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嘉義「二通」是日治時期本省人生活採買重點街區,舊城區中正路周圍的有許多頗具歷史的店家。(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嘉義「二通」是日治時期本省人生活採買重點街區,舊城區中正路周圍的有許多頗具歷史的店家。(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啤酒鴨、林聰明沙鍋魚頭怎麼來?吃遍嘉義二通美食、追溯小吃源頭

2024/01/21

LINE分享 FB分享

台灣人愛吃小吃,因為小吃是禁得起考驗的美味手藝,經常也帶著上一代溫暖故事。不過許多老師傅並不善於梳理甚至記錄美食故事,有時就這樣失傳,甚為可惜。

以嘉義著名佳餚「阿榮師啤酒鴨」為例,這道菜原是嘉義婚宴會館新北平餐廳的招牌,飄香超過30年,疫情期間甚至前進電商通路,成為冷凍宅配夯貨。然而啤酒鴨的由來,卻是今年在老師傅吳崇榮的兒子吳柏融梳理下,才正式解密。

吳柏融不諱言,啤酒鴨風行逾30年但卻鮮少追溯緣起,父親也從沒談起,直到近期他認真訪問父親才了解,其實父親最早的手路菜是「石頭活跳蝦」(編按:將新鮮活蝦丟進高溫熱石中瞬間蒸熟)。這樣的石頭還不是隨便撿的,是阿榮師遠赴中國一袋袋背石頭回來。也在這樣因緣際會下,在雲南茅草屋吃到第一版的「啤酒鴨」。

嘉義著名佳餚「阿榮師啤酒鴨」原是嘉義婚宴會館新北平餐廳的招牌,飄香超過30年,疫情期間甚至前進電商通路,成為冷凍宅配夯貨。(圖片來源:阿榮師啤酒鴨提供)

嘉義著名佳餚「阿榮師啤酒鴨」原是嘉義婚宴會館新北平餐廳的招牌,飄香超過30年,疫情期間甚至前進電商通路,成為冷凍宅配夯貨。(圖片來源:阿榮師啤酒鴨提供)

啤酒鴨雖然字面有啤酒,但湯頭內酒精早已揮發,完全沒有酒味,濃郁的湯品卻帶著甘甜感。阿榮師第一次喝到時甚為驚豔,顛覆以往湯品是飯後解膩的配品原則。他回台試做卻一直失敗,只好再回到雲南學藝,經過多次請教後,對方才願意傳授,只是最後一次回去雲南時,當地因為都市更新,茅草屋已不見蹤影。

這樣相似的故事,發生在嘉義各間老店。嘉義市文化局今年以「街角館」概念為核心,一同「打開二通」(編按:日治時期「大通」中山路屬於日本人群聚之地;「二通」才是本省人生活採買重點街區)。從舊城區中正路周圍的「二通」開始,鼓勵店家追溯歷史源頭,並重新規畫店面形象。今年有17家店家率先響應,包括林聰明沙鍋魚頭、源自昭和5年的雜糧商店永昌行、傳承嘉義特色「豆漿豆花」的品安豆花等。

源自昭和5年的永昌行,是有百年歷史的的雜糧商店。(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源自昭和5年的永昌行,是有百年歷史的的雜糧商店。(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雞肉飯分派別,每家都好吃

林聰明沙鍋魚頭創意總監黃鈺真分享,許多客人都是衝著沙鍋魚頭而來,然而背後故事卻不一定有機會能跟客人解釋。好比聰明師最早的拿手菜其實是冬菜蝦仁蛋湯,但他的興趣是釣魚,常常釣到廢寢忘食,每次帶回一堆漁獲不知如何處理,於是裹粉油炸,丟進自製的蔬菜湯頭,沒想到朋友吃了就愛上,屢屢要求想吃,才成了店裡固定菜餚。之所以用「沙」鍋,其實是當年識字有限誤植,但錯字沿用至今,也成了獨特招牌特色。

林聰明沙鍋魚頭已成為嘉義美食代名詞。(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林聰明沙鍋魚頭已成為嘉義美食代名詞。(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在品味嘉義美食與歷史的過程中,最讓我感到稀奇的不只是美味,是常在店家見到隔壁店家老闆幫忙端茶倒水。文化局長盧怡君自豪表示,這是嘉義特有的風情,許多新生代們、返鄉青年都很願意互相支援、不吝於介紹其他店家。

若問起火雞肉飯的選擇,他們會先分析要選擇手撕派、油蔥派、雞汁派,或是米飯派,再推薦不同時段有適合的店家。「離開嘉義的雞肉飯都不算雞肉飯,但在嘉義都好吃。」這是他們的綜合評價,因為嘉義用的雞肉是火雞肉,肉質鮮甜冰嫩,不會差到哪去,只有習慣與偏好的問題。

經營近半世紀的大益糖菓店(中)曾被畫家陳澄波畫入畫中。(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經營近半世紀的大益糖菓店(中)曾被畫家陳澄波畫入畫中。(圖片來源:嘉義異鄉人提供)

盧怡君也提醒我,嘉義的食物其實帶著一點甜味,但是因為多半加有如胡椒、豆皮或大骨等其他食材調味,讓這些甜變得更有層次,也讓人百吃不膩。導致她回嘉義3年就胖了15公斤,笑說:「有一種餓,是嘉義人怕你餓。」用自身案例掛保證,「嘉」鄉味絕對不會讓人失望。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