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在峇里島,女賓參加婚禮時,最適合穿上傳統服裝可巴雅(kebaya),搭配色彩繽紛的紗籠和腰帶,但不能打扮得比新娘美麗。
在峇里島,女賓參加婚禮時,最適合穿上傳統服裝可巴雅(kebaya),搭配色彩繽紛的紗籠和腰帶,但不能打扮得比新娘美麗。

珍愛古禮——南島婚俗

全村總動員 歡慶新人修成正果

2023/11/14

  • 文字 / 蔡舒湉
LINE分享 FB分享

一場傳統的南島民族婚禮需要出動整個村莊的力量來準備,高價值聘禮代表對女方家庭的重視,祭告神靈與祖先則是鞏固心靈。當愛情進階為親情,南島婚俗道盡了喜悅與人際智慧。

有人說愛情修成正果就會走入婚姻,但在南島民族的婚俗裡,對象選擇方式可能打破你的想像。例如臺灣原住民,母系社會較流行自由戀愛,父系社會則多聽從父母之命,也因此形成試婚或搶婚習俗,親上加親的交換婚姻則出現在部份的鄒族和布農族,盛行讓兩邊親家的兒女互相嫁娶,抑或是為小女孩訂下婚約,甚至是指腹為婚,在在顯現父母對婚姻大事的強大主導權。

門當戶對 協商聘禮

中國古代婚禮有「六禮」,其中「納徵」代表男方送聘禮到女家,提供一部分財產象徵締結婚約,以及結婚的誠意,而聘禮多寡依照社會地位和經濟狀況而異。對南島民族而言也有同樣的婚俗,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雙邊家人會協商聘禮,傳統是用豬和貝殼來衡量價值,宛如視婚姻為一種商業交易。

在美拉尼西亞部落社會,聖克魯斯島(Santa Cruz Island)人民也有面對面協商彩禮的習俗,紅羽毛貨幣(tevau)價值一頭成年豬。婚宴後,會發送檳榔給男賓客表示感謝;女賓則收到薑黃包,並將粉末塗在孩子和女人的頭上,作為一種歡慶的方式。

重視古禮,傳承美好意蘊

在峇里島,新人在正式結婚之前必須參加大約11個小型儀式,婚禮前一天舉行的「 ngekeb」 儀式象徵新娘從單身女性轉變為妻子,會用孔雀葉、依蘭花、薑黃和米的混合物幫新娘洗澡,作為一場身心的洗禮。新人見面時會互相背誦吠陀經文,並拋撒檳榔葉,代表抵禦邪惡勢力。另有新娘種植芋頭和薑黃的儀式,祭祀祖靈以祈福。女賓參加峇里島婚禮時,最適合穿上傳統服裝可巴雅(kebaya),搭配色彩繽紛的紗籠和腰帶,但不能打扮得比新娘美麗。

在族群交融與西方文化衝擊後,戀愛風氣更加開放,年輕一代也喜歡為終生大事注入更多現代元素,然而承傳數百年的傳統婚俗仍然受到重視,並且大多奉行一夫一妻制,標榜互助互愛的正面價值觀。在臺灣魯凱族中,一個人在部落中的地位甚至可以透過婚姻來提升,或是以聯姻創造部落之間的夥伴關係。因此婚俗絕不只是兩個家庭的事,更奠定傳統部落社會的和諧與安定。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6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