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單車立體停車場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自行車大概是在十九世紀末,明治時期才傳入日本,早期的自行車非常昂貴稀有,後來日本自行車開始國產化,才開始量產普及,成為日本人生活上不可缺少的重要交通工具。夏目漱石留學英國,因此較早接觸到自行車,為了舒解異鄉留學壓力,治療憂鬱自閉的性格,他買了一輛自行車,東倒西歪的學習騎乘,《單車日記》描寫的就是那段時間的所見所聞。

自行車在當年的確是西方文明科技的表徵,也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據說當年的小姐談到理想的結婚對象,會希望「嫁到有腳踏車及電話的家庭」,不過今天的日本城市裡,自行車已是最普通也最常用的市民行動工具。

東京市區的民眾因為不易負擔養車費用(在東京市區要擁有一部車,還必須自備有停車場),因此大部分的人不開車,而以大眾運輸系統為通勤工具。東京的地鐵及捷運系統十分便捷,電車路網四通八達,不過從家裡到電車站還是需要走上一段路,因此大部分的民眾都是騎乘自行車到電車站,再轉乘大眾捷運系統,自行車則停放在電車車站附近。東京多數電車站都有雙層的腳踏車停車裝置,以舒解通勤族日常的需要,也因此減少了自行車亂停的混亂場面;東京JR中央線吉祥寺車站附近,甚至建造有立體的腳踏車停車場,用來容納龐大的腳踏車停車需求。

這座立體自行車停車場共分為地下室、一、二、三層停車空間,可以購買月票或三個月票、半年票等等,學生票比較便宜,但是只能停放在二、三層樓,單日停車則較為昂貴。立體停車場的結構採輕型鋼架,並利用纜繩吊掛屋頂,十分輕巧,符合自行車輕巧的機械形象;為了配合冬季風雪氣候,立面採取玻璃纖維版,既可透光、又能避風雪,保護愛車不受風雪掩埋。

一座城市若要推動騎自行車、節能減碳的政策,除了大眾捷運系統的建造之外,配套措施例如自行車停車空間、自行車專用道等,都必須到位。吉祥寺的自行車立體停車場顯示出東京市區推動自行車政策的決心,以及對市民實際需求的徹底照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