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拉出原住民孩子的夢!
2015/11/02
- 文字 / 李玲玲
最近在臉書上,有人轉貼了一篇訊息給我,並且跟我說是南投縣深山裡的原住民迷你小學親愛國小的老師陳珮文,在向外界求助,但對我來說,這是在為學校孩子宣傳音樂會,因為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廣告宣傳不夠,票賣得並不好,但這場音樂會,不僅是孩子們第一場售票音樂會,也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場社會課,分享音樂,養活自己。
說到親愛國小提琴班的故事,得從2007年開始說起,當時陳珮文選擇從平地到山上教書,因為在平地教書,音樂並不特別受到重視,後來她到了親愛國小,每天抱著一把提琴在學校穿梭,吸引了孩子的目光,「2008年有個孩子開口說要學拉小提琴,從那時起,親愛和提琴就結下了密不可分的緣分。」陳珮文說道。
但原鄉部落的孩子在學習上,不像平地資源多,陳珮文也說,在山上的孩子要學樂器很難,第一是沒有樂器,第二是沒有師資,第三是沒有錢。但孩子的夢想開始啟動了,怎麼樣都不能半途放棄,陳珮文開始幫孩子找樂器、找老師、找學費。
「台灣是個充滿人情味的地方,當大家知道孩子們有困難,紛紛紳出援手來幫忙。」親愛國小孩子音樂夢順利地開始成長茁壯。從一開始的20多人,到現在學琴的人數有60人,「以後還會更多,這麼多的人要學樂器,費用是非常可觀的,總是靠贊助,以後孩子們很難自立,於是我們慢慢在轉型,想靠自己的雙手為未來努力,今年,我們第一次辦售票音樂會,藉由售票收入來賺取孩子們的學費。」
親愛國小的故事,其實也反映了整個台灣原住民族社會。雖然很多人都跟我說,原鄉都是在好山好水的地方,但好山好水也代表了地處偏僻,資源不像平地那麼豐足,但這並不表示,原鄉的孩子就沒有能力做夢,只是做夢的選擇太少了...。
我的先生是一名劇場工作者,同樣也是原住民,為了在這個追求資本的社會裡生存,我們很早就在都市生活工作,現在的我們,也開始有能力付出及分享,但內心難免覺得空洞,所以我們也開始回部落,企圖找尋自己的文化。
今年初,我先生自動到台東大武鄉的排灣族古庄部落,和托兒所的小朋友講故事,用小王子的故事及眼睛,帶領孩子一起看世界,藉由表演、繪畫的互動下,他發現了原鄉部落的孩子,比起平地孩子,有更多的想像及天馬行空的能力。
在原鄉部落,不僅老人長照刻不容緩,孩子的照顧也是燙手山竽。尤其是在部落裡,隔代教養很常見,因為父母為了生計,大都在平地工作,就算住在部落裡,往往也是早早上班,晚晚回家,與孩子相處的時間並不多。我先生說,托兒所裡,不僅是兩、三歲的小孩,國小五、六年級的,甚至是國中的小孩全都有,面對各種領域的孩子,托兒所員工們每年都努力對外尋找志工,希望能到部落陪伴孩子,也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一個女孩,她即將上國中,我問他的夢想是什麼,她告訴我,她想跟很多年紀大的男生交往。」我先生回來後告訴我這個故事,在我們聽來或許訝異,這甚至談不上是個夢想,但是深入了解那個女孩的家庭,她的媽媽在她還小時跟人跑了,上面有兩個哥哥,卻因為年紀差距大,哥哥總忙自己的事情,很少注意自己的小妹妹,而爸爸則因為負責扛起家計,在家裡的時間很少,或許就是渴望關愛,女孩才許下了這個夢想。
人人都無法選擇自己的成長環境,但夢想卻可以改變自己的成長環境。親愛國小的老師用提琴,改變了孩子的夢想,我先生用表演藝術,開展了孩子的國際觀,有一個害羞不多話的小朋友,在他離開前,主動分享了夢想,「我也要跟小王子一樣,去很多星球。」我期待有那麼一天,台灣也會出現一名原住民太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