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Perspective

在台南鄉間地區的田野間旅行,會看見地平線上赫然出現金字塔狀的尖塔,這裡是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在台南鄉間地區的田野間旅行,會看見地平線上赫然出現金字塔狀的尖塔,這裡是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李清志專欄〉台灣第一座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之作,被遺忘在台南鄉間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2021/03/11

LINE分享 FB分享

在台南鄉間地區的田野間旅行,地平線上赫然出現金字塔狀的尖塔,有如某種紀念性的建築,塔頂上矗立著十字架,原來是一座奇特的天主教堂——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

60年前,天主教會聘請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öhm)設計這座台南鄉間的教堂;因為地處偏僻,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甚至台灣建築界也沒有人注意到這座教堂。

直到1986年建築師波姆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大家才開始注意到這位德國建築師,才發現他在台灣竟然有一座教堂建築作品。

波姆的建築作品多半是在德國境內,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是他在海外的第一件建築作品,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座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之作。

菁寮聖十字教堂是一座幾何塊體構成的教堂,尖塔表面是鋁板包覆,在陽光照耀之下閃閃發亮。(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菁寮聖十字教堂是一座幾何塊體構成的教堂,尖塔表面是鋁板包覆,在陽光照耀之下閃閃發亮。(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波姆可說是出身於建築世家,他的父親、祖父都是建築師,後來兒子也繼承衣缽,成為職業建築師。

波姆的父親是設計傳統天主教堂的建築師,但是波姆走的卻是現代主義的建築路線;他受到密斯.凡.德羅與華特.葛羅培斯影響很大,因此建築手法與包浩斯學院接近。但雖然他的建築設計簡單、幾何,卻充滿著某種古典紀念性。

菁寮聖十字教堂就是一座幾何塊體構成的教堂,主會堂呈現巨大金字塔狀,旁邊附屬的尖塔則呈現圓錐形,尖塔表面是鋁板包覆,在陽光照耀之下閃閃發亮!尖塔上有幾個象徵物,主會堂頂端是十字架,代表著基督的救贖;入口鐘樓上是風向雞,代表著警醒;聖洗堂上的尖塔是鴿子,代表著聖靈;而聖體室上方尖塔則是王冠,象徵著基督的王權。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尖塔上有幾個象徵物,入口鐘樓上是風向雞,代表著警醒。(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尖塔上有幾個象徵物,入口鐘樓上是風向雞,代表著警醒。(圖片來源:李清志提供)

60年前在台南鄉下出現這樣一座金屬金字塔教堂,對於當地農民來說,可說是非常前衛與突兀,當年還有居民認為風水不好等等。

有趣的是,建築師波姆其實並未來過台灣,他依據在台灣天主教會修士所提供的現場照片,直接在德國設計。金字塔狀的會堂屋頂,其實並不是為了仿效埃及金字塔,而是從當時的黑白照片:農民用四支大竹竿,架起的臨時茅草亭子,所得到的設計靈感。

整個教堂內部設計也頗富巧思,聖洗堂內的受洗池,銅鑄的頂蓋呈現圓錐形,也是波姆精心設計,並請德國工匠打造,質感非常厚實,剛好呼應教堂的尖塔。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教堂內部設計也頗富巧思,聖洗堂內的受洗池,銅鑄的頂蓋呈現圓錐形,剛好呼應教堂的尖塔。(圖片來源:李清志)

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教堂內部設計也頗富巧思,聖洗堂內的受洗池,銅鑄的頂蓋呈現圓錐形,剛好呼應教堂的尖塔。(圖片來源:李清志)

為了宣教上的方便,天主教會也入境隨俗,在會堂中放置中國傳統香爐燒香(聖經中焚香代表禱告,香煙繚繞升上天庭,有如禱告被上帝垂聽),會堂側邊甚至設有祖宗牌位,代表天主教也重視「慎終追遠」的觀念。

我們到菁寮天主堂參訪,受到法國神父呂天恩的熱誠接待,他帶我們爬上教堂屋頂平台,從不同角度觀看教堂建築,特別是金屬尖塔的細節,從屋頂觀看特別清楚。

他還帶大家從密道入口,進入金字塔屋頂內部,觀看教堂建築結構。看著穿著中世紀修士服裝的神父帶著大家爬上爬下,非常有趣!

我們漫步在田間小徑,從不同角度觀看教堂尖塔,感覺依舊超現實,總覺得這裡好像不是在台灣,加上接待我們的是位外國神父,有種「偽出國」的奇異感受。

台灣是個奇妙的國度,總有許多異文化的交流影響,只要花點心思觀察與體會,就可以找到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物!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