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跳深潭、垂降瀑布,4分鐘定生死!台灣溪降第一人李佳珊發現中央山脈「嘆息灣」 ,全世界跟她走地圖上沒標的路徑
2023/10/08
- 文字 / 柯曉翔
溪谷探勘冒險家、台灣溪降先鋒李佳珊深入溪谷深處的歷程,像在寫劇本。主角每分鐘的行動選擇,可能改寫整趟旅程的結局。「把風險持續降低,把悲劇變喜劇,期望結局可以平安回家。」她說。如果這部戶外冒險電影有配樂,應是《不可能的任務》主題曲。
我們跟李佳珊探訪宜蘭南澳鹿角溪,這條適合溪降新手的秘境路線。相較溯溪運動往上攀登,追溯源頭或山頭;溪降則是下切溪谷,跳深潭,垂降瀑布。鎖上鉤環,從約六層樓高的瀑布下降,水花噴濺在臉上,腎上腺素暴漲。同行同事說,這是她此生做過最冒險的事。但對李佳珊而言,這只是小菜一碟的暖身。
※延伸閱讀:新手玩溪降首推南澳鹿角溪,垂降秘境路線包場大自然
這位溪降大神,是台灣山岳界傳奇人物,能溯溪上山峰、再溪降下溪谷,用完全溪流方式橫斷整座山脈。她和隊友組成國際隊伍,勇闖台灣恰勘溪、卡社溪、紐西蘭陰鬱峽谷(Gloomy Gorge)等高難度路線,也曾上攀塔山尾稜岩壁,在蛟龍瀑布水線攀登,總落差約650公尺,比台北101還高。
「危險是比較級的,超過界線稱作危險,每個人都應該尊重別人覺得危險的範圍,」她在《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二季自白,「人生想過得精彩一點,建構風險管理能力是重要的課題。你是否剛好控制到邊緣,既可以挑戰極限,又不會出現賭徒的成分。」
對李佳珊來說,溪降像玩密室逃脫,製造壓縮的險境,再脫逃。越能將撤退想得透,越能深入歷險。(攝影:石吉弘)
未知不阻礙她前進
大學時,李佳珊參加成大山協,先喜歡山,再愛上溪谷。因為溪谷運動比登山複雜更多,不僅登山,還要讀水流。水處於流動狀態,地形隨時變動,甚至具有不可回復性。「在水中,一切事情4分鐘內決定。」她說。4至6分鐘,是腦部缺氧可能導致腦死的關鍵時刻。
登山客、作家陳德政說,溪降與登山,同樣得以擁有令人戰慄的經驗元素,但溪降容錯率低,面對切身危險的反應時間更短,必須具備敏銳預感,相對獲得的快感可能更高。
就像不可能任務情報局小隊,一支溪降隊伍隊員各具功能——攻擊手擔任先鋒,率先架繩、垂降、攀岩或跳深潭;確保者確保攻擊手安全;途中幫忙傳送裝備與繩子擔任中繼的運送者,術語稱之Monkey,像來回跑動的猴子。每個角色都負責解決別人難以解決的問題,降低團隊風險,成就完美隊伍。
李佳珊帶領《群山之島與不去會死的他們》第二季劇組重返18年前由她命名的嘆息灣。(圖片來源:公視提供/攝影:Katie Chen)
李佳珊偏往最未知的地方行走。「大家說我喜歡未知,其實我不是喜歡,而是未知不構成我行動的障礙。」她說。2005年,她和隊友在一次14天溯登哈伊拉羅溪計畫中,發現中央山脈心臟地帶的「嘆息灣」。
出發前,她調出空照資料,發現密林間冒出一塊類似高爾夫球場的草坡。好奇心促使她提醒自己,要在旅途上一探究竟。於是在郡大溪上游,發現一塊迴流谷地,金黃色草坡,陽光與霧氣升起,不禁讚歎,命名「嘆息灣」。如今這座過去無人知曉的溪谷秘境,提供登山客們行走中央山脈的另種選擇。成為Google地圖座標,還得到4.9評分。
