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逐鹿部落打造梅花鹿復育園區,結合生態保育與部落經濟。

年輕的實踐者 呈現部落新面貌

2022/01/13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眼下愈來愈多原住民族新世代選擇返回部落,一群年輕人抱持相同理念,在部落執行計畫,帶動部落事務、發展產業,延續部落新生命。

部落的文化與禮俗多元、傳統工藝精美,更具豐富的生態資源,這些條件讓許多部落經營得十分成功,年輕族人透過規劃文化體驗課程、生態旅遊等,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更進一步帶動餐飲、住宿等商機,增加原鄉就業機會,提振部落經濟,也吸引更多年輕人返鄉。這些成果也進一步刺激青年們的創意,近來有愈來愈多型態的發展模式,讓部落面貌大放異彩。

達魯瑪克部落》攜手多方資源開拓發展

提及部落發展,不能不提到臺東縣卑南鄉東興村的「達魯瑪克部落」。近年,達魯瑪克部落推動有機農業,並與再生能源倡議團體及業者合作,希望將部落打造為「綠能部落」。部落主席胡進德於2007 年選上村長後,便發起計畫,帶動部落年輕人一起投入,更積極與外部組織合作,目前部落中已有三分之一年輕族人投入,包括他的兒子胡敏杰及兒媳彭歆詒也一起參與,接受林務局、原民會等各級政府及慈心有機輔導,組織「林下經濟」、「里山生活記錄與推廣」、「扶植聚落產業」三個工班,平常依照需求互相換工。

達魯瑪克部落積極透過各式資源,深耕部落文化。

胡敏杰便是「林下經濟」工班的工頭,班員共11 人,負責養蜂、種香菇與金線蓮、旅遊與綠能推廣等工作。胡敏杰原本是新竹科學園區的科技人,30 歲那年,他選擇回到部落整合旅遊資源,並搭配林下經濟品項,讓遊程更豐富。

另一位年輕族人巴樂絲負責的計畫則是「里山生活記錄與推廣」,主要在於推動有機農業,包括小米、紅藜、蔬菜、香蕉、香草、咖啡、洛神、樹豆等作物的種植,經常請農改場專家為族人上課,以改變農法。

彭歆詒則與外部組織「山林見習生」合作,收集部落鳥類資訊,幫忙安排向耆老口訪,並在田野調查中擔任翻譯,正好也可整理部落生態資料。

目前,如「山林見習生」此種關心原鄉事務的組織愈來愈多。像是「Ibu 原鄉兒少生涯教育協會」便由臺北教育大學畢業的郭孔寧創立,她從高中就關注原鄉孩子的生涯發展,18 歲進入臺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便攜手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創立這個組織,進入原鄉,協助青少年在這片生長的土地上學習跨領域技能,並舉辦部落巡禮、村民飲食記憶訪談、青少年料理實作與暑期課程記錄等,兼顧青少年的生涯規劃與文化認同。

胡敏杰(右)與巴樂絲(左)選擇返回部落,以一己之長整合部落資源。

啦里吧部落》打造排灣農事曆

原住民族有一套記錄季節變化的「歲時祭儀」,而祭儀時間的分野往往奠基於小米成長的歷程。今(2021)年八月,國立臺東大學藉由「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攜手啦里吧部落共同製作《niamen a quma ─我們的山上:排灣族農事曆》;依照部落生活與季節的交織,描繪不同月份的農事主題。不僅針對每個月份適合種植的作物提供栽培知識,更記錄相關的祭儀與節慶食品,例如祈納富、阿拜、小米酒等。

這些農事知識,皆來自啦里吧文健站耆老的口述。透過族語書寫系統以及QR Code,臺東大學人社中心將紙本月曆與數位多媒體連結,經由手機再現部落長輩的發音,在學習排灣族語的同時,建立耆老與年輕人對話的多元機制,使傳統的知識傳遞擁有當代路徑。

