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肯邦、肯夢、肯愛創辦人朱平 不斷向生命學習的創業人,對永續發展的社會創新抱持熱情,期盼連結年輕人參與創新經濟,認為書寫是整理思緒、聯繫情感的途徑(攝影者:石吉弘)

感受字裡行間 手寫的真情意

朱平 肯邦、肯夢、肯愛創辦人

2016/03/10

LINE分享 FB分享

起初我在美國擔任藥劑師,那時不常有機會動筆寫中文文章,所以程度退步很多,當一九八八年返台創業後便從頭開始加強中文,藉著讀雜誌、聽演講把對語意的理解漸漸找回來。創業初期的文章、產品說明大多要自己擬定草稿,這是我習慣手寫的契機。

其實,寫字可以幫忙爬梳思緒,只要開始書寫就有新可能、新學習,讓腦中原本模糊的構想,經由手寫面對白紙黑字逐漸成形,最怕什麼都不嘗試,原地踏步不會有任何改變。我每年大約寫完一、兩本筆記,不時回頭翻翻舊本子,看著看著竟有股懷舊之情,電子郵件反倒沒這些親密感。我在筆記本裡擬書或專欄草稿,也畫心智圖(Mind Map)幫助思考,我喜歡全白頁面,做速寫或草圖都十分方便。寫文章若缺少好筆無法文思泉湧,過去總愛四處蒐集筆,我並不追求昂貴名牌,以造型簡潔的原子筆為主。

近年需要書寫的場合越來越少,在數位發展這波不可抵擋的大趨勢下都透過電腦交談,然而情書、家書這類親密溝通還是手寫有味道,比方爸爸寫信給孩子,但天天寫就不稀奇了,譬如只在生日當天寫信祝福他,當然令人想要留存,手寫自有無可取代的價值。

之前有篇報導,訴說一位美國軍人投入伊拉克戰爭,他遠渡重洋異國服役,妻兒待在家鄉,雖然平日靠電子郵件聯絡非常方便,但戰爭結束經過十幾年後,家人仍然珍藏爸爸偶爾親筆手寫寄回美國的信,內容即使和E-Mail相去不遠單純報報平安,他妻子卻能想像先生寫信當下的情境,可能窩在碉堡裡慢慢寫字,信紙也被摺得皺巴巴的,這份想像帶給太太很多感動,而E-Mail老早就不見了。

我在美國生活時幾乎每天寫信寄給母親,裡頭沒記載什麼重大事項,光閒聊柴米油鹽日常生活,當時是一九七○年左右,台幣對美金匯率衝到四十比一,我窮得沒辦法買郵票只好用郵簡,信紙上已經印好郵票,一定寫到密密麻麻才划得來!如果今天寫不多就留著隔天再寫,現在拿出來看都覺得好笑,她老人家至今仍保存一大疊。

當你寄信給對方,會讓人感受到花時間特地手寫的心意。剛創業時每個月我們都寄問卷給VIP,詢問他們生活的嗜好及興趣,我要求每位員工從中認養三十名筆友,根據問卷回覆親自寫信和VIP對話,這樣的深度交流沒有捷徑,只能花時間緩緩經營,筆友習慣也延續到現在。但如果書寫內容言之無物,不過是千篇一律的制式答覆,補個簽名就草草寄出,收到信依舊不會認真看待,要讓對方明白你真正付出的關心,彼此才會感到愉快。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