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淨零碳排的竹產業

功能多元且有益

2023/04/17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竹類是生長快速的植物,可以大量累積「生物炭」,對於目前全球重視的「淨零碳排」議題可創造巨大貢獻。一直以來,原住民族部落廣植竹林,提供食、衣、住、行、育、樂使用,原住民族對竹類的愛好與長期的種植,充分顯現出其對於生態保育的真知卓見。

過去,拜訪原住民族部落可能要先穿過一片高聳入雲的綠意竹林,有沙沙的風聲與清新的竹林芬多精相伴,接著被請入竹造家屋,坐到竹凳上,然後以竹杯奉茶,熱情的主人可能還會招待現採水煮鮮筍,香甜的滋味令人讚嘆不已,如果拜訪的時間對了,也許還會碰到鞦韆祭、慶豐收,體驗到盪竹鞦韆的樂趣。這樣的化外生活正是「淨零碳排」的環保生活。

竹子是曾經的好夥伴

曾經,竹子是原住民族生活的好夥伴,住在日月潭的邵族族人袁百興,至今還種有大片竹林當防風林,他會自己做竹餐具、竹樂器、竹編農具,不同季節還可以採不同的竹筍來食用。但在化石工廠興起、便宜的塑膠材料普及之後,竹材因為加工成本高而終被漸漸取代,讓竹產業陷入低谷數十年,直到近年化石工業的碳排造成環境汙染的巨大問題,長期被冷落的竹材才又重新受到重視,尤其在環境永續的功能上備受矚目。

竹子是原住民族生活的好夥伴,除了竹筍可食用之外,竹筒本身也可盛裝食物。(攝影/林瑞珠)

竹產業有利於2050淨零排放目標

國發會在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的規劃中說明,氣候議題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各國陸續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為呼應全球淨零趨勢,蔡英文總統在2021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宣示:「2050淨零轉型是全世界的目標,也是臺灣的目標。」未來將引導產業綠色轉型,而竹產業從種植到產業發展完全符合以上重點。

木竹能達到「固碳」的效果,也就是以葉綠素吸收太陽能,利用光反應所產生的能量,把二氧化碳轉換成碳水化合物,並將這些養分傳送到樹木的各個部位,植物便能長大,也把碳給固定住。木竹產品也有最短的碳足跡,尤其竹子,三、五年就可成竹,能被砍伐使用,與一般樹木動輒二、三十年的生長期相比,效益更大。

竹子本身有固碳功能,也有很短的碳足跡,十分有助於臺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攝影/林瑞珠)

前任林業試驗所所長張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曾表示:「竹子固碳功能比一般木材還要強,孟宗竹每年每公頃可固碳47.36公噸,一般林木約7.45到14.9公噸。但是竹林必須定期更新才能發揮固碳的價值,也就是一般所說的『存三去四不留七』,三年生的竹材要留下來,四年生的竹材要伐除利用,以利新生竹成長,第七年竹材老了,品質變差故不能再留。」所以四年生的竹子要盡快砍伐利用以創造商品價值,也讓竹林活化、持續固碳,比起其他林木而言具有數倍效益。由此可知,原住民族社會自古以來的竹器確實有利於臺灣實現「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竹子現在有多麼受到重視呢?近年林務局、民間團體已經多次舉辦竹論壇,討論如何活化竹林,發展除了傳統編藝之外的其他創新產品,吸引許多原住民族朋友參與,例如噶瑪蘭族的竹編藝術家杜瓦克及陳淑燕,他們倆經常聯手創作大型竹編作品,結合植物纖維及複合媒材,打造戶外空間裝置並在各地展演,每個作品都是人與自然的對話。

竹子的力學強度是鋼材的七成,若可善用之,嘗試以竹代鋼,那未來建築的可能性將會更廣闊。(攝影/林瑞珠)

除了竹材工藝品及竹編創作之外,已有廠商開發各式各樣可分解的竹餐具、竹醋液、竹炭等等,甚至國外還有廠商利用竹材的彈性研發出竹製腳踏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各種竹製工藝都可透過AR技術,將放樣的線條點藉由AR眼鏡與手機連接,來檢視施工後是否符合設計圖。

布農族族人古總結表示,幾乎每個原住民族男子都會製作竹餐具,其中,最簡單的竹杯、竹碗,切段後稍微磨光再切口即可完成,而麻竹筒、巨竹筒可當汲水筒,其他竹筒可煮飯、煮湯,家庭及農牧打獵的器皿編製,也是每個男子的看家本領,只要走一趟部落訪問耆老,隨手就可看見他們給小孩製作玩具,或者輕鬆地編製一支掃把。至於竹林更新更不用說了,因為經常需要材料,所以男子自然而然具備砍伐竹林的能力,尤其每隔兩、三年要修繕一次房子的時候,老竹用盡,新竹又發,更能體現這樣的狀況。

現代科技進步,藉由先進的高溫乾燥技術,可提高竹子的耐久性與耐蟲蛀程度,而且還能增強曲度、堅固接頭。致力推動竹構的建築師甘銘源表示,運用竹材的特性可創造更大的可能,像是竹子的力學強度是鋼材的七成,若可善用之,嘗試以竹代鋼,那未來建築的可能性就更廣闊了。

*本文由alive專案企劃製作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2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