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文物中看見傳統生活

原民古物 記錄祖先的生活點滴

2020/05/14

LINE分享 FB分享

臺灣有許多博物館展示著原住民族的文物,無論是服飾、工具、裝飾品,都記載著祖先傳統生活的生命故事與生活智慧,更是文化的靈魂所在。

*感謝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協助拍攝

你有多久沒有聽部落耆老說故事了?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族服,每件族服上面都有自己的紋飾及織布的故事,還記得小時候每次回部落參加祭典時,部落老人家看到孩子穿上傳統服飾的笑容,但隨著現代織布技術進步,傳統織布工藝的獨特性也慢慢地被機器取代。

還記得,曾經在祭典上看過奶奶穿著親手織的族服,眼神裡充滿驕傲,後來奶奶過世後,那件衣服就被媽媽用塑膠袋塵收了起來,之後搬了幾次家,參加祭典的次數也愈來愈少了,那件衣服也就跟著被遺忘,不知道被放到哪兒去。直到後來在參觀博物館時,又看到一模一樣的紋飾,只是這一次,衣服不是被穿在誰的身上,而是被掛在冷冰冰的展示櫃裡。

在臺灣,許多博物館裡存放著原住民族文物,如:服飾、武器、工具或裝飾品等,不論是隸屬政府的國立臺灣博物館、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或是私人的順益臺灣原住民博物館等等,那些文物可能是被賣掉的、也可能是被送走的,也可能是從日本人手裡拿到的,不管是哪一種方式,都無法抹滅它們曾經存在於部落裡的事實。

文物返鄉 搭起與傳統的橋梁

近年來,有些大型博物館開始將祖先曾經使用過的文物,送回部落的文物館展出,像是祖先用來狩獵禦敵的火槍、傳統農耕生活使用的器具、特有圖騰的傳統服飾,不僅勾起部落長輩的記憶,也讓部落孩子看見逐漸消失的傳統生活,驚豔祖先的生活智慧。
在一次文物特展中,一位臺東布農族人在看完展覽後,回部落問老人家,家中還有沒有祖先留下的文物。老人家說:「東西壞了就要丟掉啊!會被留下來的,是已經不會使用的,不然就是因為搬家,帶不走。」

原民之根 從古物說起

原住民族是遷徙的民族,在現今的部落之前,幾乎一定都還會有一個舊部落,甚至是老部落,「祖靈柱對於排灣族很重要,是因為可以了解自己的發源地,以及創始祖先是誰。」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胡家瑜說,雖然同樣都是祖靈柱,但是魯凱族和排灣族立柱的方式,還是有些許的不同。

祖靈柱的存在,是為了庇佑族人,也提醒族人不要忘記自己的根源。而部落的遷徙原因有很多,但不論是哪一種,都是為了讓土地或族群可以永久延續,像是屏東縣霧台鄉好茶舊社,當地的魯凱族有一個傳說,說六百多年前,祖先跟著雲豹的足跡找到了聚落,即使現在往舊好茶的路斷了,只能步行進入,但遺留下來的石板屋聚落,證明了祖先曾經在這裡生活的證據。

古文物不僅記載了祖先傳統生活的生命故事,也是文化的靈魂所在。雲豹衣,是雲豹在還沒有絕跡之前,部落勇士或頭目,乃至貴族的地位象徵,即使現在雲豹絕種,原住民族也因為法令限制不再狩獵,導致昔日獸皮衣的製作技術逐漸失傳,但透過文物,仍記錄著族群過去的光榮時刻。

重返榮耀 找回光榮的百合花

「政府來了以後,一切事情都改變了,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我們大家來互相學習,如何做一隻雲豹。沒有想到在我年邁的時候,我還能看見百合花,當大山崩落的時候,才能知道誰是第一勇士。」這是在一支紀錄片裡,一位屏東縣三地門鄉的Vuvu曾經唱過的歌謠,敘述自己的生命故事,也是族群的生命史。

高齡78歲的他,身體還是很硬朗,甚至開心地分享他用陷阱獵捕到的百斤山豬。他頭上戴著百合豬牙頭冠,背著山豬皮製作的包包,他很驕傲地與年輕人分享排灣族的傳統文化故事。即使現在很多年輕人,因為在外就業、就學,不能時常聽Vuvu說故事,族語也漸漸生疏,但靜靜擺放在櫃子裡的文物,成了年輕人和祖先對話、跟隨祖靈,最直接的方式。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65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