「她往目標前進的動力,沒人可以阻止她,」和李佳珊合作多年的留守人(編按:在山下與山上隊伍聯繫,掌握成員行蹤,若發生狀況能第一時間通報相關單位)鄭博文說,「『翻牌』地圖上沒標記的領域,就像(遊戲)大富翁裡的驚嘆號,她會在嘗試過程中,把需要的技能補齊。」
溯溪與溪降乍看裝備相似,但操作邏輯完全相反。溯溪仰賴繩子上攀,但溪降嚴格來說是藉水流,讓水成為溪降者的繩與載體。溪降發源於歐洲,在台灣算相當年輕的運動,李佳珊因此放下溯溪觀念與技術,把自己歸零,前往德國接受CIC國際溪降組織訓練,其後將課程、證照與師資引進台灣。
李佳珊引進國際溪降證照課程,並開發台灣教育及訓練溪谷路線,建立溪降運動產業。(圖片來源:蕭昱提供)
溪降發源於歐洲,李佳珊因此放下溯溪觀念與技術,歸零前往德國接受CIC國際溪降組織訓練,更將課程、證照與師資引進台灣。(圖片來源:王艾如提供)
當她掌握溯溪與溪降技巧,更能完整梳理探勘、逃脫溪谷的解法,在山水間找到全然自由。她與日本、德國等溪降高手組成國際團隊,每年完成一至二條長程探勘路線。「當沒有前例可循的情況下,證明一條未知路線可執行,這是探勘與冒險有趣的地方。」她說。
然而,她的戶外劇本經常面臨生死一瞬間。曾因隊友瞬間墜落岩壁,她被順勢下拉,兩人僅靠一個確保點支撐,一度掛在空中。一次,她進行清水溪溯溪、清昌溪溪降共8天行程。眼前一個深潭,她扔下背包,背包順著水勢流出,想著應無大礙,就躍身一跳。不料,被翻滾流捲入,困在水中無法脫逃。
危急時刻,4分鐘滴答倒數。她心想:「應該就是這次,我可能就死在這裡。」沒有別的後路,這時她腦海裡沒有跑出人生跑馬燈,反而猛然想起先鑽至底層、再從旁游出的逃生方法。過去不曾嘗試,此刻必須果斷翻牌,做出選擇,或喜或悲,交給命運決定。
李佳珊回憶,戶外現場從開始到結局,必須快速解決危機,「出發前,你得經過許多思考與演練,才能在短時間直覺反應。」最終這趟結局喜劇收場,卻帶給她此後持續一、兩年面對激流的創傷陰影。但她用探險家姿態對決,採用「洪水療法」,遇到可以跳的激流,拚命跳,學習自由潛水,想在水中掌控自如。
許多人或許不解,為何要前往風險高的地方?「所謂危險,是沒有風險意識下從事的行為,」李佳珊解釋,戶外冒險運動突破自我框架,增加認識與管控風險的可能,「不正視、不討論風險的社會,難以建構危機處理能力,更容易停留在險境。」
在急流間,她面不改色,面對生離死別淡然。看似無懼,她卻說,最大的恐懼應該是身體和年紀。有一天,可能無法自由前往想去的地方,於是在這之前,拚命完成夢想清單、待辦事項。
劇本結局是什麼?其實,探險家或許只是寫手,大自然才是最後決定走向的劇作家。但,李佳珊可以預先準備,人不在溪谷的選項,或許釣魚划船,「聽說,划船可以划到很老喔。」
〈李佳珊小檔案〉
出生:1977年
現職:溪谷探勘冒險家
經歷:發現嘆息灣、攀登蛟龍大瀑布、完溯完降恰勘溪等,開發射鹿溪、神山瀑布、飛龍峽谷、太極峽谷、陰陽瀑布等著名路線
〈溪降小辭典〉
溯溪循源頭或山頭往上攀登,溪降則切進溪谷,從瀑布往下垂降。這項運動綜合游泳、攀岩、健行、滑降等多元戶外技巧。台灣溪谷是世界級溪降場域,吸引許多國外玩家前來探險。建議初學者找專業教練帶領,體驗溪降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