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聯手山地部落,保住古老台灣雞DNA
2020/11/26
- 文字 / 章凱閎
小檔案_1分鐘認識中興紅羽1982》
台灣古老土雞品種之一,是早期農家常見的後院雞,也曾是半世紀前的主流商用雞種,易飼養、抗病強。目前全台復育逾2萬隻。
「牠們的肉質一直是最頂尖的,只是在等待一位有緣、識貨的養殖業者。」復育土雞三十年,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特聘教授陳志峰,被問及是否曾擔憂保種工作會是一場徒勞?他搖頭說,自己從未對台灣土雞失去信心。
時光回溯到一九八二年。當時,陳志峰的老師、中興大學動科系名譽教授李淵百,巡迴全台,從南投、新竹、金門等地採集特色土雞品種。與其說是「保種」,不如說是搶救。
七○年代後,台灣畜牧產業從農家副業,轉為大型集約飼養,講求高效率生產,美國育種的白肉雞只要飼養三十五天就能上市,市場優勢壓制要四、五個月才能屠宰的台灣土雞,本地品種幾乎一夕消失。
如今,不少雞種只在中興大學的土雞保種中心才看得到。市場上的土雞、仿土雞則多為土洋混血。
動物保種的難度,與植物大相逕庭。畢竟,種子可凍起來,動物不行,必須一代接一代繁衍,留下血脈。陳志峰掐指一算,以一年一代計算,今年已至第三十七代。他也從當年的研究室學員,躍升國內數一數二的土雞育種大師。
陳志峰說,台灣因殖民歷史,一座小島擁有形形色色的雞種,在各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及飼養環境下,演變出特殊品種,例如客家地區,講求待客禮數,偏好體型大、黃皮膚,煮起來油亮氣派的峨眉雞;金門風大又寒冷,金門土雞則具有活動力高、覓食性強的特質。
土雞雖有飼養、抗病強的優點,但因換肉率低、生長速度慢,「以生產者的角度,不是『好商品』。」陳志峰坦言,復育工作前期,保種下來的本地土雞多停留在研究階段,遲遲未重返市場。
直到十一年前的莫拉克風災,土雞意外迎來重生轉捩點。
當年風災重創南台灣山地部落,例如屏東的大武部落,因聯外道路毀壞,原址重建家園勢必要自給自足。因此,能適應高山氣候的台灣土雞,成為部落獲取蛋白質的來源之一。
位於南投的曲冰部落,則因青壯年人口流失,亟須經濟活水。林務局南投林區管理處技正林國彰表示,過去曾有農民砍伐森林,改種高麗菜、牛番茄等,成為水土保持災難;反倒在樹下養殖土雞,可創造兼顧環保的林下經濟。
因此,部落相中了一隻中興大學保種的古早商用雞。陳志峰抱起一隻羽色紅棕、體態勻稱、雞冠紅潤飽滿的土雞—牠是台灣早期常見的「後院雞」,也是流行於半世紀前的主流商用雞,具有耐粗食、易飼養、抗病強的特性。
台灣古老土雞品種之一,是早期農家常見的後院雞,也曾是半世紀前的主流商用雞種,易飼養、抗病強。目前全台復育逾2萬隻。
這隻土雞現取名「中興紅羽一九八二」,與一般紅羽土雞區隔,從年份就標榜老品種、老味道。林國彰說,山地溫差大,市場常見的白肉雞、仿土雞到部落「不是熱死就是冷死,」好在有中興紅羽一九八二,與部落需求一拍即合。
三年前,曲冰部落的布農族青農何美欄將紅肉李果園分割成四塊地,兼做土雞生意,其中三塊養了八百隻雞,一塊休耕,每兩個月輪作一次,讓土地休息。不但一年八千元的除草費省了,還有雞糞做為天然肥料,枝頭結滿碩大的紅肉李,樹幹則是小雞的天然庇蔭。
目前,全台已有逾十個部落效仿養雞,陳志峰估計,中興紅羽一九八二從三年前的九千隻,今年已復育超過兩萬隻。以育成率七成、平均每隻市價七百元計算,今年可售出逾一萬五千隻土雞,產值有望突破千萬元。
中興紅羽一九八二須養滿四個半月至五個月才能宰殺上市,價格是白肉雞、仿土雞的二至三倍。為與市場區隔,目前多數在網路銷售。
「否則直接進肉品市場,皮毛脫光了,誰看得出牠的價值?」林國彰說,土雞也要打品牌戰,例如奧萬大森林遊樂區的楓紅餐廳就收購此雞,打出「楓紅雞」名號,好滋味也帶動餐廳營收成長。
長期推廣台灣土雞的台北畜產公司前總經理姚量議也打趣說,身邊不少老一輩愛埋怨,「這年頭沒有好吃的雞,」但一吃中興紅羽一九八二驚呼,跟小時候吃的味道一樣,「這就是鄉愁的滋味吧。」
姚量議說,紅羽一九八二飼養週期足夠,風味濃郁鮮甜,即使未經醃漬,料理也不怕有腥味,煮雞湯甚至不必汆燙,湯頭照樣清甜,「選好食材,料理就成功八成了。」
在講求效率的時代,台灣土雞經驗印證了慢工出細活的道理,「這是務農人都曉得的,」姚量議說,「一流的農產品,沒法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