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為了家人健康投入務農事業的廣東姑娘施珊,研發各種辣木相關生活用品與美味料理。(攝影:王士豪)
為了家人健康投入務農事業的廣東姑娘施珊,研發各種辣木相關生活用品與美味料理。(攝影:王士豪)

她為照顧夫家從都市搬回農村,廣東媳婦耕耘廢田讓辣木在雲林奇蹟盛開

2023/09/10

  • 文字 / 劉秀娟
LINE分享 FB分享

被農業試驗所列在未來食物清單的辣木,台灣曾風行一時,卻因經濟價值不高,讓許多小農放棄耕作,然而,誰也沒想到,辣木的生機居然在雲林四湖這處貧瘠之地盛開。

來自中國廣東施珊,7年前,因夫家公公生病需要照料,便跟著先生返鄉雲林。令她意外的是,家裡徒有一片地,卻因臨海鹽化以致荒廢多年,但照顧罹癌的公公需要人手,思來想去,務農還是最彈性也是最務實的選擇。

從都市姑娘變成農村媳婦,沒下過田的施珊,一肩扛起了養家的重責。先去農委會上課的她,一次在和教授談天的過程中,突然想起當時在中國,為讓老公降三高,曾經吃過雲南辣木產品,由於辣木耐乾耐旱且生長迅速,教授就介紹她來到台南的亞洲蔬菜研究發展中心,取得可能適合在四湖種植的辣木種子。

辣木一年就開兩次花,七月剛好趕上這場白雪慶典。(攝影:王士豪)

辣木一年就開兩次花,七月剛好趕上這場白雪慶典。(攝影:王士豪)

創經濟價值,端美味辣木餐

雖然不諳農耕,但施珊仍土法煉鋼用各種方式,將辣木種植起來,她笑說,「辣木就是你不要對它太好,別澆太多水,偶爾除雜草,自然而然就可以長得好。」

種植三年,對她來說,難的不是照顧,而是要想辦法延伸辣木的經濟價值。為了把家常菜做得更有特色,她看書、上網學習如何精進料理手藝,老公更是她的美食評鑑。婚前從未下廚的姑娘,如今端出一整桌辣木餐的美味料理,像是辣木麵、布丁、烘蛋與雞湯等,全出自她一人之手。此外,她還靈機一動創辦「春大地實業」,不僅研發辣木相關產品,亦發展出蛋雞、黑水虻與辣木的生態循環農業。

由於辣木從花、葉、籽到根均可食用,施珊將其變化出辣木麵、雞湯、烘蛋等多樣料理。(攝影:王士豪)

由於辣木從花、葉、籽到根均可食用,施珊將其變化出辣木麵、雞湯、烘蛋等多樣料理。(攝影:王士豪)

施珊帶領我們走進辣木園一旁的雞舍,她為照護四個孩子的食安,避免市面上的抗生素用藥,以黑水虻餵養珍珠雞群。彎腰入內,只見辣木的葉子小而密集,柔柔嫩嫩的,施珊笑說,我們真幸運,辣木一年就開兩次花,剛好趕上7月這場白雪慶典,抬頭偶爾能見到幾朵白色的小花,這可都是她拿來做菜的美味秘方。

施珊指著一根長長的辣木條,道訴辣木全身都是寶,扳開裡面的辣木籽,經烘乾處理後吃進嘴裡,還可藉由舌尖泛出的苦、澀、甜等味道判斷身體狀況。

為母為人妻的堅強,讓這位來自廣東的新住民,也彷彿跟著辣木強韌的生命力般,在雲林四湖落地生根。

〈辣木小知識〉

起源於印度及非洲,生長快,適應力強,還擁有高蛋白質、高纖維的特點,早在聖經中就有記載,是世界上最營養的樹,又被稱作奇蹟之樹。葉子可做為蔬菜,果莢可食用,種子及乾燥幼苗可打成粉末做為調味料,是目前唯一已知可同時提供糧食及生物燃油的植物。

辣木起源於印度及非洲,生長快,適應力強,還擁有高蛋白質、高纖維的特點,是世界上最營養的樹,又被稱作奇蹟之樹。(攝影:王士豪)

辣木起源於印度及非洲,生長快,適應力強,還擁有高蛋白質、高纖維的特點,是世界上最營養的樹,又被稱作奇蹟之樹。(攝影:王士豪)

〈辣木產地小旅行〉

四湖鄉民風純樸,做為台灣典型的農漁村聚落,到處都是懷舊紅磚建築,其中沒落多年的箔子寮村落,在帶有中國神話色彩的3D彩繪牆增色後,也為小鎮帶來人氣。三條崙海清宮後方還有一處三條崙海水浴場,是漁港與自然形成的沙灘,也是許多在地人戲水、度暑的童年回憶。

543小農女的辣木園
地址:雲林縣四湖鄉大同路32巷52號
電話:0905-956-876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