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包子逸鍾情老物。或許是延續上一輩惜物的習慣,這些食器她每日勤勞使用,而不是僅供觀賞的文物。(攝影/林煜幃)
包子逸鍾情老物。或許是延續上一輩惜物的習慣,這些食器她每日勤勞使用,而不是僅供觀賞的文物。(攝影/林煜幃)

重現阿嬤家飯桌,濃濃台味的手繪器皿:從魚蝦盤到青花碗,每一個碗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2021/06/17

LINE分享 FB分享

猶記得小時候,阿嬤家的餐桌上,總有幾只以胭脂紅花點綴,或魚蝦為圖樣的老瓷碗,添碗飯、夾口菜,就能嘗到熟悉的古早味。如今,隨時光流逝,已近稀薄的兒時記憶,卻在打開包子逸的碗櫥時,全被喚回來。

往裡頭一瞧,從50年代具有台灣風格的手繪器皿,到小吃老店內藍白雙色、手感厚重的老青花碗,還有幾只台式熱炒店必備的玻璃啤酒杯,光是看著,就感受到一股濃濃台味。

包子逸鍾情老物。或許是延續上一輩惜物的習慣,這些家族留下,或是在各地跳蚤市場、老五金行採集的舊器皿,經過她每日勤勞使用,保留日用食器的精神,也延續它們的壽命,而非僅供觀賞的文物。

台灣50年代生產的老器皿,在包子逸的餐桌上延續壽命。(攝影/林煜幃)

台灣50年代生產的老器皿,在包子逸的餐桌上延續壽命。(攝影/林煜幃)

其餐桌上的風景,也是時代的縮影。以碗櫥中四只青花陶瓷碗公為例,全來自鶯歌老窯場「清輝窯」,其為台灣早期最重要的食器製造商之一,市占率一度達六成,也因其產製的碗盤耐用、不易破,不少小吃老店,至今仍能看到清輝窯的老碗。

但70年代後,政府推廣使用免洗餐具,以防B型肝炎傳染;加上人力洗碗成本高,小吃業者大規模轉用保麗龍碗、紙碗等,清輝窯的銷售通路急遽萎縮,老窯場最終賣掉製碗機器,如今市場上已經買不到同樣款式。

因其產製的碗盤耐用、不易破,不少小吃老店,至今仍能看到清輝窯的老碗。(圖片來源/有鹿文化)

因其產製的碗盤耐用、不易破,不少小吃老店,至今仍能看到清輝窯的老碗。(圖片來源/有鹿文化)

清輝窯的青花陶瓷碗,採「釉下彩」機器直印方式製作,也就是在坯胎上直接以色料複印紋飾,塗上透明釉後,再入窯以攝氏1200度以上高溫燒成,質地穩固,給人沉甸甸的手感。

「這也是我蒐藏的原則。粗手粗腳的我,不用擔心它一碰就破。」她說,就連平時喝水、飲料用的杯子,也有早期台玻製造的厚玻璃杯,上面還印著浮誇的黃花、紅色帆船花紋。

包子逸平時飲用的杯子也是古早厚玻璃杯,印花具有濃濃台味。(攝影/林煜幃)

包子逸平時飲用的杯子也是古早厚玻璃杯,印花具有濃濃台味。(攝影/林煜幃)

另一些以花卉點綴的釉上彩與貼花瓷盤(編按:以黏貼法,將花紙上的彩色圖案移至陶瓷坯體或釉面,再行燒製的陶器),則來自重慶北路的五金商行「金聲號」,其曾是雙北主要的生意碗供應商,前總統蔣中正70歲壽誕的客製黃色閃光釉食碗,也由其製造。

有趣的是,金聲號前陣子出土一批1963年的老碗盤、湯匙。這批食器的身世,源於當年葛樂禮颱風肆虐,台北災情慘重,一批上萬件碗盤不幸泡水後,與封裝的報紙緊緊黏住而作廢;直到近日拆封後,不少藏家也趨之若鶩。

1957年,五金商行金聲號為70歲壽誕的總統蔣中正客製黃色閃光釉食碗,上頭寫著「萬壽無疆」。(圖片來源/有鹿文化)

1957年,五金商行金聲號為70歲壽誕的總統蔣中正客製黃色閃光釉食碗,上頭寫著「萬壽無疆」。(圖片來源/有鹿文化)

其實,台灣古早食器,因受到日本及中國影響,器型、技術工法未必獨步世界,但從一些圖案如魚蝦、椰林等寫意風情畫,或是釉料調色,仍可看見具有高識別度的台灣特徵。但她說,只可惜,機器取代人工後,釉料配方難以複製,像是胭脂紅、丹青等色調,至今復刻成效今非昔比,僅能存於舊時代的老器物上。

「每一個碗,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從食器的知識、歷史,到流轉到她手上的身世,這些有故事的老碗盤,不只妝點包子逸的餐桌,也豐富賓客們的視野。

鶯歌老窯場「清輝窯」,為台灣早期最重要的食器製造商之一。(攝影/林煜幃)

鶯歌老窯場「清輝窯」,為台灣早期最重要的食器製造商之一。(攝影/林煜幃)

她觀察,台灣過去受到代工文化影響,長期以來不重視自己的風格與品牌,日用食器亦同。但以歐洲來說,老瓷器價值非凡,甚至可被視為傳家寶。如今國內的文化氣氛漸趨成熟,生活風格及形象也開始受到重視,這也解釋了這波餐具蒐藏風潮的源頭。

「這些食器,就是我的延伸。」從一只器皿的蒐藏及使用,讀懂一個人的特質與生活態度。原來,器皿學反映了一個人的生活哲學。

〈包子逸小檔案〉

蒐藏資歷:10年
鍾情於台灣的老器皿,時常游走各地古物店、跳蚤市場、老五金行等,尋找有故事的早期日用食器,如手繪陶瓷食器、青花陶瓷小吃碗、玻璃杯等。著有《小吃碗上外太空》。

【老器皿小知識】 清輝窯小吃碗

出廠:清輝窯
鶯歌老窯場「清輝窯」,為台灣早期最重要的食器製造商之一。其藍白雙色的青花陶瓷碗,以釉下彩技術製造,市占率一度達六成,質地穩固、不易摔破,不少小吃老店至今可見老碗身影。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