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恩賜!柔韌耐用的編材「芒萁」
2022/08/25
- 文字 / 林瑞珠
臺灣原住民族善用竹子、黃藤來編製揹簍、提籃、魚筌、蝦筌,居住在日月潭的邵族則多了一種材料「芒萁」,俗稱毛枝,葉柄十分柔韌,邵族人就地取材,成為他處少見的編物極佳材料。
沿著日月潭的環潭公路散步,會發現道路邊坡垂掛著大片蕨類,在陽光直射或湖光反射下透出晶瑩的亮綠色澤,而居住在周邊的邵族人沒有浪費這項大自然的恩賜,老祖先時常會採集芒萁的葉柄來編織藤籃、魚筌,乾燥後呈現紅褐色,既美觀又耐用。
喜歡陽光的蕨類
大多數的蕨類生長在林下陰溼地上,以及河岸或沒有陽光直射的潮溼邊坡,唯獨芒萁很特別,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日月潭周邊迎著開闊的湖面,陽光燦爛,便成為芒萁叢生的理想所在。芒萁為蔓性蕨類,乃裏白科芒萁屬下的其中一種,臺灣常稱之為毛枝、毛萁,分布也很廣,常見於全臺低海拔開闊地、山徑旁及林緣,是一種多年生蕨類,每年6 至8 月是孢子成熟期,在向陽開闊地或陽光充足的森林邊緣茂盛地生長,它的植株也很特別,橫走於土壤表層,一支可連綿數公尺,而且生長快速,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邵族選用逆羽裏白
邵族編織達人袁光河耆老表示,芒萁有好幾種,並不是每一種都適合拿來當編籃的材料,日月潭邊有一種葉柄較短的芒萁就不適合採用,只有葉柄較長的「逆羽裏白」比較適合,因為它是裏白科中個頭最大的,在中南部的中低海拔山區經常可見,日月潭、溪頭及杉林溪為主要產地,葉柄直徑大約有三至六毫米,葉如羽片,可長達80 至150 公分,小羽片長得像鐮刀,末端朝向羽片尖端彎曲,植株橫走土壤表層,葉柄可以長達五、六公尺,才被邵族老祖先發現拿來作編物,好處是修整容易,簡單處理即可連續編織,讓整個編物擁有密實的組織。袁光河從小就跟著家中長輩學習編藝,他說,邵族人因為居住在日月潭畔,過去靠漁獵及農業為生,編織工藝便以農耕及漁獵的工具為主,其編織技法與竹子、黃藤一樣。雖然袁光河也擅長竹編、藤編,但對於隨處可得的芒萁非常珍惜,常用來編織提籃、揹籃、簸箕等等,不過他認為芒萁最適合做魚筌、蝦籠,因為芒萁遇水會稍微膨脹,讓魚筌、蝦籠更堅實,且不會軟爛,比竹器、藤器更耐用。再者,因其柔韌的特性,加上十分細長,不像竹子、黃藤需要再三修條,用起來很方便,所以袁光河也常拿來當作竹器、藤器的綁縛之用,可以讓編物更牢固。為了推廣這項邵族特有的傳統工藝,邵族文化發展協會推出芒萁編籃課程,吸引許多非邵族的朋友來學藝。
芒萁與其他蕨類不同,喜歡生長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常見於向陽開闊地。
在樹叢中尋找芒萁
雖然年事已高,袁光河每天仍投入編織工作,需要材料時,就沿著日月潭邊坡鑽到樹叢中去找芒萁。他表示三年生的芒萁比較柔韌強壯,一、兩年生的芒萁則太細、太短,柔韌度相對差,且有蟲咬的部分顏色會比較深,最好不要使用,至少要選擇150 公分的葉柄,否則會影響結構。他把沿著地表生長的芒萁拉出來,削掉羽葉及根部,擷取可用的部分,之後脫去外皮。他的技術嫻熟,動作俐落,很快就將長長一條芒萁脫皮,然後捲成一大把。通常他都趁著芒萁新鮮柔軟的時候拿來編籃,因為隔夜待水分完全蒸發後就會硬化,需要泡水兩天軟化,才可以再使用。
因為本身柔韌的特性,芒萁非常適合拿來編織成藤籃,乾燥後呈現紅褐色。
利用泥染來染色
乾燥後的芒萁編籃呈現紅褐色,有時候袁光河也會替芒萁染色,他採用的方式是泥染,以前日月潭還有水田時,他學著長輩在田裡挖個條溝,把芒萁捲好埋進去,經過兩週再挖出來,就黑得發亮了。而如果想要黑裡透紅的高貴色澤,僅需要早個幾天挖出來即可。其實芒萁的用途很廣,除了葉柄可以編籃之外,過去用大灶煮飯菜的年代, 只要把較短的芒萁以及剝下來的外皮捆成束狀,就可以作為極佳的引火材料,同時也可以拿來刷洗鍋子。
再者,由於芒萁能適應強光及乾旱的環境,因此在崩塌、災後的荒野地裡經常可見芒萁快速叢生,而得以保護這些受破壞的土地,減少雨水沖刷侵蝕,以利次生林的生長,可謂非常有益於大地的先驅植物。
追蹤我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9 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及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