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設計的痛快 來自98%的痛苦

酷玩設計師黃鵬霖

2015/12/21

LINE分享 FB分享

設計師,令人憧憬的職業,想像中他們總是待在寬敞辦公室,手捧咖啡大談創意哲學,下班奔赴高級餐廳,偶爾談場戀愛增添生活情趣,「但是設計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黃鵬霖劈頭點破外界對這行的迷思,「大家都覺得設計很感性,可是它本質是科學的,必須不斷分析才能得到答案。有人形容我們是藝術家,那是錯誤的想法。」對他而言,設計師要具備的特質很樸實:一是「耐力」,二是「觀察力」。

98%的汗水加2%的快樂

「將設計從開始到結束,平均切成一百等分,快樂只占最前面的一%,和完成後的一%。」黃鵬霖娓娓道來,當委託上門,設計師會全天候投注所有心思研究,這段發想期間讓人快樂,靈感逐漸成形;接著踏進九八%的執行過程,牽涉溝通、預算等現實面,痛苦也漸漸浮現。「設計師要跟現場溝通,很多是藍領階級(工作習慣不同),就連服裝設計師都一樣,面對打版師,成衣廠如何表達……這些會磨損你的體力和精神。」耐力在此發揮功效。

亞洲設計產業不像歐美講究組織分工:設計工作歸設計、執行端歸執行,反而希望聘請通才,除了熟悉自身領域的材料及工法外,還要了解市場、顧客心理,是門複雜且耗腦力的專業。

為了替業主量身打造設計方案,觀察力派上用場。黃鵬霖認為設計師時時刻刻都在觀察,揣摩周遭人群的年齡、喜好或消費習慣,蒐集這些蛛絲馬跡,遇到委託案預設的目標客群,馬上就可以舉一反三。

「設計過程就是不斷模擬想像。之前上海有個案子,要設計一間六百至八百坪的賣場,某個樓層全都擺女性內衣,如果平常對這塊不了解,現在才做功課是來不及的。觀察不夠,呈現的設計會大同小異,例如內衣常放在女性化、粉紅色的空間,那不對啊!它的款式和花色多樣,應該用舞台的概念展演這些產品。」

永保好奇,在生活中發揮觀察力,看似無法歇息,若你對設計充滿熱情,反而會視為樂趣。「觀察生活對我來說已經是種慣性,如同運動養成習慣後會上癮,雖然有時候感覺腦袋快要超載,但就像是打完一場拳賽,筋疲力盡卻令人渾身暢快。」

當設計案終於完成,迎來最後一%的快樂,乍看短暫,其實蘊含更深一層哲理。「快樂和痛苦是一體兩面的,你覺得哪種痛苦比較痛?痛哭流涕或是隱隱作痛?當然後者比較痛!快樂也是同樣道理,交出案子時那一%的快樂,當下像煙火爆開就沒了,但事後可以慢慢回憶,最後一%的快樂很像這樣。」

若有機會,黃鵬霖也不吝於分享他對品味的看法,免去砸大錢的鋪張浪費,只要平時注重生活細節,生活依然能過得愜意。

從「善待自己」開始學品味

有次情人節黃鵬霖去北京出差,晚上接到當地朋友電話問候,原來他們正坐在自家陽台,優閒的邊喝紅酒、邊看樓下情侶大排長龍,魚貫擠入餐廳慶祝;重點不在那對朋友開瓶的酒有多名貴,而是懂得享受與適時放鬆。「品味靠內化,跟金錢真的無關,比如在家喝啤酒不直接開罐喝,先倒入啤酒杯裡,杯子還冰鎮過!這意義就完全不同。我們平日辛苦工作,希望獲得成就感,但其他部分呢?如果為了工作,生活卻很匱乏,那是本末倒置的。」

不全然是物質面,也可以透過閱讀充實「文化資本」。黃鵬霖喜歡看書,而且不限領域什麼都讀,財經、科普、宗教……某領域讀累了就換別本,還會在書頁寫眉批,隔幾年再翻同一本出來看,往往能對照心境的成長,「我不會把藏書全擺出來。什麼人會把書排出來?怕別人不知道自己在讀書的人。」

黃鵬霖形容做設計的人都帶點反骨,常看既存事物「不順眼」,才有動力扭轉現況,如果個性過於順從,可能沒有辦法踏出改變的第一步。正因為這種反骨個性,加上設計師的務實性格,黃鵬霖談設計、聊品味,希望從自身的生活態度出發,開始影響周邊的人。

【延伸閱讀】黃鵬霖的生活儀式與私房地圖

1. 最鍾愛的城市?

