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Columnist

採集野菜是各地原住民族普遍有的習慣,也豐富了日常菜色。

原住民族的傳統蔬食世界 採集野菜是日常生活

2022/12/22

  • 文字 / 林瑞珠
LINE分享 FB分享

與自然山林關係緊密的原住民,傳統飲食自然離不開山林。採集,更是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其背後蘊含的是豐富的傳統文化及知識。

現代都市化人口高度密集,食物來自集約的機械化生產,一切都遠離自然,人們逐漸反思回歸自然的必要性,進而影響到全球的飲食文化,時下風行的健康蔬食就是在這個概念下出發、延伸。其實,臺灣早有廣大的族群落實這樣的飲食習慣,原住民族採集野菜的文化正是這方面的具體實踐。

山林平地野菜各有不同

傳統原住民族社會的生活與大自然緊密結合,仰賴打獵、採集、漁獵及傳統農耕維生。其中,採集指的是野菜的摘採,這種飲食習慣普遍於全臺原住民族,各地族人依循著四季轉換,採集山林裡應時的瓜、果、葉菜、辛香植物,豐富了原民的餐桌。

有著食草民族稱號的阿美族,野菜湯是最日常的家常菜。

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這句話也表現在原住民族的食物採集上。例如世居東部平地的阿美族、噶瑪蘭族、撒奇拉雅族所居住的區域位於平原與山林的交界地帶,四季溫暖、草木蔥籠,野菜的生長最為繁盛茂密,因此最容易取得野菜,不論田邊、路傍、溪流河岸、沼澤邊緣、丘陵山谷,到處都有豐富、多量、種類多元的葉菜類野菜。

有些人會稱阿美族為「食草民族」,可食用的野菜種類粗估有一、兩百種,光是「心類」的菜就被喊出「十心菜」,意指種類非常繁多,例如藤心、檳榔心、月桃心、芒草心、牧草心等等,不一而足,讓「野菜湯」成為阿美族人最日常的菜餚,居住在靠近山林的族人經常在湯裡加一些從谿壑沼澤撈捕的魚蝦;住在海邊則有更廣大的海洋冰箱得以供應,這豐饒的大地與自然資源讓族人一年四季都能品嚐純粹天然的新鮮美味,有喝不完的「野菜海鮮湯」。

東河部落的阿美族人李惠美在受訪時就說了一段令人莞爾的話:「小時候,我的便當都是清晨時爸爸下海去撈的龍蝦、海膽,加一點媽媽清晨和部落阿姨們到田間現採的野菜,後來到了臺北,有朋友說要請我吃大餐,結果竟然是我小時候的便當菜。」充分展現阿美族飲食的日常。

深居山林的原住民族雖然葉菜種類較少,但山林裡有愛玉、香菇等食材,以及刺蔥、山胡椒、羅氏鹽膚木等山林辛香料,最適合將之與獵肉搭配在一起食用,飽餐一頓。

排灣族的傳統節慶美食 cinavu(吉納福),用已發酵後的醃肉加上芋頭粉,再用假酸漿葉將其包裹後,最外層以芒草綁緊,下鍋煮熟後,便是一道美味佳餚。

淺山地區的野菜也不少,出生在屏東牡丹savulivavi部落的排灣族耆老周貴進說,小時候經常跟著母親到田間採野菜,最常採的是地瓜葉,天天吃到怕。但現在大家覺得地瓜葉很營養,每個人都愛吃,其他還有龍葵、野莧菜、昭和菜、山茼蒿、白鳳菜等,都是和母親一起摘菜而認識的。這些野菜大部分用水煮,唯有白鳳菜只取莖和醃肉一起煮成大鍋湯。

比較特別的是假酸漿,這是排灣族、魯凱族常用的野菜,拿來包發酵後的醃肉加芋頭粉,再用芒草綁起來,下鍋煮熟後就是著名的排灣族傳統節慶美食cinavu(吉納福),是周貴進難忘的童年滋味。

家人鄰居 相偕去採菜採

摘野菜的目的除了維持生計所需,也是文化傳承及親朋好友交誼的時段,經常是母子同行,或鄰人相偕成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以及原住民族的文化和大自然的生態知識,就這樣藉著野外採集時的互相交流而傳承下來。

住在日月潭的邵族袁百興小時候就經常跟著父親上山,一路上邊看邊學邊聽爸爸講解及指引,讓他成為邵族生態達人。例如秋冬之際,他的父親總會到山坡上採集大把的羅氏鹽膚木的種子拿回家醃肉,葉子則在釀酒時覆蓋在發酵的糯米上。至於刺蔥、山胡椒則是搭配肉食最好的辛香味,不管是日月潭裡的奇力魚、潭蝦,或烤山豬肉,一定要採刺蔥來當配菜才對味。

刺蔥搭配上烤肉最對味,是邵族袁百興難以忘懷的滋味。

袁百興的岳父初康賢是卑南族人,說起過去秋冬農閒期間和族人一起上山打獵,一去總是好幾天,取得的獵物無法馬上拿下山來,剛好羅氏鹽膚木結實纍纍,就會採集大量的鹽膚木果實來醃肉,掛在獵寮火堆上煙燻,除了達到防腐效用外,也會使其變輕,屆時再合力一起拿下山,族人之間因此培養了深厚的感情。

追蹤我

※原文出自《青少年雜誌期刊》No.101期
※想了解更多原住民族的自然智慧,歡迎按讚追蹤「Ho Hai Yan 台灣原Young」粉絲團。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