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當「美國女孩」重返台灣,阮鳳儀鏡頭裡外的美國夢

2024/04/15

LINE分享 FB分享

「那你當初幹嘛帶我們去美國?」

電影《美國女孩》裡,13歲的少女梁芳儀對著因為罹癌正在化療的母親大吼,女孩含著眼淚,嘴角滿是倔強,媽媽的眼裡同樣是即將奪眶而出的淚水,眼神卻滿是挫折與悲傷。

這不只是電影故事,而是31歲導演阮鳳儀的真實人生。這位現實中的「梁芳儀」頂著一頭時髦女孩也不敢輕易嘗試的超短髮,眼神閃亮,搭配在一起,讓人想起西方神話中精靈的輕盈靈巧,但五官卻有種東方女子的溫婉,說話時每個字聲音圓潤,字正腔圓。東西方的優點融合得剛好,一如她的人生,台灣與美國交錯得巧妙。

重返台灣,破碎的是誰的美國夢?

1997年,阮鳳儀和媽媽與妹妹一起踏上美國土地,她笑稱那是個「上課乖寶寶,下課吃乖乖」的年紀,就被父母以英文很重要、美國教育環境好的理由開始追尋「美國夢」,但7歲的女孩哪裡懂得美國夢,只知道到了一個新環境,一切必須重新開始。

或許到了美國時年紀還小,適應力夠強,小朋友玩在一起,熟悉得快。但阮鳳儀怎麼也沒想到花了5年習慣的美國人生,卻因為母親罹患乳癌必須返台治療,被迫喊卡,母女三人重新踏上台灣土地,再度重新來過。

「其實一到台灣機場,我第一個想法是『哇!好多跟我長得一樣的人喔!』因為美國很不一樣嘛,大家都長得不一樣,光膚色就很不同。」對台灣這個出生地,還來不及重新習慣與同胞相處,阮鳳儀就要面臨來自家庭和學校的改變。

在家裡,有個因為罹癌而每天喊著自己要死了的母親,在學校要面對「少一分打一下」的填鴨式教育,文化落差事小,但那個最需要同儕肯定的青春期,阮鳳儀要面對與美國好友斷聯的失落感,還要被台灣同學酸言酸語叫「美國人」。

為什麼媽媽回台灣就變了一個人?為什麼資優生回到台灣卻被老師羞辱「52分在美國是及格嗎」?為什麼?為什麼?身份認同、文化落差、母親生病,一切的壓力,13歲的她不懂得如何化解,只能用叛逆與憤怒抵抗一切,並與媽媽不斷衝突,並將「重返美國」作為獎勵,一切回到美國都會好了。

阮鳳儀宛如小刺蝟般,用刺把最柔軟的心事包圍,連妹妹也曾疑問:「妳可不可以不要一直跟媽媽吵架?」當時的阮鳳儀不懂,但長大後卻懂了。不只是13歲女孩想回美國,背後代表的其實也是媽媽的美國夢碎了。

按照藍圖,阮家兩個女兒會在美國落地生根,事業有成後將爸媽接去美國定居,移民計劃順利完成。但這樣的計畫卻因為媽媽的乳癌被迫中止,待了5年的女孩心痛,更何況是放棄外商藥廠高薪的媽媽。

放棄中文追尋電影,尋找新的美國夢

到了阮鳳儀國三那年,「我大概已經認命了吧,因為那時離開3年,已經跟美國脫軌,就算回去,課程也銜接不上了。」現在的阮鳳儀談起當時,嘴角已經能掛上笑容。特別的是,爸媽其實在阮鳳儀考上師大附中時對她說:「你要回美國可以啊!」讓她直呼好奸詐,但仍舊選擇留在台灣,做出不得已下的最好選擇。

「其實我從小就喜歡文字跟語言,英文中文都很喜歡,就算去美國還是讀很多中文書,識字沒有問題,只是寫字沒有很好。」加上高中老師朱美卿加深了這份愛,讓阮鳳儀能繼續朝中文這條路前進。

