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歐洲藝術圈這樣玩,奇美揭露繪畫生產線、換臉之謎
2024/12/15
- 文字 / 游琁如
台南奇美博物館近期推出《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特展揭開4、500年前廣泛用於藝術圈的神秘生存法則。許多畫作其實並非畫家本人親筆所繪,而是有特殊生產線完成;還有畫作經過數百年演變,畫中主角經過換臉,全透過現代儀器研究才赫然發現。
※延伸閱讀:從歷史分析到作品解密:奇美博物館《畫師們》打造互動體驗,穿越時空走進尼德蘭繪畫現場
歐洲藝術史最蓬勃的時段之一,是16至17世紀時的尼德蘭時期。尼德蘭位於歐洲北部的低地,換成現今位置,是法國北部、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一帶。500年前尼德蘭的大航海時代,因為貿易、經濟盛行,中產階級興起,人民開始親近藝術,賞畫、買畫成為風潮,因而造就供不應求的藝術市場。
時代所趨,許多人紛紛投入畫師行列,他們如同現今的職人,不但追求美學表現,也必須考量市場需求和商業利益,進而發展出多樣且彈性的作畫模式。尼德蘭風格帶有宗教色彩和民間傳統,以及因人文主義思潮,可見許多日常生活面貌。
奇美博物館拿出近60幅尼德蘭時期的館藏,經12年結合科學檢測與藝術史研究,新推出主題展覽,探討藝術蓬勃發展的時期,畫師如何快速繪畫賺到大量收入。展場內,有大幅描繪工作坊內工作情景的畫作,轉成數位動畫呈現,介紹學徒、畫工與師傅的分工關係。
那個多元繪畫豐富的年代,從風俗、靜物、肖像到歷史寓意等主題皆有。奇美博物館策展人林佳慧分享,彼時作品有趣的是解讀其中的畫中寓意,例如大衛.特尼爾斯二世的作品《廚房一景》,裡頭農村孩子將豬膀胱當作氣球吹氣,是在暗喻人生如氣球快速膨脹、卻也轉瞬即逝的虛幻。
有趣的是,為了追求快速生產畫作,畫師打造如生產線般的作畫系統。尼德蘭時代有關鍵的「轉移構圖」技法,畫師會先依據簡單格子描繪,使用分格繪製方式複製畫作,從打底層、底稿、底色、顏料層等;另一種方式則同樣是分格繪製,但大型畫作使用木板的卡榫組合而成。現場可以親手組合木板,也可透過放大鏡,細探木紋分析,了解畫材的年代和產地。
展覽中最令人駐足的,是拆解眾多畫作在經過數百年歲月後,過程中發生了什麼事?奇美博物館透過科學檢測拆解尼德蘭時期的早期作品,赫然發現部分作品的樣貌與最初繪畫時不同。
奇美博物館珍藏展《畫師們》,作品〈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透過科學檢測發現,黃色標示出來的區域與環串果實靜物屬於不同畫布。(圖片來源:奇美博物館提供)
透過大面積X光放射線螢光光譜分析看畫作背後,其中描繪西元4世紀羅馬時期的殉教女子聖露西的畫作《果實環串中的聖露西》在透過紫外螢光檢視後,發現竟然沿著聖露西頭部有一道銳利的細線凹痕,將聖露西與水果串分開,由此可以得知,作品是由兩項作品拼貼而成,外觀拼接得天衣無縫,一般肉眼幾乎無法察覺。
《裝扮為牧羊女的女子肖像》更在百年歷史歲月中,畫中主角曾被換臉。原本畫作中主角與如今截然不同,透過科學檢測後,發現畫中帶有鋅白的顏料,此顏料在19世紀後才廣為使用,由此可以知道,畫作中的修改帶有後人的繪畫風格與技巧。用如今儀器檢測,才能知道數百年間的畫作演變,及其中藏有的秘密,相當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