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清乾隆年間青花洋蓮紋雙貫耳大樽,由香港永寶齋於此次國際古玩展中展出。中國製瓷技術到清朝已相當純熟,順治年間,清廷正式設立景德鎮官窯,後經康熙、雍正、乾隆三帝的扶植,使清宮瓷更趨精良。(來源:翟氏投資有限公司提供)

行家的中國骨董尋寶遊戲

2016/03/31

LINE分享 FB分享

二○一四年十一月,香港佳士得秋拍,一張明朝永樂年間,具有六百年歷史的《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以港幣三‧五億元(約合新台幣十四‧七億元)落槌,得標者為中國知名藏家劉益謙,至今仍是中國古代藝術品在全球拍賣歷史中的最高紀錄,若有人以此和目前世界第一,價值一‧七九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五十八‧四億元)的畢卡索油畫《阿爾及爾女人》相比,認為只是四分之一的金額,不足為提,可真是小看了中國骨董的增值空間。

《永樂御制紅閻摩敵》刺繡唐卡的歷年成交價,從一九七七年的七千英鎊(約合新台幣三十二萬元)、一九九四年的一百萬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千二百萬元)到二○○二年的港幣三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一‧二六億元),一路飆漲,而在二○一四年的拍賣會上,則是以港幣五千萬元(約合新台幣二‧一億元)起價,按結標金額計算,等於就地翻六倍。

近期像永樂唐卡這類的中國骨董拍賣傳奇不在少數,二○一四年四月,香港蘇富比春拍,一只北宋定窯大碗被日本藏家以港幣一‧四億元(約合新台幣五‧九億元)帶走,同場,劉益謙以港幣二‧八億元(約合新台幣十一‧八億元)標下一只明成化雞缸杯,拿回家洗都不洗直接沏茶喝,說是想將「古人的仙氣」一口飲盡;去年中國北京保利十週年「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Speelman密藏梵像聚珍」秋拍專場成交率高達百分之百,總成交金額為人民幣一‧九億元(約合新台幣十四‧七億元)。

中國骨董市場究竟有多大?根據藝術權威網站artnet與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去年九月共同發布的最新《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指出,二○一四年,全球經營中國文物藝術品的拍賣機構總計七百二十一家,比二○一三年增加了九%。看準這片中國古物藍海,拍賣公司一間間的開,以骨董為名、規模不一的展覽會,更應運而生。二月底,由香港翟氏投資有限公司主辦的國際古玩展,開展九年來首次來台進行宣傳,翟氏投資主席翟健民乃骨董圈聞人,除了從事買賣與蒐藏,他曾赴北京大學和北京故宮博物院進修古代陶瓷與書畫專業知識,並擁有上海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物鑑定碩士學位。推廣國際古玩展的任務則由執行董事翟凱東(翟健民的獨子)負責。

香港的中國骨董市場活絡,上環荷里活道可謂一步一骨董店,翟家開了二十八年的「永寶齋」亦在其中。不到四十歲的翟凱東,談起中國古物已頭頭是道,首先他說明,「超過一百年以上的,都叫骨董」,而在這廣義的範圍中,骨董又分成哪些類別?「只有瓷器和書畫是獨立的大項,其他像玉器、青銅器、佛像、家具、竹雕、木雕、象牙、筆等,都歸在雜項。」按照《中國文物藝術品全球拍賣統計年報》的數字分析,瓷玉為中國骨董海外拍賣市場中,總成交件數與金額最高的類別,而在中國本地,則以書畫類居冠。翟凱東解釋,「明清製瓷工藝純熟,成品漂亮精細,入門和欣賞容易,最受歡迎;書畫類主要是中國藏家喜歡,外國人看不懂,當然沒興趣。」

雖然市場上有所謂的熱門品項,但翟凱東表示,無論哪種類別,都有一個共同點,「越來越稀有,少一件就是少一件」,而且「蒐藏過程中,你不知道什麼骨董會在哪天、哪裡被發現,然後被誰拿走,所以耐心等待的同時,又急得不得了。」不過這般峰迴路轉的心情,翟凱東分享,正是蒐藏骨董最過癮之處,「不是收到這些寶貝就過癮了,而是從無到有的整個過程,有時候你發現一件骨董還不能講,怕別人來搶,即使喜歡也必須保持鎮定,免得被抬價;有時候出國旅行或到骨董市場挖寶,從不知道能找到什麼,到最後終於帶走好東西,真的會覺得自己像電影裡的印第安那瓊斯。」

針對想一窺骨董世界奧妙的民眾,翟凱東建議,可多參加各種古玩展,「在故宮只能隔著玻璃看,古玩展一次集結多家骨董商,還可叫他們把骨董拿出來給你摸一摸,千萬不要害羞。」對於已略具知識的準藏家,翟凱東更大方提供攻守策略:先研究全場攤位配置圖,鎖定感興趣的參展商,提早一小時到會場排隊,入場後看到中意品項就把自己的名片放在旁邊,代表「我有興趣,先留給我」,先放先贏,繞完一圈後,再回頭檢查,訓練自己在最短時間內看準標的,及時下手。要培養蒐藏骨董的眼力和魄力,古玩展絕對不容錯過。

小檔案_2016國際古玩展

時間:5/28~5/31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特色:今年特邀15間歐洲骨董商,大會兼設免費鑑定服務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