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一平方英寸的寂靜

十八年追蹤,發現消失中的台灣聲景

2015/09/22

LINE分享 FB分享

范欽慧閉眼凝神,傾聽大地之聲。

光看外表,范欽慧其實不那麼像位野地錄音師。

有一回,她去錄作家楊照的廣播節目。看著她帶著眼鏡,留著蔡英文式的短髮髮型,楊照打趣的問:「妳看起來不太像?」野地錄音師應該要像什麼樣子呢?強壯、黝黑,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我怕黑、怕鬼,還懼高,」范欽慧坦承,「但我很確信,我是一個對聲音充滿嚮往的人。」

為了追野地聲音,山林秘境也得闖。前往太平山奧陶紀苔原的路上,由於先前颱風過境,加上連日綿雨,路不好走。雨中,范欽慧穿著雨鞋,揹著不輕的錄音設備,雨鞋卡進泥濘險些拔不出來,甚至還滑了一跤,但她不吭一聲用手抹去髮梢上的雨珠,自嘲很像「挺進災區」。

「她很堅持,有種天生的浪漫,不斷跟大自然的聲音對話。」她的好友、資深環境教育解說員王武郎說。范欽慧錄奧萬大的領角鴞,錄台東知本的暗夜山羌,錄太平山的東北季風和雪花……,記錄數百種台灣聲景,為了聲音,上山下海她都可以奔去。

七歲時,她看到媽媽用錄音機學唱歌,錄音機成了她最初的玩具。她偷偷錄下媽媽的唱歌聲、爸爸的打呼聲。聲音和她的連結不停持續。在政大新聞系廣電組念書時,她突發奇想,想做一個關於原住民的廣播節目。於是跟哥哥借了小型錄音機,跟媽媽借了唱卡拉OK的麥克風,興致高昂拜訪原住民。當時她坐著公車,車過永福橋,來到達悟族作家夏曼‧藍波安的房子。門一打開,濃濃的海洋味撲鼻而來,原來作家在煮章魚。「我覺得這些人事物很樸實、很美,需要被珍惜,」范欽慧說,「就是有股勁,我好喜歡拿錄音機跑來跑去。」

追聲音拿五個金鐘獎

然而,畢業後她變成安穩的上班族,但還是持續著賞鳥嗜好,直到一九九七年,她進入森林,驚覺幾乎沒看見動物,卻聽見林子裡有這麼多聲音!她開始想成為一種人——光用耳朵聽,便能識得動物的聲音、名字;也知道在這片土地上、每個時節裡,花開的聲音。「我才知道,這些聲音是召喚,也是邀請。」范欽慧說。她決定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成為一位獨立工作者,向教育廣播電台遞出《自然筆記》節目企畫案。同年九月,節目正式開播。她沒想過的是,這成為至今十八年的長壽廣播節目,還為自己拿下五座廣播金鐘獎。


范欽慧四處收錄大自然聲音,用聲音說故事。當時教育廣播電台所在的七星山發射站,成為她經常借宿的地點。夢幻湖是聲音的聖殿和秘密基地,范欽慧迫切想把晚上和白天的野地聲音全錄下來,白天聽暮蟬聲,晚上聽面天樹蛙鳴叫,處在聲音大發現期的驚喜,她覺得似乎找到人生的正軌。

她不斷被聲音吸引,往山裡跑去。甚至連生大女兒時,孩子剛滿月,被關在家裡的她就忍不住回歸山林。「這是五月欸,是台灣藍鵲育雛的時節,我應該要帶我女兒見見台灣藍鵲。」她說。這位瘋狂的媽媽,把孩子包了帶去陽明山。她對著懷中一臉紅通通的女兒說:「這是台灣藍鵲噢,以後媽媽還要帶妳來,聽聽牠的聲音。」十多年後,她履行她的承諾,帶孩子南征北討台灣十二座森林錄音。多年的錄音累積,范欽慧逐漸發現聲景的細微變化。台東知本大赤鼯鼠的聲音背後,投幣式卡拉OK不甘示弱加入合唱;金翼白眉的高亢嗓音背後,卻是戰鬥機的聲音……。聲景,正在變遷。

