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Travel & Leisure

打破建築呆板造型,讓家更人性!

以人為本的活性空間

2015/08/18

  • 文字 / 施穎瑩
LINE分享 FB分享

第一眼看到這間呈不等邊五角形加半筒狀的房子,很難想像住在裡邊的人,會有何感受?

它坐立在南投草屯鎮隘寮溪旁的山坡地上,左鄰右舍不是傳統的透天厝,就是鐵皮屋,不規則的屋型更顯突兀。跨過凹凸不平的不鏽鋼大門,主建築物有四層樓高,灰白色調,窗戶竟是「D」字型,屋頂外沿像是一頂鋼製禮帽的外圈,入口處有一個用鋼材與木板做成的L型雨庇,底下有兩根V字狀的鋼管當支柱,造型奇特。

這是旅居德國的華人建築大師李承寬,晚年在台灣留下的兩件作品之一。屋主為三代同堂七口之家,男主人莫若鴻是一名牙醫,女主人宋慧玲曾經營畫廊,夫婦兩人有收藏藝術品的喜好。莫太太以崇拜的口吻說:「我把李承寬老師的設計當成藝術品!」

一九九六年,莫氏夫婦透過雕塑家黃宏鎮引薦,認識從德國回台投入建築教育工作的李承寬後,十分欣賞他在有機建築上的成就,於是在草屯鎮上找地,想找李承寬建屋。但花兩年找到地後,李承寬他已搬回德國。 莫氏夫婦不灰心,透過書信往返,溝通時間長達半年,還親赴德國取回房子的設計手稿與模型,至一九九九年才開始動工。二○○二年這件立體藝術品完工,鄰居笑稱是奇形怪狀的「德國厝」。

完全不介意被取笑的莫太太表示,別人從屋外看到的是三尖八角,可是住在裡面,不等邊的角度其實就是他們的客廳、飯廳、起居室、臥室等,被切割為各有功能的空間,一些突出去的尖角就是視覺的延伸。至於建在室內的樓梯因為巧妙地借用了戶外空間,所以從屋外觀看呈半筒狀。

莫氏夫婦喜歡收藏藝術品,所以一樓除了有莫爺爺的臥室,其他都是展覽空間。他們特別景仰李承寬,因此特別留了入門右手邊,做為他作品展覽間,包括生前坐過的椅子、德國建築作品模型、設計圖手稿。一樓左邊往下走三階樓梯,一邊為吧台,另一邊是藝術品收藏展示間並兼作客廳。



這種經由階梯、牆壁分隔轉換接續的空間、界定層次感,讓一樓面積不算大的四十坪空間,卻無法一眼看清,也避免開門見山的無趣。 走下階梯後空間突然變大,作用像是中式庭院裡的迴廊,令眼前景致為之豁然開朗。房子坐西北向東南,在西南方向可遠眺虎頭山,所以從一樓的客廳、二樓飯廳、三樓起居室都開有大扇落地玻璃門,讓遠景、陽光、花園的景趣自然映入眼簾。

最重要的是以「人」為本,房子的形態、空間畫分、家具擺設,一切都是以居住者的人倫架構與生活習慣為首要考量。當年已年邁的李承寬,還特別從德國回台兩次,甚至住進基地附近租來的房子,藉以深入了解莫宅的家庭特質。最後確定為:「流動的三代同堂」。

莫宅的人口結構為:已經退休愛種菜的莫爺爺、忙著在外看診的莫若鴻、經營畫廊的莫太太、三名求學的女兒,和一名傭人共七人。根據這樣的倫理關係,他把每個人在家中停留的時間長短,分配了不同的空間配置。

因為年長的莫爺爺在家的時間最長,針對此要求,把地下一樓最方便的位置,留給了爺爺當臥室,配備一個小花園,通過大片玻璃門就能在這私密不被干擾的空間走動,另外四層樓高的房子,設置油壓式電梯,不但方便老人家上下,還可穩定房子重心,因為深藏在地下半層樓的機房,仿如一艘巨輪的船錨。

二樓是一家人共聚天倫聯誼感情之所,所以整層樓最好的視野,保留給飯廳,更在南面開立三面長方形大窗,旁邊又有一扇中國式圓窗,將戶外的綠意春情引入屋內,但最特別的是在大窗對面的牆壁上,掛上一面傾斜大鏡子,透過反射,無限延伸空間感,創造三度空間的視覺感受,也讓每一個坐在玻璃圓飯桌旁的人,都能欣賞到窗外的四季景色。

至於開放式的廚房,能讓愛下廚的莫爺爺,一邊下廚一邊還能與家人互動。其他空間配置還有儲藏室、傭人的睡房、客房、客用洗手間。



三樓為夫妻的主臥室、女兒的房間,但是面積都不大,剛好放置一張床鋪和衣櫃。反而將空間都留給起居室,起居室就在飯廳樓上,窗戶位置與二樓相同,採光度極佳,開放式的獨立書架,方便家人在此閱讀。但特別設有一處為莫太太的工作間,至於莫醫生的私密書房則設在四樓。因為李承寬認為,小孩長大後會求學、結婚,對家裡空間需求最少。當女兒全都離開後,父母將重歸自己,過著自我的精神生活,年紀漸長,有時會因吵架、生病、鼻鼾聲等原因,夫婦之間必須各具一個私人領域。

