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Biung(右)帶著太太Ngavan(左)和孩子從都會返鄉,在布谷拉夫部落打造卡那歲工作坊,端出一道又一道發揮創意的油芒美味料理。(攝影:王士豪)
Biung(右)帶著太太Ngavan(左)和孩子從都會返鄉,在布谷拉夫部落打造卡那歲工作坊,端出一道又一道發揮創意的油芒美味料理。(攝影:王士豪)

布農部落種回祖先智慧:從200顆種子到1.2公頃農地,他們復育消逝的油芒成世界之冠

2023/09/10

LINE分享 FB分享

背倚海岸山脈,前是中央山脈,還有山腰的鹿寮溪水圳來灌溉,眼前一片如金黃芒草般的油芒畫境極美,但來到台東延平鄉以斯馬哈散農莊之前,我們可不知道夏天台東的太陽如此炙烈。

全身裹得緊的邱曉徵,是台東布農族,也是農莊第二代,曾經在這片土地消逝已半世紀的油芒,在邱家父子的努力下,從一株稻穗到現在已經擁有1.2公頃面積,這不僅是台灣第一,也是世界之冠。

油芒,這個被中研院喻為未來超級作物,過去卻只是原住民在小米歉收時所種的替代作物。由於每株油芒的抽穗時間點不一,得全憑人工採收,使得油芒田後來就逐漸式微。

走過食安風暴,邱曉徵一直以來好奇,原住民不該只有小米一項作物吧。直到從部落長老的口中聽聞原來還有油芒蹤跡,他就立志,要把先民的山林智慧種回來。

初期,原以為在地耆老給的植物種子就是油芒,等到發芽才發現,居然是跟油芒很像的另一種傳統作物「稷」。一次,他偶然參加屏東科技大學小米耕作進修課程時,遇到研究原住民穀物數十年的國立中山大學研究專員林志忠老師,當時只是隨口一問,「老師你聽過油芒嗎?」沒想到林志忠不僅知道,而且還有種子,不過一聽到邱曉徵想要復育的念頭,林志忠卻只烙下一句:「你還好嗎?」

油芒(左一)和稷(左二)都是原住民傳統穀物,兩者外型相近,差別在於油芒表面多了細毛。(攝影:王士豪)

油芒(左一)和稷(左二)都是原住民傳統穀物,兩者外型相近,差別在於油芒表面多了細毛。(攝影:王士豪)

布農父子穿無塵衣下田

這才知道,原來林志忠推廣很久,卻因油芒缺少經濟價值及採收麻煩,沒人願意投入心力復育。歡歡喜喜捧著一株油芒穗回家的邱曉徵,和父親將珍貴的200多顆種子,以做實驗的態度,分別撒向不同農地,依照不同時間、水分、養分悉心照料,因為先前沒有種植經驗,怕一次全種死,珍貴的種子就沒了。

過程中,剛好有鄰居要來幫忙處理小米時看見驚呼,「你們怎麼有Dill(油芒),很癢耶,種這個幹嘛?」聽到這話,邱曉徵一方面開心被耆老認證是布農族傳統作物,另一方面直到要收成時,他才知道,老人家的話要聽。原來稷和油芒長得雖像,差別在油芒表面有綿密細毛,一沾到衣服不小心滲透到皮膚,就癢得受不了,後來只好改穿雨衣處理,但夏天實在太熱,最後拜託在新竹工作的姊姊想辦法,「我們可是穿高科技防塵衣處理油芒的小農。」邱曉徵得意的說。

邱家父子從一把穗種出一片田,找回失落半世紀的油芒。如今還藉由科技導入區塊鏈模組並結合訂閱形式,共創永續SDGs商模。(攝影:王士豪)

邱家父子從一把穗種出一片田,找回失落半世紀的油芒。如今還藉由科技導入區塊鏈模組並結合訂閱形式,共創永續SDGs商模。(攝影:王士豪)

從2015年取得種子,到現在種植第8年,邱曉徵透露,油芒一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從種子發芽到採收,大約半年可以收成,他開玩笑說,「尤其11月時,可達兩米高,是非常不友善布農族的高度。」

第一年意外成功種出油芒後,往後每一年都是在學經驗。曾經遇到螞蟻吃掉種子、蟋蟀吃嫩芽、小鳥咬掉結穗的挫折,父子倆一步步檢討與改良,像是搭建網子、使用穴盤育苗等,不過最終還是歸結出「油芒想怎樣,就怎樣」的結論,不論做什麼防護措施,都不要影響它生長的模式,「有時候作物一改良,就變得很脆弱。」邱曉徵說。