為探究多元的文化傳承管道,臺東大學人社中心在啦里吧文化健康站負責人古明哲、照服員、長者,以及青年會的熱情參與和協助下,於製作農事曆的過程中,延續年輕人與耆老之間互助扶持、共存共榮的生活模式,一起實踐文化傳承,彰顯排灣族智慧。

臺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中心與啦里吧部落製作出結合小米知識的「排灣農事曆」,創造耆老與年輕世代的對話機會。

逐鹿部落》復育梅花鹿與傳承文化

逐鹿社區是八八風災之後重建的鄒族永久屋社區,從阿里山受創的八個部落、約200 戶遷居而來。多年來,族人自組合作社經營部落產業,並輔導16 個藝術店家,推廣鄒族工藝及旅遊,希望族人可留在部落就業,並傳承鄒族文化。

四年前,在合作社理事長莊莫俄的推動下,部落開始復育梅花鹿,於是向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承租1.9 公頃的土地,打造梅花鹿復育園區。此復育計畫一則是為了生態保育,二則提供戶外教學,於去年開放參觀。合作社執行長舒瓦.迪亞克表示,目前鹿園即提供22 個工作機會,負責接待的是16 名返鄉青年,其餘是負責環境維護、飼育梅花鹿的長輩。

其中,今年31 歲的石霖出生於來吉部落,大學畢業後爸媽對他說:「如果中生代不回部落,只剩老小,文化很容易斷層,鄒族人很少,非常可惜。」於是決定返鄉,並參與逐鹿社區表演藝術團,在部落藝術村、社區文健站、部落市集工作,去年鹿園開放,便轉到鹿園工作。

在鹿園負責行政管理的潘怡君原來是屏東萬金馬卡道人,北漂七年後來到樂野部落的悠遊巴斯園區工作,便認識了茶山部落的馬志翔,兩人結婚後剛好逐鹿社區合作社需要經營管理人才,便相偕回到社區服務,成為返回部落青年的一分子。

逐鹿部落打造梅花鹿復育園區,結合生態保育與部落經濟。

重光部落》醫師返鄉打造咖啡產業

半農半醫的戴豐秋醫師是太魯閣族人,一到假日,他就脫下白袍,開車回到花蓮秀林鄉的老家重光部落,更將已廢校的國小,打造成部落咖啡產業的推廣據點。

重光部落目前約有60 多戶,大多是貧戶,兒時的戴豐秋在困苦環境中苦讀後,成為了一名醫師。某天,他返回部落掃墓,看到慈濟功德會的志工穿梭於部落服務,讓他暗暗下了決心,希望能憑藉自己的力量發展部落產業,造福族人。

至於選擇咖啡作為部落產業發展品項,則是因為戴豐秋在車站觀察到時下人手一杯咖啡,於是心想這或許是扭轉部落的一個契機。剛好花蓮老家對面有家咖啡豆專賣店,在與老闆交換意見之後,戴豐秋認為臺灣咖啡確實有發展機會,在老婆的支持下,他在2010 年花了新臺幣50 萬元買下一萬顆咖啡苗,種植了十甲地,並採行自然農法,聘僱員工照顧園區。

後來,他帶著部落生產的咖啡豆參加花蓮縣生豆評鑑,優異的咖啡豆品質奪得一金二銅,吸引更多族人投入種植,並進一步成立產銷班,以契作方式,帶動部落產業。戴豐秋的老婆更特別學習「杯測」並取得認證,在去年和今年也都有班員得到花蓮縣的生豆評鑑特等及頭等獎項,部落夥伴在專業技術與知識上皆不落人後。

目前,在戴豐秋的持續帶動之下,咖啡、山蘇、生薑,以及家政織布等產銷班都活絡了起來。「以前部落族人聚在一起常喝酒,現在改喝咖啡。」這樣的轉變,創造出許多就業機會與部落發展面向,更建立出「品牌」,帶領部落發展邁向下一階段。

戴豐秋將咖啡作為部落產業重心,高品質咖啡豆屢屢獲獎,成功建立品牌。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5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