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人類工業文明的古代遺址
打開世界遺產大門
2020/10/22
- 文字 / 傅朝卿
十八世紀,西方世界以機械取代手工生產的產業變革,在英國發展成工業革命。
從此,能源利用、科技知識應用和傳播,使歐陸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影響法國、德國、義大利及比利時等國,最後更遍及世界各地。
工業遺產(Industrial Heritage)泛指工業革命後,以動力機械做為生產媒介之事業設施及其產品遺物,包括各類廠房、設施及橋樑、運河、鐵道等土木或交通遺產。
二十一世紀後,工業遺產成為世界遺產重要的一部分。跟隨世界遺產發展的趨勢,近年我也經常帶領大家穿梭在工業地景、礦區、廠區或工業城鎮,見證不同國家邁向現代化的歷史現場!
雖然工業遺產在二○○三年「下塔吉爾工業遺產憲章」出現後才成為世遺焦點之一,但早在一九八六年,英國鐵橋峽谷(Ironbridge Gorge)被認為是工業革命象徵時,就已列名世界遺產。
此峽谷擁有工業發展所有要素,最有名的是建於一七○八年的庫爾布魯克戴爾(Coalbrookdale)鼓風爐及一七八一年一月一日通車,跨越塞文河(Severn)的庫爾布魯克戴爾鐵橋。此橋跨距雖只有約三十.六公尺,卻是世界上第一座用金屬製成的橋,對工程技術發展影響至深,是工業革命初期傑作。
二○一二年被列名的法國北卡萊海峽採礦盆地(Nord-Pas de Calais Mining Basin)則是兼具工業特質與空間美學的絕佳工業地景。
採煤歷史跨越十八至二十世紀,面積散布十二萬公頃,有一百零九處獨立元素,如礦坑與昇降裝置、煤渣山、煤輸送系統、車站、工人住宅、社交場所、學校、宗教建築、醫務室、及設施完備的礦村,是歐洲歷史上重要的工業典範。
在我們的鄰國日本,十九世紀明治維新後,工業革命腳步降臨,在不少地方留下證物。二○一五年世遺委員會將日本明治工業革命歷史場所:鋼鐵、造船和煤礦列名。
這處歷史場所由二十三個分散的工業遺產構成,分布於日本西南部,被認為是非西方國家首度成功引進西方工業化的範例,見證了日本十九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早期透過鋼鐵、造船和煤礦發展,從歐美引進技術,且融入本國需要和社會傳統中的快速工業化過程。
在諸多據點中,軍艦島(端島)在明治至昭和時代,因開採海底煤礦,島人口激增且繁榮一時,有日本最早興建的鋼筋混凝土公寓。一九七四年後煤礦關閉導致島上住民撤離,成為無人島,設施也淪為廢墟。
世遺的工業遺產大部分面積大,規模也大,但也有小而美的範例。
以二○一一年列名的德國阿爾菲德法格斯工廠(Fagus Factory in Alfeld)為代表,是現代建築與工業設計發展中的里程碑,由第一代建築大師格羅庇斯(Walter Gropius)於一九一○年左右開始設計,落成於一九一三年。工廠使用大面積玻璃帷幕牆,對包浩斯學校作品風格與全球現代主義風格建築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在台灣也蘊含豐富多元的工業遺產,像是台北華山1914文創園區、阿里山鐵道、瑞芳礦業聚落等,近年已有所改變,不但納入法定保護對象,且積極再利用。
二○一二年十一月八日,第一個以台灣城市為名的國際文化遺產宣言由我草擬,參酌不同學者意見後定案,於第十五屆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ICCIH)通過的「亞洲工業遺產台北宣言」(Taipei Declaration for Asian Industrial Heritage)誕生,台灣的工業遺產正式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