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射耳、火祭、報戰功

祈求豐收的布農族射耳祭

2021/04/28

  • 文字 / 撰文|林瑞珠 口述|余長日 繪者|林芷瑄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射耳祭開始前,小孩們會先到耆老家,讓耆老吹耳朵、祝福,接著大人們則會教小男孩近距離練習射耳,之後男子則會進入火祭場,正式地揭開射耳祭序幕。

布農族的歲時祭典,與小米種植有密切關聯,每年1、2月是小米播種的季節,3月除草後,到了4、5月正值農閒,此時山林中的野獸剛脫離哺乳期,正好可打獵,因此布農人的射耳祭就在此時舉辦。射耳祭布農語為Ma-naq-tainga或Ma-naq-titi。Ma-naq是射的意思,tainga則是耳朵之意。

舉辦射耳祭是為祈求狩獵、農作豐收,是全年之中最大的祭典。射耳祭一大清早就開始,各家戶先把小孩帶到耆老家,讓耆老吹耳朵,這是一種祝福的意思。接著會帶開小女孩,大人們開始教小男孩近距離射耳─取下獵物的耳朵,通常是取面積較大的水鹿耳朵,讓小男孩練習,接著則是大人的遠距離射箭比賽,老、少都要參與。

射耳後,家中男子會進入火祭場舉行火祭儀式。男人會圍一圈,以羅氏鹽敷木及桃樹的木頭取火,接著祭槍過火,祈求天神賜予身體健壯、靈魂安定、獵技增長等;然後祭獸肉,祈求天神賜予獵場上有很多動物;接著分食以薪火烤過山肉,由祭師或耆老準備好的肉進行過火儀式,再平分給祭場內的男子,肉必須大小平均,否則會招來厄運。

祭儀結束前,耆老會吟唱祭歌,舉行獸骨祭,以召喚動物靈魂,得以狩獵豐收源源不絕。通常會以酒糟來祭拜山豬下巴(很久以前是祭拜人首,後來許多部落改為祭拜兇猛的山豬的下巴),因為山豬最兇,獠牙尖銳,對獵人是一大威脅,所以要祭拜。最後,就是報戰功了,獵人們輪流大聲呼喊著自己的英勇事蹟,每喊出一句,其他人就跟著呼應複誦,以表示確有此事,直到所有人都報完戰功,才歡呼結束。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91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