過了3年,阮鳳儀如願考上最高學府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她曾經以為自己能成為作家,或是考份公職當個國文老師,與中文相處一輩子,卻在投稿文學獎連連失利後開始迷惘,「我發現自己一直失敗,中文系就是有些同學可以一直中(得獎),過了幾年我發現自己可能不適合,也發現就算得了首獎,可能讀的人越來越少,純文學也越來越寂寞。」

「既然要做,我想做有對話性的東西,我覺得社會影響力是很重要的。我想到那編劇呢?如果是寫劇本或是電影呢?因為電影才100年,跟當代社會是非常有互動跟對話空間,這是一個很大眾藝術的東西。」阮鳳儀說,大學時最喜歡戲曲相關的課程,既然都是用文字傳遞想法,她將目光鎖定電影劇本,能夠發揮自己文字所長,也能跟上當代習慣圖像表現的模式。

金馬影史首位女性新導演,台美養分成就好電影

立定志向,阮鳳儀決定考電影相關的研究所,看了看台灣相關系所,都需要念4或5年,「但我想過,如果我念不完怎麼辦?」於是她將目光轉往兒時曾待過的美國,開始準備考取編劇相關系所,才剛準備尋找新的美國夢,第一年,卻落選了。

「其實那個時候電影留學潮已經開始了,國際學生競爭很激烈,身邊也有人考相關科系。編劇因為門檻低,考的人也很多,那我就決定改成考導演系試看看。」但要申請需要有個人影像作品,阮鳳儀既害怕也猶豫,「但我大學的沈曉茵老師跟我說:『那你就自己導吧!』但我跟她說我不行,老師又說:可是沒有人是天生會導戲的啊!什麼事情都是從0開始。」

這句話給了阮鳳儀一劑強心針,她拍下人生首部短片「抹片檢查」,後來報名5間學校,最後錄取了美國電影學院、南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僅有1間被刷掉。談起這段輝煌史,阮鳳儀笑說:「後來我就寫信跟他們說,誰給我獎學金我就去念,而且收到通知書很開心衝出門外,我還跌倒。」連日常開心事都像拍電影,超級戲劇化。

不過到了美國,就不像電影般這麼有趣,阮鳳儀重返美國,租房子、考駕照、保險全都靠自己,那一刻,阮鳳儀才明白媽媽當年獨自帶著2個女兒遠赴異鄉追夢的辛苦。阮鳳儀曾說,光是處理日常瑣事還要攻讀研究所,就已經快崩潰了,「我念研究所還可以下課,但是她有兩個小孩是不能下班的。」

雖然過得辛苦,不過來往台灣與美國的養分都已經鐫刻在她的靈魂中。阮鳳儀在美國電影學院中學會溝通,學會如何與來自不同國家、文化背景不同的同學合作,「導演是個Leader,需要說服大家往你的方向作,大家又來自不同領域,跟大學做分組報告不一樣,我覺得滿難的。尤其是在研究所,是一個很國際化的環境,還是要學著不同的溝通方式,要拿捏怎麼帶團隊這件事情。」

但阮鳳儀選擇拍攝的主題卻是華人家庭的關係,她的畢業短片《姊姊》是《美國女孩》前身,同樣從個人生命出發,藉由一支彩色蝴蝶結髮夾,帶出初入青春期的姊姊、年幼的妹妹和中年的媽媽,三位女性在文化和衝擊下,如何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美國這個新世界。

東、西方的滋養催生出《美國女孩》,阮鳳儀選擇將故事背景拉回台灣,探看移民失敗家庭的另一面,藉由家庭故事,也帶出華人母女「相愛相殺」的微妙氛圍,將華人家庭關係、母女情感勾勒的透徹。

描述東方故事,劇組團隊卻是跨國合製,攝影師Giorgos Valsamis來自希臘,過去曾以短片《I Am Afraid to Forget Your Face》獲得坎城短片金棕櫚獎,剪接則是在美國進行,阮鳳儀克服時差、距離,順利完成《美國女孩》。