我們也好奇,耐旱作物怕不怕水?邱曉徵笑說,過去曾有颱風來,大雨下了四天,把油芒田變成水田,居然也沒事。原來油芒倒伏後,會再向上生長,加上分次結穗,可避免一次性災害,不過這可就苦了農民,代表無法使用機器,全憑手工採收。

「這錢很難賺啦,我們像做工領薪水,只是我們的老闆是——鳥,牠們咬掉結穗後,留給我們5公斤,就是5公斤。」無怪乎即使油芒的收成量該和小米田差不多,但一分田的產量卻不到100公斤。

去年,當邱家父子把油芒種植到一定規模時,中研院團隊找上門,想要洽談合作研究計畫,於是便有了台灣油芒復育計畫團隊與好事交易所啟動「方舟計畫:台灣油芒保種與復耕行動」,打造全民參與的訂閱平台,以三年為期,透過耕地復育、平台訂閱、產品研發與行銷推廣等策略,共同復興曾經失落的超級食物。

好事交易所執行長羅偉銘解釋,方舟計畫的重要價值在於數據,不僅結合以斯馬哈散農莊的邱家父子,還有從台南回到部落打造卡那歲工作坊的Biung和Ngavan,由邱家父子提供訂閱計畫的GPE方舟計畫數位觀測權,讓訂閱者可透過數據、影像了解油芒復育的觀測紀錄,之後還可獲得油芒啤酒、油芒香檳等產品。

臺虎精釀品牌暨創意總監黃思詠坦言,油芒本身含有豐富的油脂跟蛋白質,澱粉含量較低,無法當作酵母主要營養來源,不利發酵;加上生油芒只有淡淡油味,較難凸顯氣味。因此得先將油芒焙炒,使其產生如堅果般的香氣,耗時費力,更顯油芒食材的珍貴。

卡那歲融入傳統布農族吃法,將小米和油芒共同蒸煮,表現「記憶的味道」。(攝影:王士豪)

卡那歲融入傳統布農族吃法,將小米和油芒共同蒸煮,表現「記憶的味道」。(攝影:王士豪)

做傳統料理,結合食農教育

卡那歲工作坊則將油芒化作美味的原住民料理。油芒雖然是現在部落80歲以上耆老才知道的作物,但他們仍努力將油芒和傳統料理結合,像是布農族過年都要吃的藜藜糕,將糯米蒸成糕後,加入油炸後的油芒,讓口感更香脆,其他還有油芒貝果、油芒燉飯、小米油芒手捲等。老闆Biung透露,未來這裡就是食農教育的基地,不僅孩子喜歡來山上,還要讓台東成為油芒的故鄉。

羅偉銘希望,能讓台灣以油芒進入位於挪威斯瓦爾巴(Svalbard)末日種子庫備份保存,成為全球第十三個保種作物中心,油芒種子雖小,災難來臨時,卻是讓人絕地逢生的希望。

這群台東布農部落的小農種植油芒不為盈利,自始自終就是執意要把祖先的油芒重新種回來,希望藉由油芒鏈結到部落的傳統文化,讓好的食物,下一代也能吃得到。

Ngavan借鏡去年和台北頤宮餐廳合辦餐會的經驗,發想出蝸牛油芒燉飯。(攝影:王士豪)

Ngavan借鏡去年和台北頤宮餐廳合辦餐會的經驗,發想出蝸牛油芒燉飯。(攝影:王士豪)

〈油芒小知識〉

台灣油芒屬多年生作物,數千年前由南島語族人從一般野生油芒選育、馴化後,便只生長在台灣地區,因此稱為「孤兒作物」,在舊文獻中記載著台灣原住民曾經食用,其營養成分遠比稻米、小米更高。

台灣油芒屬多年生作物,數千年前由南島語族人從一般野生油芒選育、馴化後,便只生長在台灣地區,因此稱為「孤兒作物」,在舊文獻中記載著台灣原住民曾經食用,其營養成分遠比稻米、小米更高。(攝影:王士豪)

台灣油芒屬多年生作物,數千年前由南島語族人從一般野生油芒選育、馴化後,便只生長在台灣地區,因此稱為「孤兒作物」,在舊文獻中記載著台灣原住民曾經食用,其營養成分遠比稻米、小米更高。(攝影:王士豪)

〈油芒產地小旅行〉

若想親近更多布農族的原鄉文化,往更深山裡去的鸞山部落,擁有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楠榕混生林帶,其中的鸞山森林文化博物館,更是全台唯一可體驗原住民生活的無電力博物館。縱谷處的紅葉溫泉雖說是野溪溫泉,卻也意外親民,只要從地標紅橋旁石梯向下走去,就可浸泡在被自然簇擁的山林暖湯。

卡那歲工作坊
地址:台東縣延平鄉明野路44-2號
電話:0929-260-655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