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應森/CASA十周年之邀,京都四大品牌齊聚台灣,從左至右分別為:公長齋小菅常務董事小菅達之、開化堂第六代傳人八木隆裕、朝日燒第十六代松林佑典,以及金網つじ掌門人辻徹(站立者)。

由京都四品牌與森/CASA合作的「手沖咖啡道具限量組」,集結開化堂、金網つじ、朝日燒與公長齋小菅特色工藝。

由京都四品牌與森/CASA合作的「手沖咖啡道具限量組」,集結開化堂、金網つじ、朝日燒與公長齋小菅特色工藝。

由京都四品牌與森/CASA合作的「手沖咖啡道具限量組」,集結開化堂、金網つじ、朝日燒與公長齋小菅特色工藝。

森/CASA創辦人毛森江及毛太太,為限量咖啡道具製作木籃,樸實的素色布袋盛裝大小器皿,提到戶外、室內皆方便取用,頂端木蓋還可充當餐盤。

為促進人們對京都工藝實用性的了解,森/CASA邀請日本職人在台南安平漁光島的毛院子民宿,舉辦見面派對,由職人們透過自家工藝品服務造訪朋友。

開化堂第六代傳人八木隆裕,現場手沖咖啡服務顧客,他還特地前往東京知名的「中川ワニ珈琲」學習沖泡技巧。

朝日燒第十六代松林佑典現場調製抹茶,並為客人解說茶碗美學及用途。

金網つじ掌門人辻徹,以自家烤網替客人烘烤麵包,有趣的表演引來好奇圍觀。

八木隆裕(左)及辻徹(右)和顧客閒聊自家產品,能和老鋪社長近距離面對面交流,讓日本工藝迷過足了癮。

開化堂特製咖啡罐,裡頭附了根小量匙,可直接取適當分量倒入咖啡濾紙。

為了讓熱水通過咖啡粉及濾紙時順暢無阻礙,器具口徑都經過特別設計。

沖完咖啡後,可直接以皮革隔熱墊包覆筒身,緩緩倒入杯子中。

開化堂創立於1875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手工茶筒老鋪,所有茶筒皆在京都工房以手工打造,過程多達130個步驟。