《美國女孩》上映後,一連摘下國際影評人費比西獎與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獎,相當於同獲專業影評人與一般觀眾肯定,阮鳳儀個人也摘下第58屆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獎,成為金馬史上首獲此獎的女導演。

破碎美國夢,團圓家人情

東、西方文化浸潤,阮鳳儀認為的確歸功於自己從小浮動的身份認同,「就像我在美國不會被歸類在Asian Amerian(亞裔美國人),可是在台灣又被當成ABC(American-Born Chinese,華裔美國人),但其實我也不算,我的人生移來移去是很不一樣的,這個曾經讓我很困惑。」

「很多次之後,我就放棄解釋了!因為我無法用二分法歸類在哪一邊,有個年紀讓我很困擾,但我長大之後就會發現.......大家會覺得非黑即白,會想用二分法或是貼標籤簡略很多事情,但很多事情是灰色,灰色甚至也有灰階,這個問題出在問題本身,因為問題有問題,才沒有答案。」

不同於13歲那年用刺包裹無措的小少女,阮鳳儀已經懂得如何保護自己卻也不傷害到人。

對待母親的態度也一樣,移民有拉力也需要推力,阮鳳儀追問母親多年,若為了美國教育好、環境好是個拉力,那推力又是什麼?「我追問媽媽好多年,直到寫『姊姊』我很認真問她,她說:『那時我也很年輕啊!我也想重新開始。』」

阮鳳儀長大才理解,華人父母有了孩子後,會把自我縮小到幾乎只剩下爸爸或媽媽的身份,前往美國那年,爸媽結婚10年,孩子不需要父母時時刻刻像照顧嬰兒般隨時注意,因此開始試著思考「我想要的是什麼」,移民美國則是個閃閃發光的新生活,讓人想試一試,當時陷入思考的母親當然也心動。

「美國女孩」將目光定位於大女兒梁芳儀,乍看是梁芳儀不斷追尋重返美國的美國夢,但回到台灣,其實也暗示母親追夢失敗,被迫回到台灣,繼續一家人擠在昏暗的新店老公寓中,過著一日復一日的相同生活。「所以我想要說個移民失敗的家庭,這有個副作用,我們看到很多移民成功的案例,但我們很少看到失敗的案例,這個矛盾其實在母女關係中。」

阮鳳儀回憶,當時為了劇本需要重現當時的生活,電影也需要從多個視角出發,必須理解每個家庭成員重返台灣時內心的想法,她便帶著爸爸、媽媽一起進行心理諮商。一開始媽媽不願意,最後因為擔心「女兒生病了」才決定加入。

諮商一開始,爸爸先說了想法,阮鳳儀也分享了心事,沒料到輪到媽媽突然淚流滿面,「她邊哭邊說,『妳們竟然是這樣想我的⋯⋯我⋯⋯我太受傷了!』然後就落荒而逃。」阮鳳儀以八點檔戲劇的演技重現當時畫面,演了一小段甚至笑出來。但媽媽的一句話其實也呼應華人父母的習慣,渴望被瞭解,卻又怕被戳破真實想法。

回到真實人生中,阮家其實不像電影如此針鋒相對,但依舊吵吵鬧鬧,阮鳳儀分享,家裡溝通直來直往,妹妹的男朋友第一次到家裡玩甚至覺得害怕,「因為他說我們在吵架,我妹才跟他說沒有,我們家平常說話就這樣。」

話鋒一轉,阮鳳儀又分享媽媽像個太后的事蹟,自嘲跟媽媽出門都得當丫鬟,吃飯幫忙倒水,逛街幫忙找衣服提袋子,不同於小時候的怒目相斥,阮鳳儀談起媽媽,開心的眉毛都高高揚起,接下來,阮鳳儀又說下一部作品還想拍家人,「我的妹妹剛結婚,因為疫情,中間發生很多有趣的事。」

雖然阮鳳儀說自己想拍個受「移民失敗症候群」所苦的家庭,重現2002年家裡辛苦的一年,過了20年,美國夢碎了,但有家人的地方就是天堂。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