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尋找篇》追溯根源串起家族記憶

回復屬於自己的名字

2020/12/14

  • 文字 / 撰文/張煥鵬 攝影/Marco Chiu 圖片提供/潘宗儒、Savungaz Valincinan、游擊文化、臺灣布農族語言學會
LINE分享 FB分享

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原住民族失去了自己的傳統名字,冠上漢姓。20多年前開始,原住民族紛紛回復名字,直到現在,有愈來愈多人以擁有族名而驕傲。

原住民族的傳統名字,背後蘊含深刻的文化意涵,也代表著族人對於傳統文化深刻的體悟。如果失去了名字,就如同遺忘自己的文化,讓靈魂迷失,在歷史中顛沛流離。追溯根源,想找到自己的名字,就像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又可以向何而去。在尋找名字的路上,有些人找到了,並透過實際行動告訴大家名字的美好;但是,也有人至今無法找到族名,持續尋找身分認同。

回復傳統族名 重新認識自己

「中學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漢人。」從小在臺北長大的潘宗儒,父親是屏東內埔客家人,母親是排灣族人。因為在都市生活,小時候都聽媽媽說臺語,讓他誤以為媽媽是閩南人。12歲的時候,他改從母姓,有了正式的原住民族身分,「換了一個姓,我就變成原住民族了嗎?」潘宗儒的內心感到疑惑,覺得自己距離部落好遙遠。

上了大學之後,潘宗儒開始參與許多原住民族相關事務,並且與一群背景類似的青年一起執行「沒有名字的人」計畫,透過採訪和書寫,試著拼湊當代平埔族群的真實樣貌。潘宗儒在執行計畫的過程中,發現許多部落無法找到過往的歷史,包括語言、以及許多傳統文化的流失非常嚴重,因此有許多人已經找不到屬於自己家族的傳統名字了。

透過「沒有名字的人」計畫,潘宗儒(右2)以採訪與書寫,試著拼湊當代平埔族的樣貌,更發現很多部落已經失去許多傳統文化。


「小時候,部落對我而言是一個很陌生的地方。」Savungaz Valincinan擁有一半原住民族血統,家在臺北,每年逢年過節才會跟著媽媽回到部落。高中的時候,她改為媽媽的姓氏,開始有了原住民族身分。當時的她對自己的身分感到困惑,上大學以後,她開始使用族名,但是沒有人可以告訴她,如何做一個原住民族,也沒有一本書上寫著,從漢人變成原住民族所需的步驟。於是Savungaz Valincinan在混亂中摸索,試著尋找身分認同。

使用族名 是自然而然的事

「請不要叫我撒小姐。」Savungaz Valincinan的族名翻成中文是撒丰安.瓦林及那,因此有許多第一次見面的人,會稱她為撒小姐。Savungaz Valincinan表示,漢字時常無法正確表達原住民族傳統姓名的真正發音。而漢字本身的意涵也時常造成原住民的傳統名字被誤解、誤用,令人啼笑皆非。

「布農族的命名方式採取襲名制,嬰兒要承襲家族長輩的名字。長子必須承襲祖父的名字,我是長女,但是因為父親是漢族,所以就承襲了外婆的名字。」Savungaz Valincinan介紹自己族名的由來。她希望透過教育,讓社會正確認識原住民族的命名制度,也讓撒丰安被叫「撒小姐」的無奈不再出現。

「我想說的是,我們的名字在不夠友善的情況下,會遇到很多困難與不便,但你要勇敢。」Savungaz Valincinan有感而發地說,當愈來愈多人用自己的名字,讓社會更多人能看見,當愈看愈習慣,族名就會變成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可以一起努力。

Savungaz Valincinan(右)透過營隊的帶領,讓更多青少年們知道傳統文化的美好。


傳統文化 族人們一起守護

「沒有回復族名的人,不等於不認同原住民族身分的人。」潘宗儒表示,目前有5%左右的原住民族在身分證上回復族名,這些人對於族群認同有非常強烈的意識。但是還有許多人沒有改變身分證的名字,其中包含許多原因。他認為,認同原住民族的身分有許多種方式,例如有些人很努力回到爸爸、媽媽或阿公、阿嬤生長的部落,用實際行動回饋部落。對於是否要改變身分證的名字,潘宗儒認為勇敢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方式即可。

族名,是原住民族珍貴的傳統之一,潘宗儒認為,如果年輕朋友願意把身分證的名字回復為傳統名字,是非常值得鼓勵的一件事。因為現在絕大多數的人都是使用漢姓,少數擁有族名的人反而顯得格外突出和珍貴。

「我們生活在一個以漢族為主的環境,在日常生活中要完全排除漢文化、不說漢語,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對此,潘宗儒建議原住民族青少年,有機會多參與部落的活動,經常關心原住民族相關議題,多去接觸和了解,就是守護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的最好方式。

※原文出自《臺灣原YOUNG雙月刊》No.87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