茶筒乍看筆直,但撫摸筒身就能發現和上蓋接合處做成弧形,如此一來,蓋子及罐體間密封性會更好。

開化堂為咖啡道具限量組打造咖啡粉罐及盛裝濾網容器。

透過每日使用及頻繁碰觸,筒身金屬漸漸累積變化,增添歲月之美。

開化堂也接客製專案,蓋子提把以一片造形葉片代替。

開化堂茶罐裡放著金屬杓供挖取茶葉,上頭可請店家刻字。

八木隆裕替顧客在金屬杓上刻字,增添紀念性。

八木隆裕替顧客在金屬杓上刻字,更顯紀念性。

爽朗健談的金網つじ掌門人辻徹,用自家烤網料理漢堡,展現工藝品具備的實用性。

金屬編網原本因應料理店需求而生,光線透過網紋映照光影。

金屬編網原本因應料理店需求而生,光線透過網紋映照光影。

金屬編網原本因應料理店需求而生,光線透過網紋映照光影。

金屬編網原本因應料理店需求而生,光線透過網紋映照光影。

金屬編網原本因應料理店需求而生,光線透過網紋映照光影。

烤土司網等產品經辻徹不斷改良,針對開闔、順手與否等小細節做改版。

為限量咖啡道具打造的濾網,編織方式經數個月反覆測試,讓水流通過咖啡粉時達到最佳效果。

朝日燒第十六代松林佑典正為顧客調製抹茶拿鐵,透過流行飲品充當媒介,人們能無距離地認識茶碗。

此次草地派對所用杯款由朝日燒提供,有新穎咖啡杯盤,也有傳統茶碗。

松林佑典在壺中放入煎茶,提供抹茶外的另一種日式茶道體驗。

煎茶沖泡過程帶些中國茶風情,整場活動人們近距離觀賞職人示範。

抹茶須以茶筅拌勻茶湯,表現朝日燒和茶道的文化淵源。

沖泡完成送給客人前,須將茶碗轉向再呈上,除了表達恭敬,也可趁機欣賞花紋裝飾。

朝日燒瓷器特點為半透明釉料,成為該系列特色。

日本花道中常運用竹容器,公長齋小菅的花器是長銷品項,素雅的黑色、原色系充當獨具個性卻不搶戲的配角,和花卉相得益彰。

日本花道中常運用竹容器,公長齋小菅的花器是長銷品項,素雅的黑色、原色系充當獨具個性卻不搶戲的配角,和花卉相得益彰。

日本花道中常運用竹容器,公長齋小菅的花器是長銷品項,素雅的黑色、原色系充當獨具個性卻不搶戲的配角,和花卉相得益彰。

百年跨界!京都職人打造限量咖啡道具

2016/12/13

LINE分享 FB分享

用手去感受,手就會告訴你答案。
                     日本工業設計巨匠 ── 柳宗理

或許近幾年「民藝」一詞太過熱門,坊間各色設計主題書刊、雜誌都將日本工藝品奉為櫥窗裡的精品般景仰,反而淡化了這些日常道具拿來服務人群的初衷,令觀者心生畏懼而不敢輕易使用。但正如日本工業設計巨匠柳宗理所言,工藝品必須「用手去感受」,才能體會製作者想傳遞的質感和心意。

幸好,一場由森/CASA舉辦的「京都職人草地派對」打破這層「可遠觀而不可把玩」的迷思,再次賦予工藝品該具備的日常功能,他們找來京都四家合計超過5百年歷史的老牌,在在都是當地大名鼎鼎的明星工房:開化堂、金網つじ、朝日燒和公長齋小菅,上述店舖也是內行背包客遊京都的必訪景點。如今不用出國,在台就可親眼見識四家老店的明星商品,體會各自背後想闡述的工藝心法。

這次應森/CASA十周年之邀,四間老店年輕一代的繼承者們以自家技藝為基礎,共同研發一套「手沖咖啡限量道具組」,選定台灣作為首站發表,看準現代人喜歡喝咖啡,又講究器具優美,不妨來場百年手藝的跨界共演,從咖啡粉罐、濾網到竹編杯墊及咖啡杯,都是職人們較勁功夫的舞台。

開化堂:俐落時髦的金屬收納筒

1875年創立,開化堂是日本最悠久歷史的手工茶筒老鋪,第六代傳人八木隆裕背負活化品牌的使命,當他13年前準備接手家業時,京都老店的營運狀況並不景氣,受到日本泡沫經濟崩壞後市場欲振乏力影響,連他父親都對工藝品的未來感到悲觀,但年輕人帶入新想法開始重新包裝開化堂的當家商品:金屬收納筒。

八木隆裕的第一步是開放零售,讓過往僅有50歲以上客層採買的主力開始多元化,慢慢地吸引3、40歲左右客人登門,由於製作金屬收納筒原本就隱含高精細工序,更有不俗質感,八木隆裕便把收納筒帶進巴黎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上增加國際曝光,成功透過日本工藝形象引來葛妮絲派特洛等名流矚目。

對歐美人士而言,金屬收納筒有著無限的「收納」可能,八木隆裕陸續開發裝咖啡豆甚至義大利麵的金屬筒,更與Hermès設計師打造能放設計草圖的文件筒,但最惹人注意的,莫過於2016年開化堂與丹麥設計團隊OeO共同打造的「Kaikado Café」,店內空間利用建於1927年的「京都市電」古蹟車庫改造,裡頭使用茶具杯盤匯集京都各知名品牌,儼然是京都對外展現工藝歷史的窗口。

這次參與製作「手沖咖啡限量道具組」,同樣能瞥見開化堂的精緻手藝,小巧咖啡粉罐設計一次裝50克份量,供沖泡2至3次;承接咖啡濾網下的筒狀咖啡壺,邊緣經特別打磨,即使沒壺嘴造形也能導引液體順暢流出,還附上一塊皮革隔熱墊,供包覆筒身方便拿取,玫瑰色金屬質感替沖泡過程質感加分。

金網つじ:用途多變的金屬織網

21歲起跟著父親見習金網技藝的掌門人辻徹,和人談話時輕鬆自在,絲毫沒有職人不茍言笑的刻板印象,但聊起金屬編織的湯杓、濾網等作品,卻又認真地分享對工藝的看法:「我所做的不是藝術品,而是幫助人們生活更便利的工藝品!」他反對工藝被貼上「藝術」的標籤,這點也誠實地反映在金網つじ的創作上。

