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挺過罹癌、喪妻 單親爸與兒子的鐵人大挑戰

2020/06/24

LINE分享 FB分享

2007年,妻子因病過世,台灣大學工商管理學系暨商學研究所教授郭瑞祥瞬間成了單親爸爸。在這個親子角色全為男性的非典型家庭,串起他與兩個兒子間的橋樑,就是運動。九年後的夏天,父子三人相約一起挑戰台東國際鐵人三項賽事。這是郭瑞祥最喜歡的紀念妻子方式。

「超前部署」親子關係

走過罹癌與喪妻低谷,郭瑞祥悟出一套人生哲學。他在《人生第二曲線》書中,借用管理大師韓第(Charles Handy)「第二曲線」理論:要挽救興盛後,直奔谷底的衰敗,唯有創造第二曲線,才能再攀高峰。套句熱門名詞,人生也需要「超前部署」。「隨著孩子成長,親子關係一直在變動,需要創造第二曲線,」郭瑞祥說,「我現在當他們的隊友,也是支持的啦啦隊。」

其實,這是經過轉變的。兒子還小的時候,郭瑞祥只是盡責任把兒子送到運動場,在場外旁觀兒子踢足球,或自己慢跑。但當兒子的身高漸漸追上他,他思考,如果能和兒子一起運動,實際陪伴參與,效果豈不是更好?

兒子國中時期,郭瑞祥開始向兒子發出各種運動邀約。他約喜歡打籃球的大兒子郭衍恩,每週五晚上和台大EMBA籃球社球友一起打球,郭衍恩一參加就是八年,直至現在;他約小兒子郭衍辰前往花東縱谷進行人生首次單車長征,郭衍辰從此愛上單車運動,經常自己扛起單車,出門練習。

四年前,郭瑞祥和台大EMBA同學挑戰另類鐵人三項—日月潭游泳3.3公里、騎單車攻武嶺55公里(爬升2760公尺)、太魯閣超半程馬拉松28公里,分三天完成。郭衍辰那年17歲,加入爸爸的挑戰。第一天,郭衍辰比爸爸稍快游泳上岸;隔日的單車表現更驚奇,全程在領先集團,比爸爸快上兩小時抵達山巔。那天郭瑞祥驚覺,不到幾年,那個在花東騎單車還需要他照顧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大了。

鐵人三項,正式成為父子間共同話題,也是培養情誼的場域。郭瑞祥繼續邀約小兒子參加鐵人三項51.5公里正式賽事。「打從他開始下場比鐵人三項,我再也沒有贏過他。」郭瑞祥說。看著孩子的背影,他無比驕傲。2016年,郭瑞祥把鐵人三項的腦筋,動到大兒子身上。他想趁小兒子出國念書前,完成父子三人合體賽事的心願。一如往常,關於運動的邀約,兒子們總是乾脆的一口答應。

郭瑞祥說自己現在更像是兒子的隊友,也是支持的啦啦隊

郭瑞祥說自己現在更像是兒子的隊友,也是支持的啦啦隊

給予支持、正確引導

鐵人三項是個人的運動,端靠個人累積。父子三人各自訓練,設立不同目標。小兒子當成有趣的挑戰,沒有壓力,只期許自己持續擁有運動習慣和興趣。大兒子則像極了爸爸,衍生自己一套運動管理學。「設定大目標很重要,雖然看似遙不可及,但可拆解成一些易實現的小目標,一旦小目標都做到,大目標也不難達成,」郭衍恩解釋,「先有策略,經過計畫,才會反映在競賽成績上。」

賽事當天,他們速度不一,各自努力。最後都平安完賽,在終點合體。「我若喪志,孩子就喪志;但我若前行,孩子將跑得比我快,飛得比我遠,」郭瑞祥說,「我想在天上的妻子看見這一幕,也會非常開心。」

運動教會孩子自我追求,與超越極限;教會郭瑞祥的是:放下。面對兩個兒子生涯關卡,郭衍恩想念國內體育系,郭衍辰預計大學出國念書,郭瑞祥曾經過一番掙扎。對大兒子,郭瑞祥最初放不下主流教育思維,不知念體育,將來有好出路嗎?二兒子的留學教育路程,看似和他相近,但他放不下,兒子十八歲就要出國獨自單飛,會不會太早?

郭瑞祥給予孩子資源與引導,也試著理解孩子想法。他為小兒子辦高中轉學,至設有國際部的高中就讀,預習海外大學生涯。他請台大體育老師和大兒子聊聊,確認體育不是兒子憑空假想,而是真心喜愛。

「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很大原因是媽媽的離世。對我來說,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了,」郭衍恩說,「我想幫助更多人建立健康的想法,這也是我想要當老師的初衷。」

鐵人三項是郭瑞祥教授父子間的共同話題,也是培養情誼的場域

鐵人三項是郭瑞祥教授父子間的共同話題,也是培養情誼的場域

灑脫放手,當神隊友

大三時,郭衍恩婉拒爸爸安排的商業實習,反而選擇到偏鄉貢獻所學。他想融合體育和教育,和爸爸一樣,成為一名好老師。「發展至此,我徹底成為他的粉絲,」郭瑞祥說,「我選擇要當兒子的隊友,而非阻止他的對手。」

2017年四月,距離郭衍辰出國留學五個月,父子倆又挑戰一場鐵人三項。只是這回郭瑞祥參加的是113公里,這樣他才可以在郭衍辰51.5公里終點迎接,並記錄賽事。「我當作一個儀式,代表爸爸可以安心放手,送你出國了。」郭瑞祥說。

「我們不太像傳統親子關係,比較像同學,」郭衍辰說,「但親子關係其實是一生的過程,答案可能還會改變。」

我看到三位身體強壯、內心也強大的鋼鐵父子,他們證明,心靈富足的家庭組合,不是只有一種主流典型。不見得完美,但學會理解那些不完美,也懂得灑脫放手,才是真實人生。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