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愛珠專欄〉舒朗明淨,細膩過人的蘇式麵美學:「入碗如鯽,湯清如玉」
2023/10/08
- 文字 / 洪愛珠
為簡體版著作的宣傳,獨自去一趟蘇州和上海。單人最易用餐的方式之一,是吃麵。而蘇州,恰是吃麵上好的地方。幾天內我吃了數碗蘇式麵,有湯有乾,有葷有素,陸上走水裡游的,然而,還有太多好麵沒有吃成。幾乎要說,為了多嘗幾碗蘇式麵,而多停留幾日,都是願意的。
世上麵種萬千,而蘇式湯麵形容婉約,最雅馴端麗。一碗紅湯麵上桌,紅湯為清透茶色,麵是銀絲細麵,纖白素淨,起鍋時在笊籬裡顛轉,碼齊才入碗。麵碗寬闊,一捲麵條坐在碗底,齊整如梳,頂巔稍稍圓拱起如鯽魚背脊。
老店松鶴樓的文案形容:「入碗如鯽,湯清如玉」是實話,一點不誇。我不過是一個吃客,然而端詳一碗麵,卻恍見一種南方的,青磚白牆水氣氤氳的美學,舒朗明淨,細膩過人,在心念上,以及形式上。
本地人講究一早趕吃「頭湯麵」,可見湯底關鍵。豬骨、雞骨、鱔魚骨、鱗魚骨等都是熬湯材料,通常混合不只一種,因而湯色雖透,其鮮無比。麵館裡點碗麵吃,連著一串口訣,湯麵、拌麵、紅湯、白湯、寬湯(多湯)、緊湯(少湯)、免青(無蔥蒜)、重青(蔥蒜多)、免油(不另擱葷油),一碗麵有著個人的訂製,和精細的微調。
蘇式麵又是澆頭麵,也有說是蓋澆麵。澆頭另附,不混煮在湯裡。蘇幫麵館裡,動輒十數種蓋澆頭。常見如燜肉(有紅白兩種)、爆魚(燻魚)、蝦仁、三蝦(蝦仁、蝦籽、蝦腦)、蟹粉、爆鱔、大排、爆腰、蝦仁腰花、雪菜肉絲、扁尖肉絲、雪菜毛豆、羅漢淨素等不能盡數。
淮揚菜系中的經典菜色,多能成為一碗麵的澆頭,新派麵館中浮誇一些的,將蘇幫名菜「松鼠鱖魚」都弄成澆頭。有選擇困難者,也能雙澆頭、三澆頭的點菜。如此少量多樣,一個獨食者吃起麵來,也湯菜皆備,有魚有肉,豐盛完滿。
此行最價廉味美的,是西園寺裡人民幣15元(約合新台幣66元)一碗的「素觀音麵」。價最昂的,是城裡精緻麵館一套158元(約合新台幣695元)的「時令三蝦麵」,因麵的澆頭不同,環境不同,價差可達十倍,然而都好味道,可見吳地麵食文化的世故與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