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單國到跨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打開世界遺產大門
2020/07/30
- 文字 / 傅朝卿
世界遺產制度推動初始,充滿著國家間的競爭,每個國家無不苦思惡想 ,甚至動用政治權謀,欲將自己國家的遺產推入世遺名單。
邁入二十一世紀,地球村觀念日益高張,國與國的藩籬漸次降低,文化國界亦更加模糊。
此時跨國世界遺產順勢崛起,當我帶領大家行旅於世界遺產之際,也漸悟到參觀一個完整的世界遺產,跨越國境之旅已成家常便飯。
在跨國世界遺產中,線性文化路徑最容易理解。二○一四年被列名的絲路:長安—天山廊道路網(Silk Roads: the Routes Network of Chang'an–Tianshan Corridor)為典型案例。
跨越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三國,綿延數千公里,共計三十三處建築或遺構被納入其中,類型涵蓋宮殿遺址、貿易據點、驛站、要塞、古墳、石窟與宗教設施。
絲路形成於西元前第二世紀到西元第一世紀,持續使用至十六世紀。連結東西方文明,加速人類文化、商業、知識與藝術之交流。
做為絲路的起點,中國境內擁有較多據點,包括已整修過的漢長安未央宮遺址、張騫墓、唐長安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
也涵蓋尚未修復、位於甘肅酒泉市戈壁的鎖陽城遺址,此城地處河西走廊西端,始建於漢代。雖黃沙遍野,卻有高度文化意義。
二○一六年,柯比意的建築作品,對現代運動一項傑出的貢獻(The Architectural Work of Le Corbusier, an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Movement)被列名世界文化遺產。
由柯比意設計的十七組建築作品,分別坐落於法國、比利時、德國、瑞士、印度、阿根廷、日本等七個國家,榮登桂冠頭銜。
世遺委員會認為這些作品是突破過去建築語彙的試金石,更呈現二十世紀建築現代運動,為發展新建築技術以迎合社會需求的挑戰。
除了舉世聞名的法國廊香教堂與馬賽公寓外,台灣遊客最常造訪的應是位於日本東京上野公園的西洋美術館。
這個作品是由柯比意帶領前川國男、坂倉準三與吉阪隆正,三位日本建築師一起合作、設計與監造,於一九五九年六月正式開放。
粗獷主義的表現手法,深深影響一九六○與一九七○年代的日本現代建築,見證柯比意天才之作成為國際建築語言的事實。
二○一七年被列名世界文化遺產的「十六至十七世紀威尼斯共和國防禦工事:陸地之國到西方海洋之國」(Venetian Works of Defence between the 16th and 17th Centuries:Stato da Terra–Western Stato da Mar)名稱很長,但也反映現在分布橫跨超過一千公里,從義大利北部倫巴底地區,到亞德里亞海東岸區域的跨國遺產特質。
共有位於義大利貝加莫(Bergamo)防禦城市、佩斯基耶拉德爾加爾達(Peschiera del Garda)防禦城市、帕爾瑪諾瓦(Palmanova)城市堡壘、位於克羅埃西亞的札達爾(Zadar)防禦系統與史賓尼克聖尼古拉炮台(Fort of St. Nikola, Sibenik),及黑山共和國科托爾防禦城市(Fortified City of Kotor)六組建築群。
陸地之國(Stato da Terra)的防禦工事在共和國西北方向保護著威尼斯;而海洋之國(Stato da Mar)的防禦工事則保護著亞得里亞海通往東方的海洋通路。
這些防禦工事對威尼斯共和國擴張與維持權力貢獻極大,亦影響日後歐洲軍事建築發展。
跨國世界文化遺產,雖參觀起來較為辛苦費時,卻讓我們對文化理解的視野更寬廣,也更能體會到文化力量的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