顧及人生活在屋子裡,建材常與人體接觸,四樓的天花板特別選用天然的台灣雲杉鋪設。為平衡整體美感,這片天花板還往外延伸,成為戶外天花板,雖然日曬雨淋,會使它的氣味變霉、被蟲蛀,但設計師和業主都同意,這顯示生命的存在與延續。

頂樓的屋頂則用輕鋼架做兩層設計,讓空氣產生對流,還鋪上兩層隔熱棉。特地設計為單斜方向,有向外延伸當雨庇的作用,從樓下往上看就像戴了頂帽子。在沒有開冷氣的情況下,中部炎熱的正午時間,只要打開窗戶涼風飄入,人在室內頓感通體舒暢。並且在屋頂上另架設了太陽能板,還利用日照儲蓄熱水,節省不必要的能源支出。

這個小小的頂樓也是每天清晨四點起床的莫爺爺,最愛的角落,趁家人還在熟睡時,他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搖椅上,等待日出,觀賞天邊映出的第一抹朝陽。吃完早餐後,莫爺爺又到菜園,照顧自己辛勤栽種的甘蔗、小白菜、芥蘭菜、芋頭、地瓜、枸杞……,讓自己與家人也能享用到健康的有機蔬菜。

對於近年台灣才開始重視的綠建築,早在六年前即住進這棟綠建築的莫太太認為,台灣起步至少慢了十幾年,且還看不到像李承寬般持有如此傑出的以人為本的建築理念,居於此內無不身心得以放鬆,是人住屋而不是現代房子的屋住人。



就像這棟房子,配備了七間浴室,令家裡的成員都可享有絕對的私密與方便。其次每一個空間,都被完整獨立的區隔開來,當你坐在餐廳時,只會看到廚房,無法看到另一個空間,莫太太相當認同這種有趣的概念,就像中國人的園林迴廊造景,柳暗花明又一村,讓空間與視覺交錯趣味橫生。

而大幅玻璃牆開在南邊,引進光源,卻無直接日曬,藉由玻璃牆與窗的透視,觀賞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園景變化,使人雖在內部空間亦能感受到季節的變遷,大自然與人緊密相連,不因房子而被阻隔。 在莫太太心目中,這房子實在太完美了,不但符合當地炎熱氣候;使用木板、大理石等天然建材,也才禁得起時間的洗禮,歷經百年而保有其本質;此外,空間具有彈性、不破壞原有地形、有開闊的半戶外空間、可隔熱的雙層屋頂等。

不過,房子不可能毫無缺點,莫家要裝燈時,就發現李大師忘了預留飯廳主燈電源位置,得從旁邊拉線接電,破壞美感。但李承寬大師對此如此解釋:有位德國業主的房子蓋得太完美,後來玩股票缺錢被迫賣掉房子,所以:「蓋房子不能十全十美,天會忌妒,有點缺陷才可以長久。」

李承寬用心營造的有機建築,完工後在台灣並未獲得太大回響,莫若鴻感嘆說:「李老師賣掉德國的三棟房子,來到台灣想有一番作為,可惜花掉了畢生積蓄也等不到一個機會,最後黯然回德國。」所幸莫氏夫婦留下了大師最後的作品,希望給台灣建築界一個重新思考的機會。現代人雖意識到人文與自然共存的重要,卻未能實質予以付出。建築該如何回歸自然尋找有機之美,只有我們每一個人真心熱愛自然保護自然,才能活得更有機。

*向大師致敬》李承寬

1914:出生於浙江

1931:隨五叔到德國進柏林大學攻讀建築,畢業後長期擔任德國有機建築大師夏隆(Hans Scharoun)的助手,曾協助設計世界聞名的柏林音樂廳和柏林圖書館。又與有機建築理論家黑林(Hugo Häring),一起進行中西文化的比較研究。



1953:獨立執業,專注於「住家」研究,共完成百餘個案子。

1981:到台灣任教於東海、中原、朝陽等院校,晚年在南投縣草屯鎮設計兩所房子(除莫宅外,還有一間林宅)。

1990:其位於南德高山區斯城東方近郊的別墅(Schoeffel House 1955),被德國政府列為文化資產保護對象。

1997:再度遷居柏林。

2003:於寓所逝世,享年89歲。

李氏有機九法

開窗:考慮到冬夏風向,南面開大窗、朝北開小窗。

樓梯:建在室內卻是借用戶外空間,從屋外看呈圓弧型。

地板:將大理石敲碎後,再拼成接近自然的不規則裂紋圖形。

省電:樓層高度為2.7米,節省光源與冷氣電力。

反樑:全屋橫樑藏在地板下,省去修飾的麻煩也減少壓迫感。

牆壁:30公分的牆壁,比一般15公分的厚度增加一倍,支撐屋內結構。

屋柱:室內只有一根柱子,呈梯形兼具美感,但在花園四周埋入地底20條、七米深的水泥柱,做為穩固位於山坡地房子的地樁。

無腳櫃:衣櫃、書櫃為無腳設計,方便打掃。

鳥型:置物用的鋼骨支撐架,設計成小鳥的形狀,以鳥嘴和鳥爪支撐兩層隔板的重量。

小檔案 _健築‧草屯莫宅

業主:莫若鴻
地點:南投縣草屯鎮
設計人:李承寬
面積:土地90坪、房屋四層樓,樓板面積160坪
造價:1,700萬元
施工時間:三年
主要建材:大理石、水泥、柚木地板、台灣雲杉、輕鋼架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