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尚 Style

在棕櫚油果園中,等待被收集加工的成熟棕櫚油果實。(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在棕櫚油果園中,等待被收集加工的成熟棕櫚油果實。(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你不知道的棕櫚油:影響環保、生態、健康、民生、經濟的關鍵原物料

2023/08/16

LINE分享 FB分享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棕櫚油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在世界各地,棕櫚油產量在過去十幾年中幾乎翻了一倍:油棕櫚種植園在地球上,覆蓋約紐西蘭大小的面積;美國賣場裡,幾乎一半的產品,棕櫚油皆以某種形式潛藏在貨架上,等著消費者帶回家。但是棕櫚油產業的革命,其實建立在偷來的土地和奴隸勞動之上,不僅席捲各地、撼動不同社會既有的文化,而且毀滅性的導致了標誌性動物瀕臨滅絕,並在東南亞地區造成大幅度的景觀改變。而為了替農場清出空間而點燃大火的碳排放量,也深刻影響其他工業化已開發國家。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獲獎記者喬瑟琳‧祖克曼花了數年時間旅行全球,從賴比瑞亞到印尼,從印度到巴西,發掘這種影響人類和環境甚巨的植物與整個產業、飲食文化,而相較於此我們卻對這知之甚少。

本書引人入勝的敘述,融合了歷史、科學、政治和食物等元素,從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這種隱藏的成分已完全顛覆人們的生活。這份傑出的調查報導,讓我們在大賣場商品架、網路購物準備將貨品放進購物車的時刻,多想一下——我們所做出的購買選擇,與我們生活其中、處境艱難的地球之間緊密相連。

《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圖片來源:麥田)

《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圖片來源:麥田)

書名: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
作者:喬瑟琳・祖克曼(Jocelyn C. Zuckerman)
譯者:黃文鈴
出版社:麥田

※以下內容經授權摘自《棕櫚油帝國:搾出權力,殖民與當代政經貿易角力,影響全球生態的關鍵原物料》,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

我們將世界上可居住的土地半數用於農業,但全世界有九分之一的人——約8.5億的男人、女人與小孩─仍然在挨餓。三分之一的人超重或肥胖。同時,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指出,全球氣溫可能會在2030年至2052年間上升至少攝氏1.5度,這會導致極端氣候、生態系統遭到破壞、水資源短缺、作物減產與大規模遷徙等毀滅性的影響。光是砍伐熱帶森林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占了全球的百分之8——比歐盟的排放量還多。我們正經歷一場大滅絕,不斷減少的生物多樣性威脅著大自然免費提供的珍貴服務─像是淡水、授粉與病蟲害防治。當嘉吉、豐益國際、森那美與蘇爾芬等農企的管理層與股東們數算著他們口袋裡的數百萬美元,油棕工人卻在危險的工作條件下辛勤勞動,但收入仍不夠養活他們的孩子。很顯然地,我們有很多地方都做錯了。

若這場疫情告訴了我們什麼,那就是我們做出改變的能力遠大於過去的認知。面對這項全球性的緊急狀況,各國政府與社會迅速動員組織起來,採取根本性的行為改變,這在過去完全無法想像。各國總統與總理封鎖了整個國家,數個大洲的(大部分)公民自願戴上口罩,保持安全距離六英尺,工作場所也改到自家客廳。過去被認為的「正常」現在都消失了,我們反倒有絕佳的機會重新思考這一切要如何改正,並指引出一條邁向永續未來的道路,如此不僅能抑制疫情再起,更能促進更公平的社會,避免氣候變遷會導致的最壞情況發生。

我們可以從改革食品系統先下手。營養不良是全球生病與死亡的主因,新冠疫情只讓事情更惡化。長久以來我們以偏重卡路里的農業系統,取代注重營養價值的農業系統,讓超級加工食品便宜又普遍,但真正健康的食物對許多人而言卻遙不可及。如果我們要能在2050年之前都餵飽九十億人口,就必須停止栽種餵飽動物、加滿油箱的作物,我們得種植真正讓人類食用,特別是健康穀物、水果、蔬菜與豆類等營養作物。

這也意謂著工業棕櫚油的發展得趕緊踩剎車。畢竟這項產業之所以會發展到如今的規模,並非縝密計畫的成果,也不是消費者決定沒有棕櫚油就活不下去,過去這個東西根本無人知曉。會發展成現況,是幾十年來大大小小決定的最終結果,各國政府希望能改善國內的貧窮,企業與政客貪圖中飽私囊,貧困的農民則盼望有足夠的收入養家糊口。我們知道全球三分之二的棕櫚油最後用於食品。與非洲及巴西使用具文化價值且富含維生素的手工製棕櫚油不同,作為工業原料的棕櫚油主要用在超級加工薯片與烘焙食品,或加在甜甜圈與其他油炸食品裡。大量食用這種垃圾食物導致的肥胖與糖尿病會縮短我們的壽命,並加重身體負擔。(這種食物也讓人們確診新冠後健康狀況更慘,因為開墾種植園放火整地,會讓人罹患呼吸道疾病。)我們根本不需要在全球飲食裡用這麼多的工業棕櫚油。我們迫切需要的是完好無損的熱帶雨林,雨林可以儲碳、提供給野生動物居住,一旦這些動物因棲息地受破壞被迫遷徙就可能導致疾病傳播、生態系統崩潰,雨林更能保護我們面對未來生物挑戰所需的基因豐富性。

