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 Travel

走進100種蕨類的綠色隧道

新店花園新城的溯溪秘徑

2015/08/18

LINE分享 FB分享

大台北近郊就可以溯溪?是的。在新店花園新城的蘭溪,長達約六公里的溯溪路徑,中段的一公里河床平緩,屬於簡易級,連小朋友都能玩得開心;再往上游走去,林相更加原始,坡度也漸轉為高陡,難度增高。

溪旁的綠樹與蕨類如蔭,筆筒樹和相思木扶疏,小毛蕨、鳳尾蕨、廣葉鋸齒雙蓋蕨、觀音座蓮蕨、浮石蕨等蕨類滋長。爬行在蘭溪間,覺得自己像是回到了「侏羅紀世界」般,彷彿等會兒就會有恐龍爬行而出。

樹蔭隔絕了當天下午的炙熱高溫,溪水時而深及腰部,時而淺淺的,流過雙腳透著清涼。短短中段一公里的路程內,豆娘、水蠆(蜻蜓幼蟲)、蜻蜓、鳳蝶、螃蟹、小魚……等生物觸目可及。遇上了大水窪,還可以開心的打水仗。

與溪共生的自然天堂

「蘭溪」,供給著花園新城中三千多個居民生活用水,也是當地居民夏日嬉戲玩水、平時舉辦活動的地方。經常在某個樹蔭下,就能看見有人在此泡茶聊天、讀書吟詩。台北市民開車半小時可達,住在新城南側的社區居民,則只要打開大門,步行個五分鐘就可到蘭溪。

「水蠆(蜻蜓幼蟲)的下巴可以拉這麼長,這樣牠才可以吃到蚊子的幼蟲,可是牠又不能一直把下巴放在外面,所以牠得把下巴給收起來,像這樣。」夏日蘭溪裡,正熱鬧上演一齣戶外生態教學活動,領隊是新城裡剛上任的里長、同時也是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謝水樹。

他從下巴比了個長長的手勢,往小朋友的頭上伸去,又倏然的收起手,迅捷的拿下了小朋友頭上的帽子,學著水蠆吃蟲的樣子,逗得十多個孩子哈哈大笑。

兩個小時過後,旅程結束。「小朋友,跟蘭溪說謝謝,謝謝她給我們這麼棒的一個下午。」孩子們跟著謝水樹,邊鞠躬邊喊出感謝聲。

而從蘭溪往上走約十來分鐘,又是另一個秘境。「你看,走上步道,就看不到外頭的建築了。」謝水樹引領我們登上彎曲的階梯,才往社區邊緣走不到兩分鐘,再回頭張望,所有建築物,都藏在一層層的樹木間,不見蹤影。只是轉個彎,我們突然置身一片森林之中。

與蕨共舞的綠色秘境

像這樣充滿自然野趣的步道,在花園新城周遭至少有十來條。這條「油桐花道」位於花園新城西北方,是過去的保甲路,居住於此的先民以此為出入與運輸的主要道路,路上還有土地公廟(台灣許多山間步道都有土地公廟,除了保平安之外,也是過去大家相約碰面的地標物)。

從現今荒煙蔓草,很難想像這條路過去繁盛的景象。油桐花開時,白色油桐花如雨落下,社區居民到樹林裡散步,踩在滿地由雪白花瓣鋪成的白色地毯上,詩情又畫意。一旁溪水潺潺,一邊是筆筒樹、油桐樹、白匏子等各種樹木及蕨類生長,謝水樹每每行經這,總會閉上眼睛,傾聽大自然樂音與油桐花淡香。

台灣的蕨類大概有六百多種,在花園新城地區,就可以看到一百多種。光是一小塊坡地上,就可以觀察到包括筆筒樹、台灣桫欏、腎蕨、觀音座蓮、俗稱「山蘇」的鳥巢蕨等,這兒像是蕨類天堂。

「你猜猜這個構造是作什麼用的?」謝水樹要我們貼近觀察蜜源植物(編按:具芳香氣味或能製造花蜜而吸引蜂、蝶的植物)——「冇骨消」,花朵旁的小蜜杯,正吸引著螞蟻前來吸取花蜜,「螞蟻在這邊上上下下,吃葉子的昆蟲就不敢來了,有保護植物的作用。」自然界萬物,都有其精密的組成與理由。

說著,他邊摘下一片葉子,邊跟這棵挺拔大樹說:「不好意思,謝謝你了。」接著要我們猜這是什麼樹,葉片帶著檸檬清香,猜了許久,才搞清楚這是「柚子樹」。我們只吃柚子,難得見到柚葉,毫無辨識能力。在豐富的自然世界,我們的知識,都只是像孩子一樣。就像謝水樹所形容:「你不知道的植物,總是比知道的還多!」

幾個月前才剛當選上新店市粗坑里里長的謝水樹,過去曾經是一個工作狂,身為卡通導演,經常沒日沒夜的畫著動畫,不知假期為何物。

直到老婆實在看不下去了,幫他報名參加荒野保護協會的解說員課程,謝水樹才又重拾心中兒時在鄉下成長的原始呼喚,踏入自然。

四年多前搬進花園新城後,謝水樹總是身上一件T恤、一條休閒短褲、一頂登山帽,小背包裡總有防晒、防蚊乳液,一副隨時準備好擁抱自然的模樣。

鳥類守護者

「光是一小段路,水樹就可以講解上兩個小時。」蘭溪人文自然協會工作人員陳嘉佑說。所言不假,已經習慣帶領小朋友、大朋友到處親近自然的里長伯,解說植物、昆蟲時,總是帶著溫和的調皮感,先循循善誘再清楚解釋,光是一個「冇骨消」,就解釋了十來分鐘。

謝水樹不僅踏入自然,也把大自然拎回家。

他家大門邊的花器裡,就住著兩隻小彎嘴畫眉,後院一個由紗網木架組成的大棚架中,經常有不速訪客,日前住著一隻鴿子與黑冠麻鷺。

謝水樹模仿黑冠麻鷺的聲音惟妙惟肖,時而像是猛禽,時而又轉為像是鴨子般的叫聲。在社區裡,大家都知道,若是撿到了受傷的小鳥,就要趕緊送往里長伯的「鳥類中途之家」。

里長伯和小朋友分享他的自然知識,還分享他家的木製後陽台,有朋自遠方來,可以放心的在此歇腳、喝口水,休息夠了,再出發。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