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排灣族祖傳的竹編搖籃

讓寶寶像在媽媽懷裡搖啊搖

2020/04/29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竹編搖籃是排灣族傳統育兒的工具,讓育兒的婦女可以一邊工作,一邊帶小孩,過去都是家家戶戶的男主人親自上山找材料自己做,現在精於竹編的族人不多,只有注重傳承的耆老還在堅持這項古老的技藝。

走在排灣族部落裡,經常可見年輕婦女肩上披著背帶,連到胸前掛個小搖籃,幼小的初生寶寶就在搖籃裡頭甜甜地酣睡著,這就是在過去靠勞力謀生的年代中,排灣族老祖先發明的育兒工具。有了小搖籃,年輕媽媽們就可以抽出手來忙些別的事情,也方便照顧孩子,有如抱在懷中,也不會因為母子身體緊貼而燥熱, 又可以防止衝撞意外,得以好好保護顱骨正在成長閉合的嬰兒,讓出生三個月內的小小孩有個安全穩當的睡眠環境,是非常聰明的設計。

老祖先設計的媽媽好幫手

排灣族的祖先在設計竹編小搖籃時,就已考量到初生兒的特殊身體機能、睡眠環境,以及照顧者的日常作息等因素來設計。所以竹編小搖籃的長度大約70 公分、寬度約30 公分、高度則有20 公分,非常適合用來照顧三個月以內新生兒。

一般來說,初生嬰兒平均身高大約50 公分,三個月的嬰兒大約62 公分高,這個小搖籃不僅適合白天讓媽媽育嬰,也很適合晚上擺在床上,讓孩子睡在爸媽中間,以防受到父母酣睡之後不小心擠壓,或被棉被悶住影響到呼吸而發生危險,是個同時兼顧白天、晚上育兒需求的工具,可保嬰兒睡眠安全。

部落耆老保有好手藝

住在臺東拉勞蘭部落後山上的戴明福,是個手工精巧的工藝高手,今年70歲,自從退休之後,就獨自住進山上的工寮裡,每當部落裡有婦人生孩子,不論親疏,他都會親自上山砍竹子,花上幾天做一個竹編搖籃送給這個孩子,至今送出無數個,他自己都數不清。

戴明福表示, 要做一個竹編搖籃,首先要到山上砍竹子,以一年生的新竹最適合,比較柔軟有彈性,過老而竹皮發黃的竹子太過堅硬,比較不容易扭折彎曲。選好適合的竹子之後,砍下靠近根部竹節較長、竹筒較大的竹段,通常要砍個兩、三根才足夠, 將新竹拖回家後,把竹節處修平,再進行剖竹,切成1.5 公分的竹片,還要用較小的利刃將綠色竹皮及竹肉分開,取綠色竹皮部分,這就是用來編織搖籃的竹篾。

接著還要用小刀細細的刮除竹篾表面細而刺的纖維,一直修整到十分光滑為止,然後放置大約一個星期等待乾燥。戴明福說,如果是在燥熱而且細菌孳生的夏季做搖籃,還要經過炭火烘烤的程序,一方面有乾燥的功能,一方面也可除菌;冬天則只要以暖冬太陽曬上幾天使之乾燥即可除菌。

要製作竹編搖籃,必須先到山上選擇竹材,拖回家後,再修平竹節、剖竹,再切成竹片, 隨後才能開始編製搖籃,十分費工。

平地山上有不同變化

整理好的竹篾扁闊硬直,光滑有彈性,適合做「交織編法」,這是原住民最常見的竹編編法。搖籃編紋漏孔則以六角紋為主,先編出底部主幹,分出六條支線,再依序延伸加長, 編出搖籃的形狀,收編之後綁上背帶就可以使用了。也可以綁上一條背帶,讓母親斜掛在肩上,如果母親需要經常到處忙碌走動,或在部落裡散步,則可綁著兩條背帶,像背前背包一樣更穩固的把小孩背在胸前。

竹編搖籃非常實用,夏天只要鋪個毛巾便十分透風舒爽,更可加上背帶,讓媽媽們可以 斜掛在肩上,育兒之餘還能忙其他家務。

戴明福表示,臺東天氣炎熱,即使冬天寒冷的日子也不多,所以只要在搖籃上鋪一塊大毛巾,或折疊幾層厚棉布,就可以讓孩子睡在搖籃裡,這樣比較透氣、不會悶熱,冬天只要再加一層鋪棉的薄被或毛毯,小孩就可以睡得柔軟又舒適。

如果是住在山上部落,即使夏季晚上天氣也較為涼冷,通常還會用乾燥柔軟的月桃葉再編一層密織的內裡,加強保暖功能。這些工藝都是因應不同區域、不同氣候而產生的變化,也都是老祖先因地制宜累積的生活智慧。

VUVU 的愛心

初生兒舒適的睡在竹編搖籃裡,但是到了三、四個月後,小嬰兒活動力愈來愈旺盛,也長得比較大了,小小的搖籃就關不住寶寶對世界的好奇,他會想接觸更多的東西、想對外探索,此時就要把他抱出小搖籃,給他另一個世界。將這個小搖籃收拾好,還可以留給他的弟弟妹妹用,甚至,如果保養得宜,或許以後留給孩子的下一代使用。這就是排灣VUVU 的愛心,讓幸福一代傳一代,排灣的生活智慧也得以永世流傳。

族語關鍵字

ljiug 搖籃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