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旅遊

  • 隈研吾設計、「52席的至福」美食列車:坐享秩父四季風景、享用當令食材美味

    June 11, 2020

    日本西武鐵道公司最近頻頻與知名建築師合作,設計出令人驚豔的列車,也成為日本設計界的熱門話題。他們除了邀請女建築師妹島和世設計流線型的Laview列車之外,也聘請日本建築師隈研吾設計一輛美食料理的餐廳列車,因為這輛列車只有52席座位,所以被稱做是「52席的至福」美食列車。「52席的至福」是一列旅行餐廳...

  • 走進鐵門後8公頃原始森林,鎮園之寶、「活化石植物」都在陽明山秘境天溪園

    June 04, 2020

    侏羅紀時代的蕨類叢生,蒲葵林高聳參天,瀑布終年澎湃,黃金藻鋪成一張金黃地毯⋯⋯。這裡是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內,鮮少人知的秘境。天溪園生態教育中心位於聖人瀑布上游,距離風櫃嘴車程約10分鐘,是一座隱身於陽明山的秘密花園。我們在起點挑選竹製登山杖,準備進入園區。一道鐵門之隔,立刻感受到園區內與外約攝氏5度...

  • 全球最美21個日出觀測點之一在基隆:每天僅開放3小時,漫步和平島阿拉寶灣潮汐秘徑

    June 04, 2020

    穿過僅75公尺的跨海大橋,我們就從城市基隆,來到距離台灣本島最近的離島——和平島。2000萬年前堆積岩層、500萬年前浮出海平面的和平島,是曾經封閉7年的秘境。更隱密的是,阿拉寶灣有條根據潮汐漲退、每天僅開放3小時的步道。維持天然岩石地景,看不見消坡塊的海岸線,被《美國中文網》評選為「全球最美21個...

  • 百樣蝴蝶隱秘天堂,墾丁秘境滿州鄉南仁山:到國境之南世外桃源踩沙丘、滾草原

    June 04, 2020

    台灣有哪個地方,可以在一天之內,完成看海、賞湖景、踩沙丘、滾草原與步道健行?我們找到答案,在墾丁國家公園東北角的南仁山生態保護區。初夏,《alive》採訪團隊前進國境之南,深入一處世外桃源。由於知名度不如其他墾丁著名景點高,加上人數管制,這兒人煙稀少。踏上南仁山步道,蟬聲頓時四起,大白斑蝶在我眼前展...

  • 二十一世紀的死亡之舞

    May 21, 2020

    瑞士琉森是個生氣蓬勃卻充斥死亡意象的美麗城市。一九八七年我為旅遊節目《世界真奇妙》初次到訪,就對那世界上最哀傷動人的垂死獅子紀念碑及優雅獨特的木構廊橋一見傾心。建於中世紀的「卡貝爾橋」是琉森地標,廊橋屋頂下的一百多幅歷史事件三角彩畫則繪於十七世紀。當時協助節目拍攝的國家旅遊局導遊十分認真,一幅一幅為...

  • 世界文化遺產做為文化觀光熱點

    May 07, 2020

    文化觀光能否掀起熱潮,場域成為關鍵誘因。世界文化遺產因蘊含深意,映襯先人生活軌跡與智慧,且傳達當地文化特色,為豐富生活內涵的重要資源等因素,被公認是吸引民眾前往觀光旅遊的焦點。無可否認,許多世界文化遺產在列名前已是聞名的旅遊地,但我更關心部分世界文化遺產觀光特質在列名後產生重大改變:如澳門歷史中心,...

  • 隔離期間的修行旅店

    April 30, 2020

    我打破了自己的紀錄,因為疫情的關係,幾乎兩個月沒走出香港。許多人正經歷長達十四天的隔離期(quarantine),對我來說,那無疑會是相當難熬的折磨,於是開始想像,若要我選,會在什麼旅店完成那十四天的修行?一定要有好的風景、可以讓陽光穿透的大片窗戶;還有,要是有陽台的話,當然更是理想,可以呼吸到外面...

