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原住民族的環保竹餐具

不同竹材、不同用途

2022/06/14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臺灣竹林遍布,早年原住民族常以竹材製作生活器皿,除了竹屋、各種農漁牧器具之外,因為竹子中空又有竹節,很適合製作成各種餐具,近年更因應環保需求,逐漸受到重視。

原住民族對竹子應用非常廣泛,例如泛泰雅族常見竹屋、餐具、樂器,不同季節還有不同竹筍可以食用,在飲食、生活用品、建築、娛樂各方面均廣泛使用。但自從上個世紀後半葉開始,臺灣進入工業化時代,廉價的塑膠用品大量普及,因此脫離使用竹器的習慣,在當今環保訴求下,「竹餐具」天然材質的優點又受到重視。

竹子是環保的好夥伴,處理後可用來盛裝美味料理。

臺灣竹子隨處可見

竹子是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常見分布於溫帶到熱帶地區的亞洲及太平洋島嶼,臺灣即其一,在海拔800公尺以下隨處可見,已知有五屬、170餘種,常見的有桂竹、孟宗竹、刺竹、常枝竹、麻竹、綠竹,適合製作的竹器亦不同。

例如泰雅族人居住的中北部山林最常見桂竹林,竹肉組織最堅韌,抗拉力強,是製作竹餐具、竹編、樂器的好材料,也適合搭建竹屋;其他如粗大的麻竹筒則適合做汲水桶、竹碗、竹盤;巨竹筒剖半則可以拿來當碗公或石頭火鍋;至於竹筷、湯匙、瓢根等,任何竹片都可製作。

泰雅族人江明清表示,最好選擇三年生以上的向陽竹子,被日光照射成米黃色為最好,也要選擇比較堅硬、無蟲蛀、無裂紋,且管內圓滿、內膛光滑的竹子,直徑約三公分就很適合做一支竹笛,也可以做竹筒飯。

米飯隔夜泡水放進竹筒後,控制水位使其剛好蓋過米飯,並以可食用葉子塞著洞口,即可煮成香噴噴的竹筒飯。

不同竹子用途各異

一般竹子長到三至六年即可砍伐使用,並依不同需要,取不同部位或不同年分的竹子製作所需竹器。

出生在南投卡度部落的布農族人石麗芳,過去跟父母上山工作都會生火烤竹筒飯,練就一身好手藝。她說,米飯必須隔夜泡水,放進竹筒後,水位剛好蓋過米飯,並用可食用的葉子塞住洞口,就可以放在火堆旁烤,且需不時轉動方向,使之受熱均勻。快熟之際竹筒會冒水氣,煮熟取出用力一敲,竹片裂開,包裹著竹膜的米飯就取出來了。

邵族的袁百興也愛用竹器,他都在冬季尋找竹材,因其含水量低,乾燥之後做成竹器,放在爐火上煙燻就不會發霉。他會將桂竹切小段做成酒杯,八公分直徑的麻竹則做成碗,巨竹剖半可以當大湯碗或做石頭火鍋,其他剩料則可做筷子、湯瓢、炒菜鏟子,面臨野外求生需求,還可以刨出一個鏟子來鏟土。他回憶起生前是邵族頭目的父親也曾教他做竹筒飯,用的是綠竹,因為竹肉含水量多,不能像桂竹竹筒飯那樣一敲竹筒就裂開,必須用刀削,一片一片削下竹肉,再取出煮熟的飯。

此外,不是每一種竹子都可以做竹筒飯,嘉義達邦部落的耆老莊生男便指出,雖然當地很多石篙竹,直徑跟桂竹一般大小,但因為沒有竹膜,不適合拿來做竹筒飯,會黏竹片,只能拿來做竹杯、竹筷等。住在樂野部落的宰耀則表示,雖然綠竹含水量太高不能拿來做竹器,但拿來煮米酒的話會有新鮮竹片的香氣,另可切成竹杯,煮過之後剛好可以拿來當酒杯,是屬於鄒族的風雅。

鄒族會以竹材做酒杯,煮米酒會增添一股新鮮竹片的香氣。

保養竹材餐具有一套

竹材餐具最讓人煩惱的是發霉問題,對此,善用竹餐具的阿美族人周卡爾帝表示,只要把剛做好的竹餐具用開水煮過一次就可降低黴菌孳生的機率,平常則須放在乾燥通風的地方,但要避免太陽直曬。

若長期不使用,收納之前可先加白醋用滾水煮過,之後利用瓦斯爐架的餘溫烘乾;或者也可以定期使用鹽巴加醋水來消毒保養。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7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IG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