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入住後共有3次靜坐、冥想及瑜伽體驗,都在冥想教室內進行。(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入住後共有3次靜坐、冥想及瑜伽體驗,都在冥想教室內進行。(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20小時冥想抄經全蔬食,日本「空中禪修道場」紅什麼?

2025/04/27

LINE分享 FB分享

日本淡路島出現一種追求極簡的精緻生活風格,拋棄手機、減少交談,專注在自然與自己身上。這次我造訪在疫情後出現的「空中禪修道場」,一泊二食住宿體驗,吃蔬食、靜坐,單人收費就要萬元台幣。

這場禪修旅程非常特別。「禪坊靖寧」找來得過普立茲克獎的日本建築師坂茂,以杉木打造長型建築結構,懸臂式設計將長型建築架在鋼骨結構上,坐落在東經135度線的位置,這是日本標準時間設置的中央位置。建築在此,也有拋棄時間,回歸自我的象徵。

開車前往時,車程穿過明石海峽大橋,走入自然綠意,周圍一片鬱鬱蔥蔥。突然間,狹長型架高的木造建築撞入眼中,彷彿漂浮在樹梢之上。這裡不走奢華路線,而是嚴謹追求極簡。20小時的入住時光裡,靜默、體驗冥想、瑜伽,無魚無肉,衛浴共用,還得自己鋪床。

長型木造建築坐落林間,視覺上就像漂浮在樹林中。(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長型木造建築坐落林間,視覺上就像漂浮在樹林中。(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兩層樓的木造建築,長達100米的空中甲板,用來營造被自然包圍的空間。走入其中,迎面而來的是安靜。落坐在窗前的座位,服務人員端來無咖啡因的熱茶,茶裡加上自家醃漬的酸梅,讓身體先舒緩下來,方能步入房間。

18間房間,最多可以容納27位旅客,有單人、雙人房型,每間房間以禪語命名。床鋪是一人一張可供禪修的榻榻米小床,沒有多餘的裝飾和電器,只提供靜坐用的小坐墊。

「這裡的牆壁很薄,夜晚請保持降低音量,不使用手機喔!」進房時,工作人員會小聲提醒。這天晚上共有20人入住,入房後安靜等待禪療、禪茶和禪書時間,會由工作人員敲缽提醒。

房間素雅簡約,一人一張榻榻米小床,每床都附上可供靜坐的蒲團。(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房間素雅簡約,一人一張榻榻米小床,每床都附上可供靜坐的蒲團。(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禪療」其實是冥想與身體活動,走進360度開闊的狹長教室,周圍綠意在此處無限放大。這裡有為靜坐特意設計的座椅,先靜坐、後以瑜伽或頌缽,藉此放慢身心,並先認識自己的身體狀態。

「禪茶」體驗是自己取水倒入碗中,嘗試手打抹茶;「禪書」則是在館內選擇任一處,抄寫經文。只是此處的經文並非真正的經書,而是一串感謝天地與自然,歌頌美好陽光的內容,非常可愛,也翻轉了禪的嚴肅。

晚餐的全蔬食料理,是這場住宿的最高潮。顛覆一般人對素食的認識,用最高標準嚴格執行健康飲食的概念,無蛋奶、無麩質只是基本,有趣的是完全不使用糖,以蔬菜和甘酒的天然味道提取甜味。不用小麥、不炸不炒,料理完全無油,還從日本各地老醬坊取材,選用傳統製法,經過一至三年時間天然釀造的調味料入菜。

這天我嘗到的是發酵料理晚餐,主食是使用赤醋做的日本蔬菜押壽司,配上清酒酒粕的蔬菜湯、雜菜腐皮、豆腐乳、馬鈴薯泥等配菜,還有餐後紅豆湯。雖然無油無肉,但整晚都有飽足感,絲毫不覺得餓。

餐點全蔬食依照季節變化,沒有蛋奶也不用糖,更無添加物。(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餐點全蔬食依照季節變化,沒有蛋奶也不用糖,更無添加物。(圖片來源:禪坊靖寧提供)


坂茂以紙材木造蓋農家食堂

餐飲體驗在淡路島延伸,除了禪坊靖寧外,周圍也有以自然和農地為出發點,同樣由坂茂設計的餐廳「陽·燦燦」。因為近年日本糧食自給率下降,於是在這座天然島嶼上衍生出讓人與土地更靠近的想法。

使用木造與紙為基礎材料蓋成的建築,未來可以自然分解於大地,餐點部分與周圍農家合作,每一餐可以吃到十至十五種蔬菜,豬排、義大利麵等餐點皆有。想要離土地更近,也能參加在農田裡的勞動體驗,感受與都市不同的生活節奏。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