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踏上外傘頂洲土地的感覺,不同於一般沙灘,泥沙濕軟,和著吸收太陽溫度的溫暖海水。小朋友試著用漁夫的器具耙文蛤,或直接用小鏟子尋寶。(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踏上外傘頂洲土地的感覺,不同於一般沙灘,泥沙濕軟,和著吸收太陽溫度的溫暖海水。小朋友試著用漁夫的器具耙文蛤,或直接用小鏟子尋寶。(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體驗漁鄉生活,先在東石國小觀察蚵棚架設方式,再由老師帶領下,前進向禾休閒漁場、撈海菜,撈到的海菜可以帶回家煮湯。(攝影者:劉煜仕)

前進外傘頂洲 當一日漁夫

捲起褲管耙文蛤、採海菜,最海味的食育課

2016/08/01

LINE分享 FB分享

嘉義縣東石鄉是蚵仔的故鄉,台灣養殖蚵仔的重鎮。怎麼玩東石國小?當然與海洋文化脫離不了干係。爸媽和小朋友可以脫下鞋襪,挽起褲管,當一日漁夫。

嘉義東石國小全校學生家長從事蚵仔相關行業,高達八成。一走進校園,可見成排展示的蚵架,蚵殼懸吊其中。校長莊政道先為我們上一堂養蚵自然課。三種不同蚵棚養殖方式,相同原理是將成串空蚵殼吊掛於蚵棚,讓蚵苗附著於殼上生長。

「這是橫掛式。蚵仔有一半時間露出海面,另一半則沉浸於海裡,像做日光浴一樣,」莊政道用淺顯的語言向小朋友解釋,「生長速度比較慢,通常要養殖一年以上,但是最好吃。」

垂直式養殖將蚵串一端繫於蚵架,另一端垂進海裡,入水深;浮棚式養殖則紮結九‧六公尺見方的竹筏,浮於海上,再將蚵串懸掛於竹筏下,置於海中。「我們在東石鄉看到的,大部分為浮棚式蚵架。」莊政道說。

特別是外傘頂洲與海岸間的潟湖,由於外傘頂洲的屏障,形成平靜寬廣的海域,也成為蚵仔浮棚養殖區。我們乘著嘉漁一號外傘頂洲觀光漁筏出海,飛魚不時在漁筏兩側跳躍。約五千座蚵棚散落於海面,漁民用不同顏色或圖騰的布料綁在旗杆上,辨別自家蚵棚。

漁筏的目的地,正是由濁水溪、北港溪泥沙沖積而成的外傘頂洲。這個小學課本出現的名詞,活生生映入眼簾。一下了船,十二歲的王祺君、吳育典和黃博群提著小桶子和小鏟子,迫不及待踩上沙丘,準備耙文蛤。「這是我第一次光腳踩在沙丘上!」王祺君興奮的說。

昔日外傘頂洲約一千公頃,由於河川興建攔沙壩導致沙源減少,加上波浪侵蝕,萎縮只剩約一百公頃(相於一百四十座足球場),被稱為「即將消失的國土」。這兒是嘉漁一號外傘頂洲觀光漁筏船長蔡天贊昔日捕魚必經路線,回憶五十年前,外傘頂洲還有居民居住,民宅達四、五層樓。「以前很多魚啊,冬天風浪大,大批曼波魚就被打到岸上。現在轉型做觀光啦,比較輕鬆。」他大笑。

轉型的不只蔡天贊。向禾休閒漁場負責人蔡恭和回鄉接手父母的事業,轉型為友善環境的休閒漁場,提供摸文蛤、划漁筏與採海菜等體驗活動。小朋友在豔陽下划半天,採海菜戰績不佳,文蛤倒摸了不少,吳育典還拿到眼睛旁比大小。這裡採用食物鏈生態循環養殖方式。吳郭魚、虱目魚吃海菜,蝦虎魚吃五鬚蝦,蝦吃水中青苔,魚的糞便又被海菜吸收……「相較於其他專養單一魚種的漁場,生態養殖不用藥,減少耗電與飼料。」蔡恭和解釋。

鰲鼓溼地離向禾休閒漁場不遠,可跟著蔡恭和前往賞鳥。這裡名列全球性保育組織國際鳥盟重要棲地名錄,鳥類超過二百七十種。雖非賞鳥旺季,但我還是看見幾位嬌客,一隻鸕鶿停在草叢打開翅膀,太陽下大剌剌曬著。

「希望自己學校的小朋友或拜訪我們的親子旅客,都可藉由旅程,深度了解東石人文與生態產業特色,」莊政道說,「離開學校後,向人訴說體驗的故事。」小朋友黃博群的父親從事養蚵行業,黃博群在外傘頂洲耙文蛤時,器具都比他身高還高,略顯吃力,但他仍努力劃開泥沙,認真體驗父親平日漁事辛勞,也踏實踩著家鄉的土地。

一整天下來,東石有海洋的氣味,跟著東石國小玩耍,嘗一口鮮蚵,特別生猛有勁。

小檔案_東石國小‧海洋漁鄉特色遊學

適合對象:三年級以上~成人
建議時間:1天或2天1夜
地址:嘉義縣東石鄉猿樹村117號
電話:05-373-0090遊學助理吳小姐
費用:2天1夜每人2,500元(含食宿與交通費,10人以上成團,至多35人)/亦有客製化遊程
註:8/9~12出團,或時間另議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