金屬編織的縷空杓子、烤網等食器, 80多年來是日式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廚房用品,金網つじ在編織上有著各式巧妙變化,比方利用黃銅或不銹鋼線編出八角形、龜殼形或花瓣形等各色紋理,這些線條透過燈光照射,各自呈現不同視覺美感,除了滿足食器的實用目的,更讓使用者享受不同編織線條在光源下的陰影美感。

如何讓金網製品走入現代居家,辻徹有自己一套想法,他從生活中各個環節擷取靈感,比方「烤土司網」便是適合現代人餐飲所需的道具,他不斷改良成品細節,如烤網開關、掀蓋方向及烤網底下盛接土司碎屑的瓷盤,在在提升了廚具的使用價值。

此次為「手沖咖啡限量道具組」開發的咖啡濾網,作用在盛裝濾紙及咖啡粉,為了讓沖泡咖啡時的水流能迅速且徹底浸濕粉末,辻徹在網紋處下苦功研發,美觀之餘更有導引水流效果。源源不絕的創新想法也讓辻徹獲得Nendo等國際設計公司的青睞,邀請金網つじ挑戰燈罩、Hi-Fi喇叭架甚至設計椅子等顛覆想像的作品,對辻徹來說金屬絲網編織沒有固定樣貌,更像一塊發揮想像力的平台。

朝日燒:自在輕盈的現代杯組

旁聽朝日燒第十六代松林佑典解釋自家茶碗作品,讓原本以為深奧難懂的陶器美學,多了平易近人的一面:「你仔細看茶碗是否有一面質感粗糙、另一面則光滑細緻?這是由於靠近爐火距離不同所致,離火源較近燒出成品質感細膩,離得較遠溫度低了,手感會有些顆粒崎嶇;有經驗的職人能掌握成品出爐後,陶土收縮的比例,透過表面釉料配方營造冰裂紋效果,總之,茶碗有很多細節可玩味。」

創立四百多年的朝日燒陶藝,在松林佑典手上以親近現代人的宣傳手法詮釋,為了參加森/CASA的草地派對,他自己在日本研發一款抹茶拿鐵飲品,在現場特調給上門顧客品嘗。看著眼前這位朝日燒第十六代傳人親手調製飲料,他有些害羞地說茶飲只是個媒介,重點是讓大家親身體會朝日燒茶器之美,藉由使用瞭解杯款的實用價值。

仔細看「手沖咖啡限量道具組」裡由朝日燒研發的白釉杯組,可說跳脫以往傳統陶製品的沉重感,輕盈杯身和歐美高檔瓷製品無異,輕盈的釉色為表面增添一股溫潤及親切,杯口設計成橢圓形而非正圓形,就口時也較服貼嘴唇,不用噘著嘴飲用,一點一點的細節累積成為體貼使用者的無形價值,正是日本工藝引以為傲的職人精神。

公長齋小菅:竹製品跨界的可能性

竹工藝在台灣長期給人「民俗感」較重的老態印象,如何透過多樣性來活化工藝?公長齋小菅不失為值得參考的典範。日本傳統茶道、花道中竹製品都占一席之地,公長齋小菅的常務董事小菅達之透露,在日本購買竹器具的客層大多50歲以上,為了突破年齡層的限制,他們積極和設計界合作開發竹餐具,貼近年輕客層,並在高級酒店如皇家花園酒店(Royal Park Hotel)、選物店等地陳列曝光,拓展和潛在客源接觸機會。

小菅達之本人熱愛流行穿搭及時尚,他也在日常實用的竹器物外,另闢高檔生產線,遠赴佛羅倫斯尋找皮件商合作竹編錢包搭配高級皮料,形成有趣對比:「歐洲人不認為『竹』是老氣的材料,相反地對這類自然元素躍躍欲試,我們共同開發皮夾、托特包等精品,讓人們感受自然材質的質感內涵。」在環保消費意識抬頭的今日,竹子受工藝界、設計圈注目程度也日益增加,一來生長快速且過程不需藥物照顧,相較木材而言生長期更短。精品化行銷手法加上擺脫老氣的編織商品,使公長齋小菅在工藝界中更顯獨特。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