馬來西亞一家正在運營的棕櫚油廠。(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馬來西亞一家正在運營的棕櫚油廠。(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要避免氣候變遷產生最糟的效應,關鍵在於保護我們剩下的泥炭地。光印尼的森林與泥炭地就儲存了約300億噸的碳─比全球化石燃料3年的排放總量還多——但印尼與馬來西亞的油棕園已經取代了其中750萬英畝的珍貴土地。尤其是東南亞與剛果盆地的國家,這些政府必須停止發放新的原始林與泥炭地開發許可,而且必須大刀闊斧地執行。此外,這些國家與其他國家的特許經營油棕園的地圖與所有權的資訊都要公開透明,可供查看。資訊公開有助於減少犧牲當地社區為代價的黑幕交易與政治貪腐。負責在這些土地上放火(或付錢請人執行)的公司應處以高額罰款。

保護高碳量及高保存價值的土地,也意謂著要更善用已開墾種植的土地,包括採用提高產量的育種方案。尚未栽種的土地,種植園公司應引入覆蓋作物與病蟲害綜合治理系統,以減少使用化學物質,並保護水土資源。至於倚賴油棕收入的小農,應給予肥料與優質種植工具,讓他們能提高產量,也應採用非洲與巴伊亞油棕地區的普遍做法,讓這些小農們接受混林農法的培訓,且應唯有採用永續種植方式的小農才能獲得信貸。最後,應該幫助這些油棕小農轉作更注重氣候影響與營養的農作物。

要實現針對全世界的氣候目標,需採納原住民族的專業知識與全面感知,他們雖只居住在地球百分之22的土地上,卻保護了百分之80的生物多樣性。這些地區世世代代和諧居住於熱帶雨林及其他荒地,必須給予他們土地使用權,並確保他們能參與環境決策,包括任何要將土地轉讓給農資企業的計畫,都必須納入他們的意見。測繪森林與引進財產登記系統能讓各個政府更易於追蹤、找出清整土地的公司,並評估土地擁有者是否遵守保育要求。一項始於2009年、位於亞馬遜的計畫,讓多達百分之40的原住民農民取得大面積土地的所有權,如此一來能夠大幅度限制該地區的毀林行為。巴西環境部協助牽線從事永續經濟活動的原民社群,以及化妝品、生態旅遊、混林農業的可靠業者,讓雙方有機會成為合作夥伴。馬來西亞婆羅洲的原民社群也同樣持續努力盤點當地熱帶雨林的物種豐富性,以期建立一座包含數萬種植物與微生物的藏館,這些生物都是受《名古屋議定書》(Nagoya Protocol on Access and Benefit Sharing)保護的遺傳資源,如此一來能確保後來這些資源不論作為何種用途,當地社群都能從中受惠。

當然,我們不會期待這些擁有熱帶雨林與泥炭地的國家,為我們犧牲自身的經濟。但也許能有更多國家仿造挪威的做法,挪威近年以提供資金作為交換條件,成功減少了巴西與其他國家毀林的行為。各國政府也可以將熱帶雨林砍伐的問題納入國家能源考量,如同歐盟近來針對生質燃料政策的做法。現代科技發達,包括衛星、無人機與GPS系統,讓公司企業無法再聲稱自己對有問題的供應鏈一無所知。由斯德哥爾摩環境研究所(Stockholm Environment Institute)與英國NGO「全球林冠計畫」(Global Canopy)一同於2016年推出的開放平台Trase,能夠追蹤商品的生產與交易,包括來自熱帶雨林的棕櫚油。這個平台能讓公司、政府與個人都能辨別出生產或交易過程中,潛在的環境或社會風險。

2019年9月,亞馬遜大火延燒,總管理資產超過16兆美元的230家投資機構,呼籲各家公司針對旗下供應鏈實施反毀林政策,並建立監測系統,報告年度進展。其他的金融家與投資者也應該在自家投資組合內,強調其環境風險,並與合作公司一同排除商品導致的毀林,無法照辦的公司便不再予以合作。例如,挪威的政府養老基金(Government Pension Fund Global)目前剔除超過60家涉及毀林的公司,其中33家皆屬棕櫚油產業。貝萊德執行長芬克應實現先前諾言,氣候變遷將是公司投資策略的最主要考量。憑著管理資產總值高達7兆美元,貝萊德能做為其他投資者的榜樣,做決策時應優先考慮會造成的環境影響。

消費品公司須實施嚴格的零毀林政策,當中包含有時限的承諾與執行計畫,而這項政策的施行對象同時包括與公司直接與非直接合作的供應商。消費品公司應於官網紀錄這些政策的實行進度,並建立申訴機制,方便第三方可以檢舉違法事實,並追蹤申報問題後的處理進度。像聯合利華與百事公司這樣的跨國公司可利用其購買力,要求供應商達到生產過程可追蹤的要求,不只是符合RSPO的原則與標準而已,因為後者的約束力相對不足。可以賣出更高價的零毀林商品,以及與當地夥伴合作,能成為小農採取更永續作法的誘因。

最後,擔心棕櫚油對環境與社會造成影響的消費者應大聲疾呼,要求棕櫚油業更加公開透明。無論是透過抗議、社群媒體活動還是其他方式,股東們意識到公司聲譽、法律與其他方面可能會遭受波及,往往很快就會採取行動,嚴正確保公司會做出改革。(例如,森那美集團管理高層於2019年股東大會上放映了艾瑪.湯普遜配音的紅毛猩猩短片,明白顯示出他們對於消費者參與的敏銳度。)Iceland超市不再於自家產品使用棕櫚油的大膽舉動,同時也向這個產業發出信號,向其呼籲最好改正自己的行為,否則進入全球市場時將會面臨挑戰。

關於這篇文章

發表評論