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在老軍眷裡擁抱空間奢華

洪麗芬的紅色生活

2015/08/18

  • 文字 / Momo
LINE分享 FB分享

十年前某個晚上,台大教授施蘭芳與設計師洪麗芬,跟著一位朋友到民權東路附近的巷弄看房子,說是看房子,其實是先站在隔壁鄰居的院子裡往這邊看,屋子裡黑黑的當然什麼也看不到,只是隱約看到一棟兩層樓房被大院子及大樹環抱著,然而這黑暗中的剪影,卻觸動了她們。洪麗芬說,當時她心中馬上決定:「就是這裡了!」

洪麗芬回想剛搬進來時,說,當時房子亂糟糟的,原本應該是軍官眷宅,卻不知道從哪一年起隔了好多木板隔間,估計之前裡面至少曾擠宿了二、三十個工人。後來找到房東把房子租下來,他們將加蓋的木板隔間全部拿掉,又清除了堆積如小山的雜物,才還給這個房子一個清清秀秀的面目。

搬進來,她們也很快發現這個選擇太對了,兩個樓層又有庭院的住家,在台北都會已經成為一種奢華;人可以在樓上、樓下、屋內、屋外走動,享有不一樣的空間轉換。另一項意外的收穫是,位在眷村巷內的住家因為氣氛很寧靜,巷子前後也陸陸續續有人來這裡開工作室,把房子整理得很不錯。而走出去不到五分鐘,附近就有傳統市場,也有西藥房、7-ELEVEn等商店,再往外走就是車水馬龍的大道了,可以說是巧妙新舊混合的生活環境。

生活環境中最讓洪麗芬興奮的,竟然是傳統市場。她說,傳統市場裡的攤位很有趣,其中有個豬肉攤老闆會不定期自己製作香腸,但因為太好吃,每次一拿出來賣很快就會被買光。而市場中還有些不固定的臨時攤位,每次假日都會有不一樣的人來承租,有時他們賣花、有時賣衣服,有時去會換成碗筷雜貨或是賣給小朋友們玩的玩具,讓人充滿期待。她又提及,住家附近有個專門收紙和廢鐵的老先生,她們總是將東西拿去給他回收,這些生活上的細節,在在讓她覺得這個社區裡充滿真實生活的氣味,談著談著,她再次表達:「我很喜歡這樣,雖然住在台北市區,但是卻好像住在鄉下的村落裡,人和人的距離比較接近。」

洪麗芬與施蘭芳不太在乎住家是什麼風格,對她們來說,這裡就是一個最能讓她們放鬆與休息的地方,平常兩個人的工作都忙碌,洪麗芬忙於Sophie HONG服裝品牌的設計與布料研發,施蘭芳則忙於法文教學與出版事業,所以關於居家空間,她們不強調特殊布置,選擇家具時也完全憑兩個人的喜好。

但她們既然喜歡老房子的味道,也喜歡選擇一些經過歲月娑磨之後,發出柔沉韻味的老家具。或許是天生的美感,或許是藝術文學的浸淫,她們家中的家具沒有哪一件色彩或造型特別誇張,卻全部都散發著自然自在的樣態,即便看起來厚重甚至醜陋的大理石木椅,卻也巧妙的融入其他幾件家具與坐墊中,看起來挺有味道。

施蘭芳說她不喜歡太複雜的東西,喜歡簡單有個性的家具,像家中幾個老的實木圓桌,厚厚圓潤的木頭質感就深獲其偏愛。從事服裝設計工作的洪麗芬,一直以來對藝術創作有著莫名熱愛,除了每年推出新的服裝系列赴巴黎、紐約、日本等地參展外,她也時常參與國內音樂、劇場、舞蹈團體表演之服裝設計呈現,同時舉辦過多次裝置與珠寶設計展,多年下來藝術作品成了洪麗芬家最常見的擺飾。

洪麗芬收藏的物件不一定是知名藝術家的作品,有許多是她出國時看到的東西,只要是覺得有美感及藝術原創性,不管是名家雕塑或手工藝品甚至工具,她都會不辭辛勞帶回來。也因此在她家中出現很多讓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物件,像是威尼斯面具、西班牙藝術家的紙塑人像、大陸製防毒面具、泰國玩具水槍、非洲木椅以及斷了一隻手臂的男孩塑製Model等,小物件多到不及細數;這些玩意兒彷若無意地靠著角落,自成一區區奇特的室內裝置風景,不僅時常引發訪客的好奇心,洪麗芬說有時也激起她許多創意與聯想。

抒寫洪麗芬、施蘭芳與老房子間的互動不太容易,感覺上所有訊息都很零散,但細想,或許這就是老房子的本質所在,也是它最迷人之處吧,老房子感動人心的地方並非它外觀建築的風格、造型或材料,而是發生於生活在裡頭的人,每天每天的生活細節之中。

細想一幅畫面:雨天時,雨水會將她們的水泥房子濡濕,庭院裡的大樹和草地慢慢加深了顏色,人在屋內會聽到雨水敲打在屋頂上,很近的聲音,雨後天晴,她們清掃院子落葉,雖然麻煩但卻能感受到另一份生活的心情轉換。

施蘭芳說,好天氣的星期天,她喜歡坐在屋外金露花樹下改學生的作業,頂上樹葉像大傘一樣撐開的葉子密密覆蓋著,遮陰效果極好,而改好的作業要先用各種東西壓著,免得被風吹跑了。原來,住在老房子裡連改作業都能這麼愜意啊!

一天晚上,洪麗芬朋友生日,洪麗芬與施蘭芳邀請了一些朋友到家中玩,吃完蛋糕,只見施蘭芳拿出手搖唱盤與老唱片,在客廳放起法文老歌,大家隨著音樂起舞,說說笑笑度過樂聲洋溢的夜晚,其實也是因為住在有獨立院子的老房子才不會打擾到鄰居呢。

若說起住這裡唯一的缺憾,洪麗芬表示,在這兒住了十年,覺得房子很漂亮,一直想買下來,但房東並沒有賣掉的打算,因此很多地方她們都不能動。再加上房子位於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區,多年來不斷有建商覬覦這塊土地,他們很擔心這一區會像台北市其它區域的老房子一樣,一年一年下來漸漸消失。

施蘭芳有感而發說道,她在巴黎的房子也位於巴黎市區,是一棟有三百年歷史的建築,法國政府對這樣的建築通常會盡力保存下來。再看現在她們租的這個地方,是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所蓋的軍官眷村,同樣也呈現台北某個年代的歷史,她多麼希望這些老房子能被好好保存,甚至重新整理,存留一份美好的記憶與文化紀錄,而不是放任建商將美麗的老房子一棟棟拆除,再蓋起千篇一律的新大樓。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