後,洋菇罐頭便有傲人的外銷成績,使得1970年代的台灣,在「香蕉王國」沒落後,進而冠上「洋菇王國」的稱號。(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年產9萬5900公噸、賺進2500萬美元外匯!台灣「洋菇王國」的起飛與殞落

2024/02/22

LINE分享 FB分享

你曾經讚嘆形形色色的動物之美,也曾經驚嘆多采多姿的植物之麗,那麼,你一定也會被五花八門千奇百怪的真菌迷得神魂顛倒!不過,「真菌」究竟是什麼?

在都市裡的真菌,大部分時間都很低調,但其實它們就生活在我們周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甚至深深影響著人類的文化與歷史。真菌這個了不起的生物,就讓真菌博士顧曉哲為我們娓娓道來。

從英國到芬蘭,從挪威到臺南,追尋著千絲萬縷:從紅麵包黴的受精絲聊到新器官的命名儀式,從真菌的馴化聊到乳酪與農業演變,觀察金針菇來探討重力,光、電、音樂對真菌有什麼影響?台灣的養菇產業竟曾經為世界之最,而帶來無數文明進程的真菌同時也是古文物的剋星……大大小小的迷人菇事,讀來又哭又笑或聞之色變的精采內幕,保證讓你愛上這種了不起的生物。

《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圖片來源:積木文化提供)

《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圖片來源:積木文化提供)

書名: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
作者:顧曉哲
出版社:積木文化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日常菇事:一個真菌學家的自然微觀書寫》,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菇寮裡的「松茸」養活了一代的台灣人

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伏爾泰在《回憶錄》裡提到:「歐洲的命運被一盤菇改變了。」無獨有偶,身在台灣的我們其實也深深地被菇影響著,如果說「台灣的命運被洋菇改變了」,真的一點也不誇大,巧合的是,這個洋菇最初的大量人工栽培也是來自法國。

2022年6月,我受邀至農業試驗所演講,演講題目是:「罐頭裡的經濟奇蹟——改變台灣命運的洋菇」。因為新冠病毒疫情的關係,所以演講是以視訊的方式進行。聽眾多是農試所的前輩,而且他們才是真正的菇類專家,所以對我來說是一場很有挑戰的演講。我選擇告訴農試所的前輩們洋菇的台灣故事,洋菇的台灣歷史,這部歷史正是農試所的前輩們一手傳承打造出來的。因為許多歷史資料還沒有電子化,所以我跑了一些圖書館去翻閱或是借閱書本,在過程當中,我慢慢了解,這部台灣洋菇的歷史真是精采:有現實生活的呈現、有文藝氣息的內涵、有國際政治角力的詭譎多變、有來自學術的努力,更有養活一代台灣人的鮮明記憶。這部歷史,劇情高潮迭起,精采絕倫,如果沒有人整理,也許就慢慢被世人所遺忘。

台灣民間俗稱的「松茸」(台語發音:siông–jiông)或是「茸仔」(臺語發音:jiông– á)其實就是洋菇,會有這樣的俗稱是因為「松茸」是日本的高貴食材。在1940至50年代的台灣,種植洋菇還未盛行,每公斤洋菇可以賣到40元臺幣,的確有「松茸」的身價。用當時的大約房屋價格作比較:1958年,台北市在南京東路推出「工商合營市民住宅」,公寓式住宅最低3萬臺幣就能買到。這樣的價格,大概相當於750公斤的洋菇,而洋菇的產能大概是每平方公尺12.7公斤。換算下來,只要擁有大約有60平方公尺(約18坪)的菇寮,就可以在南京東路買房子了。大家先別太高興,也請先冷靜一下,要在南京東路置產,也得要將洋菇種起來才算數啊!

1930年,台灣總督府農業部(日治時期),自日本引種養菇試種成功,但是卻在兩年後推廣失敗了。到了二次大戰之後,1953年,農復會(農委會前身)自美國引種,再加上日本的種植技術。這次,成功地推廣了起來,開始發展。但是,價格也由異常昂貴的一公斤40元,來到一公斤20到30元,再暴跌至一公斤2到三3元(1957年資料)。不過,也因為這樣才開始了罐頭外銷。順道一提,1964年,剛畢業到校服務的教師薪水,是每個月780元。

種稻米收穫後剩下的稻草,可以再利用種洋菇,這讓當時的農民在農暇時候,可以有額外收入。1970年代,彰化竹塘鄉產量第一。全盛時期竹塘鄉全鄉約有400間傳統菇寮。到了1969至70年,苗栗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洋菇。苗栗苑裡地區在當時是全台第二大產區,當地人稱,出生在1950至60年代的孩子是被洋菇產業養大的。

二次大戰之後,政府積極輔導民間工業發展,因此民營的罐頭工廠以及罐頭食品產業開始蓬勃發展。1957年,洋菇罐頭試產成功後,洋菇罐頭便有傲人的外銷成績,使得1970年代的台灣,在「香蕉王國」沒落後,進而冠上「洋菇王國」的稱號。

1960至70年代,是洋菇罐頭外銷的輝煌時期。1960年代,洋菇罐頭外銷一年平均賺進2500萬美元外匯。到了1970年代,平均更賺進7000萬美元外匯。當時,鳳梨、洋菇與蘆筍被稱為台灣的「三罐王」!

