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內有絕景 生手勿進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計畫登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人,從南投廬山方向進來的奇萊南峰、南華山,是公認的百岳入門山。山路前半段為能高古道,沿途是有些大小崩壁、高度落差,但基本屬於緩升山徑。一路白木林、鐵杉、雲杉等等漸次現身,台灣屋脊──中央山脈稜線隱隱在前,以「高山中的郊山」感覺走這道路,卻有高海拔的視覺享受,實在很賺。

不過,二○○六年的第一天,當我大口喘氣走在能高古道某個狹窄陡坡上、卻得讓路給一位堅決不停踏板的登山車勇士時,驚訝到想幫他一起喘。尤其,那年冬天冷到連阿里山半山腰都下了三月雪……。

我心裡問:「這位同志,您為何而戰?」

後來這幾年,當我也開始往更陡的山裡去時,終於逐漸發現:這一類故意和自己過不去、高潮擺在終點的活動,其實比較是腦子的事,而不光是身體的事。登大山、馬拉松、長泳、騎單車等等皆是。只是最後者還多了一大項器材,主人得常和車子熟悉些,才更有機會往人車一體的化境行去。說真的,光看到這些窮山惡水,心臟都快要衝出來,何況連車帶人在上頭蹦蹦跳。但是,也很想對他們說:「真有你的!」他們心到身就到,該怎麼騎單車就會乖乖照做。想法與行動一致,好樣的「表裡如一」。

這兒還要特別為登山車記上大功。現在連一些淑女車都有類似登山車的粗寬輪胎與配備,變個速爬個坡沒問題。須知在十來年前這玩意兒可沒那麼流行的,當時路上最拉風的單車是手把下彎、輪胎細細的公路車。但公路車可以疾馳,遇到山或崎嶇路面就沒轍了。

如今,連高檔的折疊式腳踏車都可以「三橫一豎」(北橫、中橫、南橫加中央山脈一條鞭)環島了。登山車促進單車人口成長,功勞大矣。

登山車還「有一種『鬼魅』的特質,就是『探險』,帶人進入未知的領域。」《路徑2》作者周盟桂引用美國一位登山車先鋒的話,來說明登山車族到底在瘋啥。且有累壞人的上坡,就一定有超爽快的下坡。在顛來覆去的Off-road上百分百專注俯衝,魅惑力更讓登山車迷擋不了。而如果你有能耐騎至能高越嶺段的「光被八表」碑,恭喜你,你可是在台灣的屋脊──中央山脈的稜線上自轉車了。太平洋和台灣海峽,會各據你的車輪兩端。怪不得此路號稱「台灣登山車朝聖路線」。



眾多單車挑戰路線實和登山路徑重疊,騎進很多高海拔山區是要甲種入山證的。例如,位於高雄縣桃源鄉的「小關山林道」即是。高聳的南橫向以雲海著稱,從南橫公路轉進來的小關山林道也不遑多讓,越騎雲遇深……。

郡大林道位於南投縣信義鄉,則是從新中橫公路水里玉山線轉進。前十四公里為水泥路面的輕鬆緩升坡,一旁還是深邃的十八重溪谷,簡直是單車仙境。但是,接下來的碎石坡可就會一路將你的牙震到打顫了。美麗的補償是:神木與秋日變色林景。

也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的丹大林道,亦是單車探險家王洪川認為的「踏板者天堂」之一。從地利村開始到檢查哨之前,以前搭車進來登山,會非常頭痛──真的是頭在痛,因為路況不佳一路彈跳頭會一直撞車頂。現在路況好些,但也不會太舒服,可見騎單車更是挑戰。孫海橋斷處則須下溪谷。

接下來,從五分所到海天寺的路段是平坦的,不過因為林木茂盛無陽光日照,路徑終年溼答答。通過這段考驗,則要持續上上下下。但是如果你不放棄,最終的「聖杯」就會等在那兒:海拔近三千公尺的七彩湖。

最後這些單車過瀑布、吊橋等等的照片,則是暫時絕版了。連登山者都不太打擾的小鬼湖,位於屏東縣霧台鄉「大武山自然保護區」內。現在處橋斷封山狀態,不知何時再開放……。

然台灣山何其多,以上僅舉數例。而你家旁的「里山」(指離住家不遠、隨時能親近的郊山),就可以是你的第一條登山車挑戰路徑。走筆至此,突然發現其實還有一條人人皆可一試的單車「挑戰」之路。那就是:從自宅到公司的通勤路線。夠難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