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好樣!創意客

新客家人 在傳統土壤中開出前衛花朵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革命十次,推翻滿清創建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先生,是客家人。此外,創立朱子學說的朱熹、創設陽明學說的王陽明;以及鮮少人聽過,位於今日東南亞加里曼丹,曾創建世界第一個華人共和國——蘭芳共和國的羅芳伯,這些充滿前衛改革思想,且具有行動力的人,都是客家人。

客家人,目前是台灣第二大族群,有許多優秀客家人才活躍在台灣政、經、商、教、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台灣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生活板塊,都占有舉足輕重地位。但若談論什麼是客家精神、客家象徵?除了「硬頸」、「山歌」、「花布」、「美濃傘」、「客家小炒」……之外,還有什麼?

因包容而多元

自然空間設計公司負責人羅文君,在一次到美國參加「創新科技設計」課程的學習中,體悟到要建立競爭力,首先必須尋找自己的「核心價值」!她於是開始反芻,發現自己血液、記憶裡的客家基因,是關鍵鑰匙。

她投入織品設計領域,學習做客家藍染織布,從織品歷史介紹中,驀然驚覺,客家人不僅勤儉,更因為勤儉而懂得充分運用周邊東西,毫不浪費。客家的藍布衫,是採用最容易取得的大菁植物做染料,而且自然染的布,沖洗後不會有任何污染,「這個觀念,與現代世界潮流大力鼓吹的環保、健康趨勢,如出一轍」,傳統與翻新,經常只在一念之間。

點點滴滴對客家根源的瞭解,讓羅文君重新思考如何表現在設計上。例如,以前做室內設計時,她喜歡用很多素材、高貴家具來塞滿空間。但後來,她開始探索自己本質與特性,在溝通上,學著傾聽而不是急著介紹,慢慢的,焦慮的心打開,連設計的品味觀念都隨著改變。

她現在喜歡用大膽的白色做為居住空間設計主調,這與她重新體認的客家「包容」精神息息相關。她認為,塑造出來的空間,能將每個元素呈現最貼切的表現,才是高段的設計。「這就像客家人對生命包容,可以看成是認命,更可以說它是努力迎接生活挑戰。」

因傳承而創新

客籍建築師謝英俊早從二十年前,就從自己老家開始,建造符合前衛、綠色環保潮流的客家屋。運用現代的素樸清水模磚築高房子外牆,內部再以大天井將自然光線與氣流引入,這概念來自傳統客家圍龍建築,掌握精髓,創造出有客家精神的現代建築,以及讓居住環境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存空間。

來自新竹峨眉客家村的六福客棧主廚邱寶郎,則是創意十足的把傳統「鹹、肥、香」的客家菜,帶入色香味健康與視覺的新領域。例如,傳統與紅蔥油一起滾煮的米苔目,邱寶郎卻改做成清淡有味的「和風客家米苔目」;肥滋滋的「客家封肉」,邱寶郎去油、加味噌之後,料理一樣軟嫩鮮美,但吃得更安心健康。

清朝一位英國傳教士坎貝爾(George Campbell)曾說:「客家人比城裡人勇敢,富有特立獨行的氣概,渴望自由。」這種渴望自由、堅強而有勇氣挺下去的「硬頸」精神,在四十歲才開始創作的客家歌手羅思容,以及堅持用客語演布袋戲的黃武山身上,都可以看到。

當硬頸的客家人發揮創造力、冒險精神,其爆發力和影響力往往比一般人來得更為深遠。就像我們所介紹的這些前衛客家人,他們將傳統客家精神和現代元素融合後,加以創新,分別在建築、美食、戲劇、音樂等不同領域發光發熱。他們的光芒,或許不炫目耀眼,但卻持久,且不會消失。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