洋菇帶動的學術起飛

洋菇不僅帶來了經濟起飛,更帶動了台灣的科學研究。洋菇罐頭業,提供了食品研究的經費。為改善洋菇製罐技術,1966年成立「食品工業研究所籌備處」,1967年正式成立「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1970年代,因應洋菇的改良,出現了專門研究洋菇的「洋菇試驗研究所」。 1977,更有「台灣洋菇雜誌社」的成立。在1977至83年間,《台灣洋菇》雜誌刊登了不少科學研究文章。

除了科學研究,洋菇產業在推動教育上也盡了一份努力。1965年美援停止,政府發行愛國公債,其中一部分勸募來自洋菇罐頭出口結匯。政府為了籌措財源,推行9年國民義務教育,於1968年4月將「香蕉、洋菇、蘆筍外銷臨時捐徵收條例草案」送立法院審議。該草案在同年5月通過。

雖然,洋菇養殖盛況已不復見,但是所留下的經驗與技術,造就了其他新興菇類養殖的興起。例如,在1980年代,台灣曾經成為全東南亞最大的金針菇栽培場,日產量可達20公噸。2019年,農委會更是將洋菇養殖技術轉移至菲律賓,幫助其他國家。

洋菇政治學

台灣洋菇罐頭在外銷初期,以美國與西德為最大市場。與我們競爭的對手是同樣洋菇產業蓬勃的法國與日本。1960年代前期,台灣洋菇罐頭的外匯貿易金額首度超越鳳梨罐頭。1970年代,台灣的洋菇罐頭外銷數量基本上已經領先了法國,連日商、美商也競相收購台灣洋菇,此舉造成美國洋菇農民的不滿,臺美因此連番展開洋菇大戰,美國政府冷戰時期對台灣的國際援助,在台灣洋菇罐頭與美國洋菇產業的競爭當中,顯得有些尷尬。

1962年,深怕外銷市場無法負荷,罐頭工廠生產洋菇罐頭採配額制。但是產量還是超額,所以政府訂定更嚴格的措施,例如禁止新設菇罐廠,禁止新菌種廠設立。

儘管如此,台灣的洋菇罐頭輸出產業興盛,努力將洋菇輸入美國的僑胞,也被認為是愛國行為,只是,1965年,因為僑胞抗議洋菇罐頭輸美的政策不公,所以要求改善,政府為了拉攏在美國的僑胞,所以出現了除了一般經銷商之外的「僑商配額」制度,這個制度也直到1972年才廢止。

「洋菇王國」的熄燈號

休耕的農地,開滿了作為綠肥的鮮黃油菜花,此時的農民開始在洋菇寮裡打理,將稻稈製作成養殖洋菇的堆肥。到了冬天,洋菇採收的時候,全家動員,正在念書的小孩也要放下課業,工作到深夜。現在,這個光景已難得一見!

1965年,美援終止,經濟產值逐漸從農業為主轉變為以工業發展為主。1971年中後期,開始由農業社會慢慢轉型為工業社會,各地廣設加工出口區,讓農村人口流失,也使得洋菇產業逐漸沒落,再加上19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原物料上漲衝擊洋菇產業。1972年,台灣的出口洋菇被日本驗出含汞,這時,外銷市場開始對台灣產的洋菇信心動搖。研究單位積極追查,得知汞是來自稻米所使用的農藥,農藥殘留在稻草上,被用來養殖洋菇所致。

1978年4月,中國與歐洲市場簽訂貿易協定,同年7月歐洲市場便不再發給台灣洋菇罐頭輸入許可證。台灣罐頭在歐洲市場因為政治力受重挫,但是,厄運還沒有結束。1979年,中美建交,中國的洋菇開始進入美國市場,同時壓縮了台灣出口洋菇的數量,隔年,中國銷往美國的洋菇數量已經超過台灣。1980年,美國更進一步提高台灣洋菇的關稅,導致1981年外銷美國洋菇銳減49%。再加上東南亞的競爭,以及勞力成本的提高,台灣洋菇產業漸漸走下坡。

1987年,臺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由原本的1:38到1:31,外銷成本激增,到1989年,比值更到達了1:26,出口價格突然提高造成外銷不易。1990年,台灣洋菇罐頭廠聯合出口公司解散,「三罐王」榮景已逝。

洋菇的產量從全盛期的一年9萬5900公噸,到了2021年僅剩下4306公噸,但是,1960至80年代,有一部分的我們跟隨著洋菇,一起走過一趟驚奇之旅。這趟旅程之中,有艱苦也有更多的歡樂與豐收,雖然,之後的洋菇養殖歸於平淡,卻也留下了一段深刻的台灣歷史記憶。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