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冊 Walkingbook】 萬卷書香的地中海料理
以咖啡香,地中海菜香和書香在大稻埕,歡迎夢想實踐者。
剛開始走入行冊的客人,會對眼前景色困惑,有人覺得像是走進一間鞋店,甚至搞不清楚這是間什麼店,如同行冊Walkingbook的老闆Hank與老闆娘Ting一樣,他們分別是電子業、媒體業的背景,原本並不知道未來會想開的店是什麼樣子。
因為有了孩子,才開始將創業的理想落實。
籌備期長達兩年,前一年在思考店的架構,剩下一年則花時間在找房子,Ting說:「原本一開始我就設定是老房子。大同區是最後一區,從來沒想過會是在延平北路這裡,直到快要放棄時,這棟房子就出現了。看房子當天剛好帶著孩子一同前往,通常孩子對於場所的反應是極度敏感的,當孩子踏進這裡後卻異常的安靜。」
她心想:也許是這裡了,因為給人一種安定感。走出大門,斜對面即是永樂商場,婷婷帶著閃閃發亮的眼神說著:「我是一個愛幻想的女生,當看到永樂商場四個大字就在對面時,我想像著過去有多少穿著旗袍的女生來回穿梭其中,不知不覺自己也換上這身旗袍在這裡開間店,想想的確是件很酷的事情。」
不是最老的房子,卻擁有最老的故事。
人是故事的核心,但要挖故事必須自己去找,因為大稻埕深耕的前輩周大哥一句話:這裡可能是蔣渭水的大安醫院。婷婷與先生開始搜刮一系列有關書籍,並對比大眾葬葬儀的影片,只為還原歷史,證明這句話。最後當大眾葬中一群人經過延平北路二段時,喀一聲將畫面定格,這才發現原來現在的義美、行冊以及廣隆進檳榔攤的確就是當初的大安醫院所在地。
這棟房子是63年動工,64年完工,以屋齡而言並不算是老房子,但這裡卻擁有最寶貴的歷史故事。
不設定在餐廳上,是因為有壽命期限。反之,做一番事業前,需要好好紮根。
起初老闆夫妻擋對於店面的架構就不侷限於餐廳,設計動線上不是先把翻桌率等納入主要營收成敗關鍵,比起獲利,婷婷更重視的是一個品牌價值。
夫妻兩人與建築師劉冠宏的溝通協調,將蔣渭水的人文歷史背景融入這棟建築中,一樓開放空間是運用台北到宜蘭的地形作為等高線的階梯式座位。
中間有淡水河流過,而天花板則是利用大眾葬的月份-八月星空作為燈飾,灰色部分則是銀河,原本設計是將入口處設為宜蘭到台北,意味著蔣渭水當初從宜蘭到台北的背景,卻因地勢關係因與店面走向不符只好整個翻轉,變成台北到宜蘭,巧的是翻轉後的淡水河形狀竟與天花板的銀河相互輝映。
走到二樓餐廳,天花板則是一樓地理等高線的鏡射,延伸一樓的設計概念,每個餐桌都是一道道古門。為了不破壞門的原貌,特意設計出能夠支撐門的支架,當餐桌上最獨特的門面。
三樓獨立書房是以一個木貨櫃中間凹折出可供站立或坐的有趣空間,擺放著獨立書刊、視覺藝術書籍、文學類書籍,希望無論是以何種姿勢、心情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喜歡閱讀的方式。
人一生都在找尋歸屬感,當迷茫時,會想找地方躲起來。
三樓設定為書房,是一開始直覺性的決定。對於婷婷來說,在尋找自己的過程中是極度辛苦的,甚至迷茫到會有想死的念頭,需要藉由大量閱讀與看電影才支撐她從思緒迷航走出,待在三樓書房這個小小閣樓空間。
Ting曾受憂鬱症之苦,乍似尋常的天和日麗,夢魘黑暗來襲時只能自己吞嚥,她緩緩說道:「當種種壓力逼得喘不過氣,甚至看著窗戶就有想跳入的念頭不斷攀湧而生時,我只希望有個小地方可以讓自己躲起來。於是我從書籍上找到跳脫的方式了。每個杜撰出來的故事都是不同的人生,在整個過程中藉由不斷閱讀及反覆思考下,間接的給予自己許多力量,更能堅定地回頭看看自己,找回自己的『真我』。」
為什麼會做地中海料理?一切都要感激當初放鴿子的廚師。
原本答應負責烹煮南義料理的廚師,在店即將開張之際,因個人因素而臨陣退出。一陣兵荒馬亂急找廚師,神奇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某天Ting正在查詢有關南義菜色時,跳出了地中海飲食文化的關鍵字,基於好奇心點入,立刻被地中海飲食文化所吸引。
因緣際會是婷婷所相信的,她說:「其實我心目中理想的廚師,是希望能夠有藝術底子的,因為我不希望只是單純煮出料理,而是能對整個畫面是有感覺的。緣份牽引下,讓我找到了Enzo,他除了了解地中海飲食文化外,更是服裝設計出身,也是唯一一個會問我店內擺設以及播放何種類型音樂的廚師。」
珍惜眼前,認真的看待每一個細節,然後好好的體會。
有一天,甜點師傅根據花神咖啡館觀後的感覺做出了一個甜點,但因為甜點師傅對於擺盤並不擅長,因此Ting決定把這個工作交給外場人員來負責,前提是每個人回家要把花神咖啡館看完,再來分享觀後感。然後Ting只問一句:「吃完這個甜點你們有什麼感覺?苦、澀、濃郁卻帶點苦味。那你們就可以去擺盤了。要對眼前的東西有感覺,才能有體會。」
行冊walkingbook:一起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做夢。
每年年底Ting都會回顧過去一整年做了什麼,是否離年度目標更近一點,一間店其實是人的總合,整體呈現出來的是代表自己的樣子。她認為人有三種態度:放棄、順應、創造。
身邊的人、社會會透露訊息告訴你該做什麼,但其實真正能改變現況的只有自己。行冊的Ting認為人有做夢的權利,行冊每一個細節的重視,都是想證明夢想都有可能被落實的可能,前提是要勇敢地出發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