因為工作的關係,我常往國外跑,有一年護照的進出章蓋了50次,一年才不過52週!幾乎每週都在當「空中飛人」,有時醒來還會忘了身在何處;某次返國回到台北家中已是深夜,睡前我拿起電話,還下意識的想打給櫃台預約Morning Call。雖然出國經驗較多,但我最喜歡的城市還是台北。

生活在這要山有山、要水有水,從市區開40分鐘車程就能抵達海邊或郊區,都市裡街景新舊都有,豐富不單調。我偏好中山北路的綠意和人文感,尤其是五段、六段的風景,行道樹令人感到舒服。但大家所談的「城市風格」,只是心中的大略印象,不代表全貌。雖然台北的老建築老不過上海,新創意新不過紐約,說到底,住得習慣開心就好。

2. 讓自己快樂的儀式?

我的生活很規律,你可以說是『無趣』吧……每天早上7點左右進公司,第一件事絕對先打開音樂。我做任何事都要有音樂相伴,就像營造一種氛圍,甚至洗澡刷牙也需要,辦公室更不用說,音樂是不能停的,通常播放較輕鬆柔和的爵士樂。

【延伸閱讀】3大最愛車款看蒐藏細節

● 蒐藏 1》Morgan Plus 4 Coupe

這台Morgan Plus 4 Coupe外形,源自摩根汽車(Morgan Motor Company)1936年發表的Classic 4/4車型,辨識度高,是一輛具備現代造車科技的復刻版。黃鵬霖為她投注許多心血,細節中都有故事,「男人都喜歡老爺車,這輛的車體是白蠟木框架,外層再繃鋁皮,所以開起來如果有雜音,就原諒她吧!我自己編了預算,比如上半年幫她配音響,下半年再調整其他地方,這樣的期待也是種生活樂趣。」

最初,黃鵬霖對英國原廠下訂單,光等她出廠就過了1年多,運抵台灣驗車再耗半年,是國內首輛掛牌的Morgan Plus 4 Coupe。原車送達時冷氣、音響……什麼配件都沒有,黃鵬霖慢慢填補車內裝潢:他從英國訂製原廠保險桿,純手工打造;再來方向盤刻意挑有木紋的老味道;說到音響,這可能是他最疼愛的寶貝,來自德國老牌Becker出品的「Mexico」復古型號,充滿先進功能卻流露舊式風情,拉開看似匣式卡帶的溝槽,居然可以讀取各類規格記憶卡,完全符合設計師的個性,注重外觀之餘,兼顧機能性。

解開引擎蓋扣環,內藏一顆新穎福特引擎,黃鵬霖提議,開上路轉個幾圈。「這輛車採直通排氣管,跑起來很像Go-Kart,她雖然有190幾匹馬力,重量卻不到1000公斤。」一發動,她就是全場的焦點,黃鵬霖扭開音響,特地挑選《教父》主題曲搭配,開在敦化南路上一派優雅。「這台車還有細節要弄,但不用急,反正她要陪我到老。」

● 蒐藏 2》Harley Davidson VRSC Night Rod Special

夢想浪跡天涯的男人,大概對1969年的公路電影《Easy Rider》不陌生,當彼得‧芳達(Peter Fonda)發動引擎,畫面融入〈Born to Be Wild〉插曲,那股豪放不羈讓人著迷。Harley Davidson 旗下的VRSC Night Rod Special繼承這股硬派作風,她對新手而言較難駕馭,手把、座墊及踏板配置都為騎乘增添挑戰,這卻是吸引黃鵬霖蒐藏的原因,「上半部是跑車車型,下半部卻變嬉皮車(編按:美式機車風格,特色是機車車架長、車尾短),坐上去身體會折起來,有一定的操控技術門檻,我喜歡這樣的東西。」使用上方便與否,不是黃鵬霖蒐藏車輛的首重因素,樂趣才是魅力所在,騎乘時嘗試馴服重機的剽悍。他也樂於挑戰長途遠征,往南最遠跑到彰化,往東則到花蓮,但他笑稱「腰力要夠好」。

● 蒐藏 3》Triumph Thruxton 900

60年代英國吹起Café Racer風潮,喜愛賽車文化的年輕人,夢想擁有一部獨一無二的個人重機跑車,便起手改造自己愛車的外型和性能,以咖啡館為聚集地,逐漸形成一股次文化,Triumph Thruxton 900的靈感便來自那年代,復刻許多Café Racer車款特色,比方低把手、如駝峰造型的單人座墊。黃鵬霖改造時,同樣加進許多「手工藝」,特地換裝德國Motogadget出廠的儀表,還在排氣管纏繞工廠賽車(編按:競技取向賽車)用的石墨防燙布。他迫不及待發動引擎讓我們試聽,隆隆音浪聲中,黃鵬霖大聲說:「等她一段時間,待會轉速起來聲音會更好!」

小檔案_黃鵬霖

學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現職:TBDC台北基礎設計中心執行董事
獲獎紀錄:德國iF Design Award 2015產品設計獎、義大利A'Design Award 2015設計大獎,且提名為年度設計師、美國 Architizer A+產品設計獎、成為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會員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