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里長龔志慧(前排右一)自發性的帶領志工和都市規畫師一起維護花園,讓各級機構都常來參觀學習。(攝影:李明宜)
里長龔志慧(前排右一)自發性的帶領志工和都市規畫師一起維護花園,讓各級機構都常來參觀學習。(攝影:李明宜)

他們推倒鐵皮屋違建、活化畸零地,在大安區霧裡薛圳雨水花園重現古水圳秘境

2024/01/28

LINE分享 FB分享

想打造永續家園,如果不是從零開始就沒辦法了嗎?其實只要心態對,就算住在老公寓,甚至租屋族,都有機會參與打造永續家園。

以台北市大安區錦安里的霧裡薛圳雨水花園為例,這座花園鄰近師大校園,周遭還有永康商圈,車水馬龍很熱鬧。很難想像,它原本是一塊搭有鐵皮屋的畸零地,如今人來人往,不少人停駐拍照。土地原本隸屬水利會,但因為面積小沒有使用,結果竟被不肖人士搭建鐵皮屋,更有幾台已不知物主是誰的報廢車輛。

里長龔志慧每天看著心情都很煩躁。直到2016年,上級終於下達指令,指示所有水利會的土地若被侵占都得積極搶回,這塊土地才有被活化的機會。

然而,市中心土地寸金寸土,當時怎麼不做停車場?龔志慧回答,那時不是沒有人建議過,但她堅決反對:「我唯一不想做的就是停車場,因為會污染空氣、產生噪音。」曾是室內設計師的她認為,只有綠化,才能讓這個地方活絡起來。

大安區的霧裡薛圳雨水花園鋪上石子路步道讓民眾能自然的走進花園。(攝影:李明宜)

大安區的霧裡薛圳雨水花園鋪上石子路步道讓民眾能自然的走進花園。(攝影:李明宜)

她發揮設計師專長規畫花園造景,種植九層塔、芳香萬壽菊、蝶豆花等食用性花草。在重劃的過程,她觀察到一塊水泥地微微凸起,因此找來都市規畫師劉哲瑋一同了解,才發現底下竟是清領時期的水圳,是台北盆地最早有紀錄的水圳,他們刻意將水圳原貌保留,也希望藉此促進歷史教育。

現在這裡有退休老師自發到場維護花草,甚至手寫卡牌介紹植物,甚至不少外賓都指名要參觀。如今這座花園,不僅是里民們的休憩勝地,許多人會在這裡等早餐,或是走累了就休息一下。

天母SOGO後方成都市開心農場

士林區天母SOGO百貨後方的德行公園也有一座被稱為「台北最貴農園」的菜園。這座菜園起先只是一個被強制開始的政策,2015年,德行里里長張僡美順應市府「田園城市」政策,將公園綠地劃分一半來種植食用蔬菜。

張僡美說,一開始成效有限,沒有志工想參與,她轉向先找師資開設種子班。但找人不容易,第一次開設來了10個人,但留下來的,只有3個人。

天母SOGO後方的里民菜園有20多位志工輪流排班維護,是社區凝聚的重要力量。(攝影:郭涵羚)

天母SOGO後方的里民菜園有20多位志工輪流排班維護,是社區凝聚的重要力量。(攝影:郭涵羚)

初始,她自己也下去種,在這人來人往的鬧區中,居民看見覺得很新鮮,開始有人圍觀,進而加入志工行列。現在大概有20多位志工協助維護。每週要排班澆水,傍晚還要來抓鍋牛,也要固定上課。

7、8年來,張僡美最有感觸的是里民的感情變得更緊密,她舉例:「像是路過就會問,最近種什麼啊?甚至看到有人在偷菜,也會趕緊跑來告狀!」促成守望相助的情誼。

里長張僡美(右四)笑嘆從找不到人來種菜到現在要防範偷菜賊,都是很好的機會教育。(攝影:郭涵羚)

里長張僡美(右四)笑嘆從找不到人來種菜到現在要防範偷菜賊,都是很好的機會教育。(攝影:郭涵羚)

當菜種到一定的產量,志工也沒有獨占,每週她舉辦銀髮族共餐課程,還送給當地長者,形成真正的永續循環。我問這20幾位志工平常要早起澆水、晚上還要來抓蝸牛、週末還得上課,為什麼樂在其中?他們喜孜孜回答:「跟大家一起談心很快樂啊!」「不看手機,看綠色植物不好嗎?」「沒有上班累啦!很舒壓!」「看著自己播種的植物收成,成就感無可取代!」

其實打造永續家園的方法很多,從平地蓋高樓,或善用科技規畫,但難的是,人心是否準備好了?社區裡的空地,可以只是一塊停車場、一片乏人問津的草地,但無法激起交流,更難談善的循環,但若規畫為菜園、步道,它才有機會成為世代交流、機會教育的核心。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