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青葉國小自2014年至2022年連續七年榮獲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圖片提供/青葉國小)

深入文化教育 從魯凱族歌謠出發

唱響國際──屏東縣三地門青葉國小

2023/04/17

  • 文字 / 蔡舒湉
LINE分享 FB分享

屏東縣三地門鄉共有十個部落,而青葉國民小學所在地是唯一的魯凱族部落,全校38位學生幾乎全是魯凱族。在贏得「2019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金獎後,教學團隊以歌謠優勢為核心,發展出別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系統。

青葉國小自2014年至2022年連續七年榮獲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特優,也曾入圍第28屆傳藝金曲獎最佳跨界音樂專輯,更獲邀至義大利、加拿大演出。青葉國小教學團隊(本文專訪校長賴維振,主任江思海、杜淑娥、羅曉婷,以及老師道卡杜班德勒、王姿驊、唐秀月)引以為傲地表示,孩子到義大利參加「國際聖樂節」演出時,還因為歌聲美妙,被誤認是民族音樂小學。

文化教育 以魯凱族歌謠為核心

青葉國小位於屏東縣最北邊的藝術村,村中處處裝飾美麗的部落藝術,而最美的風景閉著眼睛都能聽見──那是魯凱族人傳唱千百年的歌謠,受少子化影響,人數不足以參加舞蹈比賽,青葉國小於是從舞蹈轉向訓練合唱團,於焉也打亮了學校招牌。指導老師早期在九族文化村擔任首席舞者,在學習鋼琴之後,嘗試改編小時候唱過的歌謠,藉此讓孩子體會傳統生活,同時學習族語詞彙。歌謠團練唱前必須先抬腳、跑階梯和跑操場十圈,用強壯的體魄唱出無與倫比的聲量與肺活量。

拿下「2019維也納國際合唱比賽暨音樂節」金獎的兩首魯凱族歌謠中,一首是富有律動性的童謠〈採百香果〉,另一首〈緬懷〉則叮囑銘記祖先的教誨,追求團結與榮譽。在籌備民族實驗教育時,教學團隊決定從「追求榮譽的百合花精神」出發,以魯凱族歌謠之美為核心,整理出敘事、勞動、祭儀、生活四大篇章,發展成百合盟約、狩獵分享、童玩童趣、Auba好食、魯凱源緣、放眼世界、Auba好居、神話詩歌、編織繡染、榮譽冠冕、倫理信仰、藝舞群唱等12個主題。文化教育課程每學期會固定向部落進行報告,並從中獲得人力資源;與學科雙軌並行的模式不妨礙升學考試,用心的教材也獲得家長的大力支持。

青葉國小的文化教育課程十分多元,圖為孩子們學習「織布」的情形。(圖片提供/青葉國小)

站同一陣線 部落學校共好共榮

以魯凱歌謠為基底的民族實驗教育進行至今約兩年半,課程內涵趨向穩固,孩子也對打破制式化、全面融合生活常規與傳統文化的學習模式愈來愈感興趣。每逢學校慶典儀式,學校會邀請部落長老呼喊祈禱,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節慶活動時會設計刺福球、竹子取水等傳統禮俗,增加娛樂效果。學校於日常也會約束孩子的行為表現,強調團結、榮譽、分享、負責、英勇等魯凱精神。另外還有生活競賽,倘若行為有達到標準,老師便會給予象徵性的「山豬牙」,集滿五顆就可以佩戴百合花,呼應獵人的最高榮譽。

團隊表示,所有老師都會參與教材編纂,而田野調查是籌備階段最辛苦也最重要的事。魯凱族共有三群,青葉屬西魯凱群,教材要盡可能使用部落在地的文獻與資訊,不能混用。校方與指導教授之合作也不僅在於運用有系統的方式鑽研專業知識,情感上更要站在同一陣線,儘管過程百轉千迴,大家依舊戮力完成。

節慶活動時,青葉國小會設計相關趣味競賽,圖為母親節時邀請家長來學校和孩子一同體驗傳統串珠。(圖片提供/青葉國小)

沉浸式體驗 深化學習與感動

在轉型實驗教育後,青葉國小申請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文化場域建置計畫,重新修繕青葉部落年久失修的石板屋,至今第三年已陸續建設完成穀倉、芋頭窯、集會所、織布屋、冶鍛屋等魯凱族建築,同時也攜手部落業師,與孩子們一起在傳統場域中進行文化課程。無論是珠繡、編織,還是農耕課種植小米、芋頭、地瓜,製作阿粨、吉納福等傳統美食,抑或是學習架設陷阱野外求生,各種沉浸式體驗都讓孩子們雀躍不已,而大人們也會憶起小時候的情景,自然而然地以古謠唱和。團隊表示:「這是場域帶給我們的感動。」

在親子協作方面,青葉國小設計族譜學習單,透過家長口述記錄,幫助孩子認識族名、部落神話、遷移史等在地文化故事。這項作業等同幫部落做家譜普查,在追溯彼此血緣關係之際,能修正田調資料,更進一步凝聚部落情感。

青葉國小攜手部落業師,教導孩子們搭建簡易獵寮,體驗沉浸式學習。(圖片提供/青葉國小)

穿上原民傳統服為移工歌唱

那麼青葉國小最熱血的文化課是什麼呢?即是在今(2023)年年假結束後穿上傳統族服,快閃臺北火車站,為印尼移工而唱,感謝移工們的貢獻,並展現臺灣多元共融價值。這場別具文化意義的活動,連畢業校友都回來共襄盛舉,老師們好氣又好笑地說,孩子們學唱印尼歌曲〈彩虹勇士〉時甚至比學魯凱族歌謠還勤勞。聽到家鄉歌謠由臺灣原住民族唱出,許多移工的淚水在眼眶打轉,甚至誤認歌謠團是同胞。

詢問畢業生為什麼想回來團唱?學長姐表示,因為懷念「一起完成」的感覺,並侃侃而談魯凱族的代表性文化,鼓勵學弟妹們好好珍惜難能可貴的革命情感。賴校長表示,辦理民族教育很難立竿見影,確定的是,從學習族語和歌謠深化文化底蘊,有助於提升民族自信心與自主行動力,並在過程中促進部落團結。同時也感謝臺灣企業協助,讓孩子能圓夢出國比賽和演出,社會的齊力關心與支持,可以減輕學子夢想的重量。

今(2023)年年假結束後,青葉國小歌謠團和已畢業的學長姐穿上傳統族服,快閃臺北火車站,為印尼移工而唱,感謝移工們的貢獻,是別具意義的活動。(圖片提供/青葉國小)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2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