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哈哈羅55泰式船麵把曼谷街頭小吃搬來台灣,創造泰國氛圍。(攝影:程思迪)
哈哈羅55泰式船麵把曼谷街頭小吃搬來台灣,創造泰國氛圍。(攝影:程思迪)

泰式船麵這樣吃才道地,哈哈羅55泰式船麵把曼谷街頭小吃搬到台灣

2021/03/11

LINE分享 FB分享

我在哈哈羅55泰式船麵士林店,彷彿置身曼谷。泰式香料味道瀰漫,泰文廣播正在播送,桌上鋪著泰國廣告帆布,擺放糖、魚露、辣椒粉與辣椒醋等泰國調味四寶,還原曼谷街頭小吃場景。在那座潮濕炎熱的城市,嘟嘟車穿梭壅塞車陣,記憶全回來了。

曼谷街頭小吃,為大眾而生。所謂船麵,最初在水上市場販售,小販划船於河道,兜售熱騰騰的麵食。為了避免船隻搖晃時溢出,將分量縮小,食客一兩口就能吃完一碗麵。傳統飲食文化延伸至陸地,水上麵攤轉往地面經營,成為曼谷迷人的風景。

泰文廣播正在播送,桌上鋪著泰國廣告帆布,還原曼谷街頭小吃場景。在哈哈羅55泰式船麵,招喚回曼谷的街頭小吃記憶。(攝影:程思迪)

泰文廣播正在播送,桌上鋪著泰國廣告帆布,還原曼谷街頭小吃場景。在哈哈羅55泰式船麵,招喚回曼谷的街頭小吃記憶。(攝影:程思迪)

台灣版泰國船麵,複製泰式做法。豬骨與泰式香料熬煮高湯六小時,起鍋時,在滾燙的粿條淋上豬血,豬血攪散瞬間融入湯汁,卻不凝結。酸辣豬肉粿條在原有高湯基底下,另加魚露、檸檬汁、蒜油、蒜末、辣椒、三花奶水、碎花生與香菜等八種配料。

比起我在曼谷辣到胃發熱,台灣版較溫和,辣鹹酸三味合一。老闆阿凱說:「我們希望味道不只強烈,也要圓潤。」泰國人搭配炸豬皮、炸餛飩皮和麵一起吃,吸飽湯汁,帶粗脆口感。就像台灣人吃粥加老油條,泰國船麵這樣吃,才道地。

想來哈哈羅55泰式船麵吃道地的泰式粿條,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攝影:程思迪)

想來哈哈羅55泰式船麵吃道地的泰式粿條,要有排隊的心理準備。(攝影:程思迪)

如果想探索曼谷小吃傳奇,可以觀看Netflix《世界小吃:亞洲》(Street Food: Asia)關於〈泰國曼谷〉這一集。你會看到主廚痣姐(Supinya Junsuta,簡稱Jay Fai)從車衣女工變成熱炒天后,街頭小吃拿下米其林一星的故事。

她把平凡無奇的食材,創造獨門菜色——「乾冬蔭功」保留酸辣蝦湯的香氣與味道,卻不帶湯汁;炒鍋燒滾燙,燒出「黃金蛋包蟹」。上月,76歲的她剛拿下「亞洲50最佳餐廳」(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年度標誌人物獎。《非常曼谷.泰美好再發現》作者曼谷達人尼克(Nick)的泰國朋友告訴他:「現在沒有觀光客排隊,我終於吃到了。」

戴著護目鏡的痣姐至今掌廚不歇,炭火和鐵鍋就是她的信念。(圖片來源:Netflix提供)

戴著護目鏡的痣姐至今掌廚不歇,炭火和鐵鍋就是她的信念。(圖片來源:Netflix提供)

疫情前,尼克一年去泰國五、六趟,超過60次旅程,九成獻給曼谷。如今太想泰國,他回家就連線泰國線上電視,播放泰劇和新聞,點一杯用手標牌茶葉、進口煉乳調製的泰國奶茶,點上茉莉、檸檬草等擴香,沉浸泰國情境。有時甚至在網路搜尋現場攝像機(Live Cam),一窺曼谷街景即時現場。

好想念泰國,泰國觀光局台北辦事處處長丁蓉采推薦,用輕鬆的泰劇《天生一對》,理解泰國歷史與文化。這部泰劇講述一位考古系女學生,意外穿越至17世紀的阿瑜陀耶王朝,附身惡女千金,展開一段愛情故事。

在泰國播放時曾創下收視新高,讓許多泰國人回家追劇,竟改善曼谷塞車狀況。女主角劇中用石臼搗醬,以料理收服人心,還造成當時超市架上芒果蘸醬全被戲迷清空的盛況。

美食,是我們理解一地文化的敲門磚。若選一道國民料理,丁蓉采會推薦:打拋豬。但先前有泰國網紅直指,台灣餐廳打拋豬加九層塔和番茄「開什麼國際玩笑!」「我可以理解啦,就像有些正宗異國料理,會與當地人口味尋求平衡。」丁蓉采的回答,倒是很寬容。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