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Instagram何以擊敗時尚雜誌成為新一代時尚資訊傳播霸主?

2016/02/11

LINE分享 FB分享

過去幾年,由於網路和社群媒體的興起,時尚媒體跟全球媒體一樣都正處在轉變最劇烈的一段時期,有些老字號媒體,或是一些過去被認為是優質的獨立傳媒,都面臨了嚴峻的考驗,無論是時尚傳媒龍頭康泰納仕宣佈未來旗下編輯,從Anna Wintour到基層員工都要為廣編和原生廣告效力,或是意圖轉型成時尚電商,卻在短短一年內收攤且停刊的《Lucky》,都再再顯示了時尚界的媒體,跟時尚界生態系統一樣,都遭逢舊有的模式已經明顯跟不上時代,但卻還未找到全新出路的窘境。

隨著平面媒體的式微,許多原先以平面刊物為主要內容發表形式的媒體紛紛轉戰網路,期望能跟上數位化的時代,並希冀能挽回過去平面時代的廣告數量,然而這幾年下來,儘管全球跟台灣在數位媒體廣告的收益都有成長,不過因為社群網站等第三方平台的盛行,網路讀者已經不再像以往會直接登門瀏覽網站,藉由第三方平台的引導進入網站已經成為線上閱讀的常態。因此時尚媒體創開設Facebook、Instagram、Youtube、Twitter、Snapchat、微博,甚或是line等社群帳號就成為了現今經營媒體的必要項目。

不過有別於Facebook在台灣的盛行,Instagram則是獲得了全球時尚界上上下下的寵愛,無論是媒體還是品牌,或是消費者,都因為Instagram的出現,改變了時尚界過去運作的方式。從《Lucky》總編輯卸任到Instagram擔任時尚總監的陳怡樺Eva Chen更認為時尚之所以能在這個時代成為人人皆可參與的活動,Instagram絕對是這個「民主運動」的幕後功臣。

以圖片為主要內容的Instagram,由於具有發達的#Hashtag功能,讓使用者可以自由搜尋並且更輕易的因為特定關鍵字而串連在一起,對於以視覺為重的時尚產業而言,是最佳的互動工具。除了使用者透過#Hashtag找尋有趣靈感和人物之外,時尚精品品牌也開始透過Instagram拉攏年輕世代的心,在其中施展的力道,幾乎快要超越過往品牌下廣告的開銷,因為許多品牌漸漸發現,Instagram不僅能夠直接與大眾互動,更有效幫助挖掘潛在客群,不必再透過媒體發聲。此外,網路名人的粉絲數,更成為了品牌找尋代言人的重要依據,最近的新一代超模Kendall Jenner、Gigi Hadid、Lucky Blue Smith,都擁有可觀的網路聲量。擁有4730萬粉絲的Kendall Jenner,在去年上傳了一張她平躺在地,髮絲擺成愛心狀的照片,獲得了340萬個讚,隨之吸引大批粉絲仿效。

由於社群平台的效益是直接、即時且可量化的,因此過去作為品牌和群眾之間溝通橋梁的媒體,角色變得邊緣化而後知後覺,許多時候只能待某個人事物在網路中爆紅才再進行二次傳播。

在內容方面,Instagram的時尚潮人也逐漸取代時尚雜誌中的穿搭單元,使用者只要追蹤他們,就能輕鬆獲得大量的穿搭靈感,不再需要苦等一個月,然後飛奔到書店抱著厚厚的雜誌回家翻閱有限的訊息。而網路媒體《Mashable》的特約男裝編輯Jian Deleon認為這正是時尚雜誌休刊的重要原因之一:「越來越多男性透過Instagram而非男性網站,發掘新的品牌、設計師,甚至是某些特定單品的搭配方式,讓過去常用的文章或是情境故事變成次要的視覺呈現方式。學習一個品牌的歷史,或教化時尚的由來,對於現代的時髦男性來說,再也不那麼重要。」

對於僅需要穿搭靈感就能滿足時尚知識需求的人而言,相較於時尚媒體,Instagram似乎是一個更好用的龐大資料庫,Jian Deleon進一步表示,現在的時尚資訊已然分成了兩個派系:「好看即可」V.S.「深度故事」。這意味著時尚媒體仍然有其優勢,但內容勢必要與過去區隔,提供更易懂又不失深度的內容,以及互動性十足的界面,而這或許正是時尚商業媒體《Business of Fashion》之所以能在媒體寒冬中得以擴編的原因吧!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