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林冠名的《Sunset暮》以東北角的海洋風景為主視覺,透過濾鏡拍攝數百張映像,轉成8分鐘的影像作品。(攝影:陳鴻文)
林冠名的《Sunset暮》以東北角的海洋風景為主視覺,透過濾鏡拍攝數百張映像,轉成8分鐘的影像作品。(攝影:陳鴻文)

兩張SD卡也能當藏品?開箱鄭宗杰無法定義的錄像蒐藏

2024/12/29

LINE分享 FB分享

恆成紙業負責人鄭宗杰曾因為工作離家12年,返回台灣後,發現整體社會因為曾經的太陽花學運,出現特殊改變。喜愛藝術的他,察覺許多台灣藝術家作品裡,都涵蓋一種無奈跟抗爭感。他注意到較少人蒐藏的錄像藝術,相似於短影片卻不一定有故事導向的錄像作品,不像一般畫作或雕塑等實體物件,這種新形態的藝術創作,被稱為「無法定義的影像」。

※延伸閱讀:他中年失業接棒老紙行,恆成鄭宗杰打造「紙界奢侈品」、用藝術逆轉夕陽紙業

在短影音作品充斥於手機裡的現代,到底為什麼還會有人蒐藏錄像作品?採訪過程裡,鄭宗杰在辦公室播放他的錄像藝術蒐藏,精巧的盒內裝上兩張SD卡,接上電視,8分鐘的錄像裡播放的是東北角的海,變動的濾鏡呈現各種色澤的台灣海景,無配樂無音效,似變亦不變,這是林冠名的錄像藝術勾勒的畫面。

真實場景呈現在眼前,但觀賞時卻帶有足夠的距離感,錄像作品帶出旁觀者視角,讓觀眾自己解讀。「感覺藝術家有想說的話,藏在作品裡。」鄭宗杰表示,離開台灣後他錯過的時光,都藏在藝術品裡,從畫作、雕塑到錄像作品,他不斷在裡面找台灣藝術家對土地說的話。

他著眼在30歲至45歲的台灣當代藝術家,「這個年紀的藝術家,作品裡有很多反映現代社會的聲音。」以此為引子,他開始認識如今的家鄉,台灣的山、海、土地風貌。

他把辦公室打造成彷彿藝廊一樣的空間,讓來者也能欣賞。對他來說,藝術品是否增值並不是重點,能夠支持台灣藝術家持續創作,能把台灣土地上的故事記錄下來,才是他想把握的。

林冠名《Sunset暮》
2019,錄像:8'45" (循環播放)

林冠名的《Sunset暮》呈現當代環境與前衛風格的錄像藝術。以東北角的海洋風景為主要視覺,透過濾鏡拍攝數百張映像,轉成8分鐘的影像作品,畫面色澤每0.5秒會改變一次,即便看似場景相同,但色調與海浪波度卻有不同。講述同一個風景使用不同濾鏡的風貌,也反映了如今社會透過濾鏡看待他人的模樣。

精巧的盒內裝上兩張SD卡,接上電視即可播放,這是林冠名的錄像藝術《Sunset暮》。(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精巧的盒內裝上兩張SD卡,接上電視即可播放,這是林冠名的錄像藝術《Sunset暮》。(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周育正《電鍍金,保持冷靜,鍍鋁鋅板,祈禱,漸層,灰燼,抗議,不均,不滿,資本,香爐,佼存,激動,擊,日光。二》
2015,不鏽鋼、塗層、鋼板、霓虹燈、繪畫、石膏、水果

藝術家周育正的作品電鍍金系列作品,使用不鏽鋼、鍍鋁鋅板成為材料,結合手繪畫板的淡色調風格,不同材料進行組合的創作。好比台灣的街市,用鐵皮屋、水泥、紅磚與人聲,相互組成這片土地的特殊風景。

藝術家周育正的電鍍金系列作品,使用不鏽鋼、鍍鋁鋅板等不同材料進行組合創作。(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藝術家周育正的電鍍金系列作品,使用不鏽鋼、鍍鋁鋅板等不同材料進行組合創作。(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陳俊宇《_USED TO》
2020,維納斯象牙紙

以行為藝術為基底完成的作品,陳俊宇站在超過180公分高的維納斯象牙紙上,在一定的時間裡,重複的割紙,身體形態從站到坐的過程中,他不斷割下圍繞身體的紙,創造出不同時間節點中自己的切片,並將之留在現場。這樣的作品對於陳俊宇來說,是一種永恆。

陳俊宇《_USED TO》是以行為藝術打造的作品。(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陳俊宇《_USED TO》是以行為藝術打造的作品。(圖片來源:鄭宗杰提供)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