想要守護聲音的想法,開始在她的腦中發酵。二○一二年,她讀到美國野地錄音師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的《一平方英寸的寂靜》。這位錄音師聽力曾嚴重受損,後來恢復聽覺。他決定站出來,守護地球上少數僅有的自然寂靜。他在美國奧林匹克國家森林公園的霍河雨林,放下一顆印地安酋長予他的紅色煙斗石,誓言捍衛這一平方英寸之地,以此為中心,保留三千一百平方公里的自然之聲。

漢普頓經常拜訪他的一平方英寸之地,當察覺噪音汙染時,他就會查明噪音源,要求對方避開此地。最後,他竟然以一顆石頭,改變三家航空公司的飛行路線。漢普頓主張:「所謂寂靜,不是沒有聲音,而是萬物都存在的寂靜。更重要的是,保護這些荒野之聲,讓世世代代得以聽見。」范欽慧深受震撼,「錄音師不僅是聲音捕手,他更能改變世界。因為他可以聽見,大部分人感受不到的幽微和美感。」她說。范欽慧寫信給漢普頓,謝謝他為寂靜所做的一切。想不到,她很快收到回信,漢普頓請她寄一顆台灣的石頭,「我要放到一平方英寸的寂靜裡。」范欽慧對著電腦興奮大叫,立刻找了書桌上來自花蓮河床的石頭寄回。


二○一二年十二月,漢普頓護送范欽慧的石頭到霍河雨林。兩個月後,他寄了一封信,連同石頭,和一個隨身碟還給范欽慧。隨身碟裡,盡是石頭這些日子來聽到的聲音。「妳的石頭太美了,我把它寄還給妳。寂靜會回家。」他寫道。

范欽慧決定帶著石頭尋找寂靜。為了解聲音和環境的關係,范欽慧赴義大利參加海底生物聲學研討會。原來在海底,一九七○年後各國布下監聽的天羅密網。冷戰結束後,這些監聽器運用於海底聲學研究。她好奇台灣海底有麥克風嗎?

聲景裡的生態危機

回國後,她追尋台灣海洋聲景,發現台灣真的架有數座水下麥克風。台大生演所博士後研究員林子皓就透過水下麥克風,聽見石首魚大合唱。早期漁民光把耳朵貼在船艙,就能聽見石首魚叫聲,藉此判讀牠們的洄游路線,如今得透過麥克風,才能聽見牠們急促高頻的聲響。林子皓的研究是離岸風電場對中華白海豚的影響。他解釋,離岸風機或深海低頻貨輪聲,都可能造成噪音。國外研究就曾指出,北半球的露脊鯨由於受到船隻噪音的影響,音量比南半球的露脊鯨音量來得高;甚至由於打樁的噪音,造成鯨豚聽力暫時性下降。

陸地亦然。在長年採集聲音的太平山,范欽慧開始推動台灣版一平方英寸的寂靜。奧陶紀苔原有著厚重苔蘚,像吸音泡棉,量測分貝僅二十四分貝,相當於無響室。一踏進去,寂靜到耳朵即刻耳鳴。她主導架設一台聲景錄音機量測此處的生態聲音。她的夢想是,走進這座森林,完全噤語,徹底享受大自然的聲音與空靈。

范欽慧曾比對同一地相隔十七年的音檔,發現聲景變化。一九九七年,她在台北鳥會創會理事長郭達仁介紹下,曾走訪賞鳥人口中的「大同電子賞鳥路線」。這條路線在台北市承德路七段四○一巷,走到關渡宮,五公里路程充滿鳥音。二○一三年,她重回舊地錄音。在她的錄音檔裡依舊可以聽到些許鳥聲,但更多的是低頻車流聲,轟隆隆響個不停。洲美快速道路硬生生橫跨賞鳥路線。「以前這條賞鳥路線可看見三十種以上的鳥類。現在台北市已找不到這種點了。」台北鳥會總幹事何一先說。一個聲景,凸顯環境變遷,就在我們漠然之中。

今年,她一手催生台灣聲景協會,推動保存聲景、傾聽聲音。「她給我一個難題,帶領民眾跟著耳朵去旅行。」王武郎說。六月,他們開啟第一場聲景散步,在關渡自然公園聽廟會聲,聽濕地的聲音,聽河川流淌……。從聲音捕手,到搶救寂靜的行動家,十八年的旅程,范欽慧並非大聲疾呼,而是傳遞萬物存在的寂靜,溫柔而堅定,更加鏗鏘有力。她說,「一切的答案,原來都在寂靜中。」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