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傳統新生【意念工房】,【有情門】

意念工房+有情門 木業傢俱與時俱進

2016/07/07

LINE分享 FB分享

把家具視為雕塑品

從事了近二十年伐木集材業,意念工房創辦人范揚田的父親范光明對山林內多變造型的「奇木」可說瞭若指掌,父子倆最初僅供應木材給各工廠使用,往往送貨途中順道撿回別人棄置的傳統家具,自己埋頭研究榫接技法,二○○二年范揚田以意念工房開始實踐自己的創作。

他將工房作品視為居家內的「雕塑」家具,滿足屋主需求之餘,還能兼顧原創之美。和一般工整的板材相比,運用原木製作更要順應木頭特性發揮,范揚田剛開始也苦惱如何做出本身的家具個性,畢竟奇木造型沒有慣例可循,每次施工必須從頭摸索,他憑藉早期和父親從事集材業累積而來對木頭的知識,以及自己閒暇之餘接觸陶藝、書法等藝術的涵養,刨削出恰如其分的姿態,讓作品同雕塑般擺入居家不顯突兀。

意念工房也獲友達光電創辦人李焜耀賞識其在地技藝精神,位於北埔鄉的員工訓練中心裡擺放由意念工房耗時兩年製作,以肖楠為原料的大型接待桌,藉由木藝的厚實溫度為空間點綴人文感。

喜慶禮籃化身收納櫃

當外界看待台灣家具業已是暮氣沉沉的夕陽產業,有情門卻以一系列走入現代家庭的產品,證明自己與時俱進的努力。

前身為發跡中部的永進木器廠,歷經一九六○至八○年代台灣製造業的外銷鼎盛期,還曾替瑞典大廠宜家家居(IKEA)代工七年,但無論手藝再精良終究是為人作嫁,一九八八年決定運用過往經驗自創品牌STRAUSS,並在二○○六年成立通路有情門和消費者面對面。

畢業於成大機械系的第三代接班人江世楨,對工業化生產如何改善製程有一套想法,他看到台灣人的居住空間多是西式格局,便開發符合現代生活機能的品項加入體貼使用者的細節,並瞄準首購族市場。比方桌緣高度往往和孩童身高相當,轉角便修成圓弧形避免碰撞受傷,小孩好奇會摳挖的鑽孔也逐一填平,每款家具還提供最多七類木色可挑選,當室內同色系家具數量一多,自然會產生屋主期待的空間氣氛,滿足時下嚮往的個人特色。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