  • 知識導遊 來了part1——79歲退休海軍 變旅遊界祖師

    April 23, 2020

    79歲退休海軍 變旅遊界祖師大量閱讀、自學英文的不老國寶「我坐副駕駛座指路導覽。」導遊張明石說。採訪當天,我們約在台北市中山北路,穿上顯眼橘紅色背心的他,仍職業病上身,開始介紹日治時期「條通(編按:意指巷弄)文化」,當時許多達官顯要匯居此地;車子開上中山高速公路,他說起台灣第一條高速公路前身「麥克...

  • 知識導遊 來了part2——英國藍牌導覽員 行走的百科全書

    April 23, 2020

    疫情延燒、全球逾半人口被禁足,必須抑制旅遊欲望,此刻,採訪英國倫敦藍牌導覽員高嘉良(Craig)竟成一種折磨。雖然,暫時哪兒都去不了,先跟他神遊倫敦一趟也好。他,馬上展現專業,推薦我去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Sir John Soane\'s Museum),瞧瞧索恩蒐藏的骨董雕像和木乃伊棺,說不定還能...

  • 知識導遊 來了part3——「不要去台灣」影片 幕後觀光大使

    April 23, 2020

    去年十月,法國導演兼攝影師陶立德(Tolt)在YouTube頻道發布《不要去台灣》(Don\'t Go To Taiwan)影片,列出七個理由,反向操作,至今累計超過二百六十五萬觀看次數。幕後推手、帶法國網紅上山下海拍攝的是他,飛亞旅行社(My TaiwanTour)導遊陳爰南(Gordon)。片中...

  • 大師最後遺作旅店

    April 16, 2020

    趁著未對香港人隔離封關前,急急走一趟澳門,由於感覺未來將有一段時間無法再去,選擇旅館上比以往更顯困擾,更不想隨意。最後決定還是去開幕不到兩年的摩珀斯旅店(Morpheus)再度朝聖,原因無他,就因為其為建築大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最後的旅館遺作。札哈.哈蒂充滿科幻感、流暢而剛硬中見柔軟...

  • 走在包浩斯之城part1——東德小城 有機設計大展

    March 31, 2020

    軍醫院、屠房化身創意基地東德小城 有機設計大展沒有一個設計浪潮,能夠像包浩斯(Bauhaus)這樣,影響力如此無遠弗屆。藝術與設計學校包浩斯僅生存十四年,其教授藝術與設計的新形態,及對建築設計突破性的理念,卻隨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導師和學生,散布全球不同角落,並影響人們日常生活至深,從如今隨處可見的蘋...

  • 走在包浩斯之城part2——極簡初心,跳動百年 包浩斯博物館

    March 31, 2020

    以前遊客到達德紹火車站後,幾乎都毫無懸念往左邊出口走去,那裡是往包浩斯學校和其他重要景點的方向,反而往市中心的右出口門可羅雀,偶爾有本地人使用。二○一九年九月後終於不同了,隨著包浩斯博物館(Bauhaus Museum)刻意選址在市區開幕,加上本地年輕人與包浩斯基金會努力從事市區改造,右邊出口人流顯...

  • 走在包浩斯之城part3——住一晚 大師們的房間

    March 31, 2020

    如果時間允許,真希望每一年都能造訪德紹包浩斯學校(Staatliches Bauhaus),尤其近期部分宿舍已轉型成旅店,讓人更可以親近大師們過往的居所和生活狀態,沒有比這個更讓包浩斯迷興奮的了。在包浩斯學校短暫的辦校期間,因政治因素經歷過三次搬遷的它,孕育出藝術、設計及建築界重要人物,包括舞臺設計...

  • 修道院廢墟大飯店

    March 31, 2020

    我住過兩個修道院,一座是建築大師柯比意所設計的拉圖瑞修道院(Sainte Marie de La Tourette);一座是位於葡萄牙波爾圖近郊的阿馬里斯修道院酒店(Pousada Mosteiro de Amares)。修道院原本就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與世隔絕,過著節制慾望、親近上帝的生活;拉圖瑞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